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先请看下面这段话:
野猫想吃掉小鸭,小鸭说它捉了好多鱼放在河边。野猫以为是真的。没想到小鸭来到河边,就跳进了水里。
读了这一片段,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呆板、乏味呢?是啊,这里用的是叙述性的语言,缺少了语言描写。事情发生时,野猫和小鸭都说了些什么呢?要想让作文中的人物更传神,我们就要写一写人物的语言,写一写人物的对话,让人物出来直接讲话。
野猫对小鸭说:“肚子好饿啊,我要吃了你!”
小鸭说:“你不是喜欢吃鱼吗?我捉了好多鱼放在那边呢!”
野猫说:“真的吗?在哪里?”
小鸭说:“在河边。”于是跑到河边,跳进了水里。
修改后的片段描写了人物的语言,通过人物的对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有趣多了。但都是用“××说”这样的提示语,对话的形式显得太单一,所以我们不妨变一变——
一变“说”字:表示“说”的词语有道、叫、喊、嚷、问、唠叨、请求、打招呼等等。
二变形式:对话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间,有时还可以省略提示语。
野猫对小鸭嚷着:“肚子好饿啊,我要吃了你!”(提示语在前)
“你不是喜欢吃鱼吗?我捉了好多鱼放在那边呢!”小鸭回答道。(提示语在后)
“真的吗?”野猫问,“在哪里?”(提示语在中间)
“在河边。”(省略了提示语)
于是小鸭跑到河边,跳进了水里。
再次修改的片段,是不是生动、活泼多了呢?其实呀,要写好人物的对话,提示语也要写得丰富饱满,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这样人物形象就更加鲜活、更加具体。
野猫恶狠狠地盯着小鸭,嚷道:“肚子好饿啊,我要吃了你!”
“猫先生,你不是喜欢吃鱼吗?我捉了好多鱼放在那边呢!”小鸭眨了眨眼睛,回答道。
“真的吗?”野猫半信半疑地问,“在哪里?”
“在河边。”
于是,小鸭跑到河边,飞快地跳进了水里,然后笑着说:“再见!大笨猫!”
同学们,读到这里,相信你们一定知道如何让作文中的人物更传神了吧!
(编辑 QQ糖)
野猫想吃掉小鸭,小鸭说它捉了好多鱼放在河边。野猫以为是真的。没想到小鸭来到河边,就跳进了水里。
读了这一片段,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呆板、乏味呢?是啊,这里用的是叙述性的语言,缺少了语言描写。事情发生时,野猫和小鸭都说了些什么呢?要想让作文中的人物更传神,我们就要写一写人物的语言,写一写人物的对话,让人物出来直接讲话。
野猫对小鸭说:“肚子好饿啊,我要吃了你!”
小鸭说:“你不是喜欢吃鱼吗?我捉了好多鱼放在那边呢!”
野猫说:“真的吗?在哪里?”
小鸭说:“在河边。”于是跑到河边,跳进了水里。
修改后的片段描写了人物的语言,通过人物的对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显得有趣多了。但都是用“××说”这样的提示语,对话的形式显得太单一,所以我们不妨变一变——
一变“说”字:表示“说”的词语有道、叫、喊、嚷、问、唠叨、请求、打招呼等等。
二变形式:对话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间,有时还可以省略提示语。
野猫对小鸭嚷着:“肚子好饿啊,我要吃了你!”(提示语在前)
“你不是喜欢吃鱼吗?我捉了好多鱼放在那边呢!”小鸭回答道。(提示语在后)
“真的吗?”野猫问,“在哪里?”(提示语在中间)
“在河边。”(省略了提示语)
于是小鸭跑到河边,跳进了水里。
再次修改的片段,是不是生动、活泼多了呢?其实呀,要写好人物的对话,提示语也要写得丰富饱满,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这样人物形象就更加鲜活、更加具体。
野猫恶狠狠地盯着小鸭,嚷道:“肚子好饿啊,我要吃了你!”
“猫先生,你不是喜欢吃鱼吗?我捉了好多鱼放在那边呢!”小鸭眨了眨眼睛,回答道。
“真的吗?”野猫半信半疑地问,“在哪里?”
“在河边。”
于是,小鸭跑到河边,飞快地跳进了水里,然后笑着说:“再见!大笨猫!”
同学们,读到这里,相信你们一定知道如何让作文中的人物更传神了吧!
(编辑 QQ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