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水稻生产中的水田耕整地方式一直采用传统的犁耕或旋耕机进行水田耕翻,而后灌水泡田、水耙田、耢平、沉淀等田间耕作制度,存在着费用高、耗水多且浪费严重,耕整地周期长、秸秆还田量少、耕层结构紊乱等问题.同时土壤易沉实板结,耕层水分饱和,空气被排除,呈还原状态,当秋季排水落干后充满空气时,又呈氧化状态.这样反复循环形成一种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使稻田在物质的转化与移动、养分的保持和释放等方面,都与一般旱田土壤不同.针对稻田土壤的上述特点和传统耕作方法的弊端,我们进行了"水田保护性节水少耕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