根尖刮治术配合根管治疗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_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根尖刮治术;根管治疗术;难治性根尖周炎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50 文章編号:1004-7484(2013)-08-4320-01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通过机械和化学的方法预备根管,将存在于根管内病变牙髓组织和作为根尖周病的病原刺激物全部清除,以消除感染并使根管清洁成形,再经过药物消毒和严密充填根管以达到防止再感染的目的。随着根管治疗术的日益完善,其适应症亦逐渐扩大,许多过去不能治疗的患牙现在大部分可保留了,但仍有一部分根尖周炎病例单纯应用根管治疗术还是经久不愈,此类病例,临床上称之为难治性根尖周炎[1]。笔者自2009年2月——2012年2月采用根尖刮治术将根尖周病变软组织、坏死骨组织及感染的牙骨质刮净,而不切除根尖,同时配合根管治疗术治疗此类病例共62颗患牙,经临床观察,远期成功率达96.78%,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因根尖周炎常规治疗多次,其中最多换药15次,最少3次,平均7次,时间18-75d,平均35d。但患牙窦道仍比封闭或封药多次根尖部仍肿痛不退者为治疗对象。本组患者共62例,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62颗患牙,其中前牙53颗,双尖牙9颗,有39颗为有窦型。
  1.2 方法 无论是有无窦道均以此完成,若有急性炎性反应则口服抗菌药物待炎性反应控制后再进行治疗。每颗患牙治疗前均拍X线片了解根管情况及根尖情况。常规根管预备兵确定根管长度,吸干根管后以根管糊剂加牙胶尖严密充填根管后封闭根管口,充填窝洞,注意不能浅充,超充则不去管它,然后在局部麻醉下切开患牙根尖部黏骨膜,翻瓣开窗后将根尖病变组织、超充牙胶尖刮除干净,并将根尖磨除少许,露出健康的牙骨质,然后以生理盐水冲洗创腔,缝合创口,1周拆线。
  1.3 疗效标准 治疗后半个月标准:患牙无自觉症状,能行使咀嚼功能,根尖部牙龈组织无红肿,根尖窦道消失;2年标准:无症状及体征,咬合功能正常,X线片显示尖周透射区消失或明显缩小,牙周间隙正常,硬板完整。符合以上条件者为成功,不符合其中一条则为失败。
  2 结 果
  62颗患牙于治疗后半个月复查,39颗有窦型患牙窦道均消失,23颗无窦型患牙,21颗无不适症状,2颗患牙根尖部仍肿痛,成功率为96.78%。2年时对62颗患牙进行复查,有3例原有窦型患牙牙窦道又复出现,两例原半月失败病例X线片显示根尖部透射区无较治疗前无明显缩小,硬板有吸收,其余均成功,成功率为96.78%。
  3 讨 论
  根管治疗术治疗根尖周病的一般成功率在80%以上[2],有相当一部分病例单纯依靠根管治疗术来控制根管内感染还无法达到完全治愈根尖周病的目的。本组难治性根尖周炎病例,通过观察术前X线片看到绝大部分患牙根尖周病变较严重,多有大小不等的暗影区,经翻瓣开窗多见根尖病变区有坏死肉芽组织,部分囊性变,有的局部牙槽骨吸收较严重或伴有坏死骨块,此类患牙历经多次根管治疗反复失败,症状不消。这部分病例因根尖周组织局部炎性反应较顽固,原有组织破坏较多,单纯依靠保守治疗常难以达到治疗目的,故这类难治性根尖周炎病例临床上必须辅以其他的治疗手段才有望治愈。本组病例通过采用根尖刮治术将根尖周病变的软组织、坏死骨组织及感染的牙骨质刮净,而不切除根尖,在彻底清除根尖炎性反应时不破坏患牙原有的正常组织结构,不改变牙根原有长度,使牙的稳固性不受影响,同期配合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治疗双管齐下,齐头并进,使细菌丧失生长繁殖的条件,杜绝了在感染的机会。彻底消除炎性反应后的根尖部环境为血运丰富的根尖周组织能再度分化并行使其修复再生功能提供了有力条件,使根尖周组织重建,从而最终达到治疗根尖周病的目的。
  本组难治性根尖周炎病例绝大部分经治疗后获得了预期的治疗效果,不但充实了牙保存治疗的内容,而且拓宽了保存牙治疗的范围,提高了患牙保存的临床效果,可见根尖刮治术配合根管治疗术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光明.难治性根尖周炎的进展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09,17(20):243.
  [2]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7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分析两例剖宫产术后猝死病例讨论猝死原因。方法 整理收集四年中两例剖宫产术后猝死临床资料。结果 剖宫产术后血液成高凝状态、盆腔淤血、手术致血管内皮损伤为血栓形成的高发因素。结论 提高对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努力减少、积极预防围手术期血栓形成。  【关键词】 剖宫产;肺栓塞猝死;预防血栓形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41 文
【关键词】 低血糖;临床表现;脑功能障碍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3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11-01  低血糖是临床急症,反复发作或延缓治疗可导致不可逆性脑损害,甚至死亡。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对患者预后十分重要。现将我校附属医院2008年以来收治的26例低血糖急症病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的诊疗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2010年5月以来我院共进行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45例,搜集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5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患者35例,半髋关节置换患者1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6月内回访,优良率为80%;半髋关节置换优良率为90%;术后感染2例。结论 控制并发症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26-01  由于多种干扰因素影响心脏和全身血管功能而使之发生的疾病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及脑卒中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工作紧张化,心脑血管疾病呈
【摘要】 目的 观察舒血宁联合甘露醇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舒血宁20ml静滴,并联合使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滴。对照组(46例)用倍他司汀20-30mg静滴,滴注时间40-60min。两组疗程均为5天。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并观察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6.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的治疗方式,对不同的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临床试验,比较出哪种无张力疝修补术效果更好。方法 对我院150例成年腹股沟疝修补术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50例,采用国产涤纶外科修补材料的无张力疝修补术50例,采用美国bard公司修补材料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50例。结果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对于传统术式而言其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