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的诊治探讨

来源 :中国动物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ool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鸡球虫病是一种鸡寄生性原虫病,是在鸡群中发生率非常高的一种传染病,若不能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措施,很容易造成鸡只的大量死亡。又因球虫对一些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即使病愈后也会变成球虫的携带者,导致肉鸡增重和蛋鸡产蛋量下降,给养鸡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鸡球虫病的诊治方法与体会作一介绍,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球虫病;症状;预防;探讨
   鸡的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科的一种或几种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内引起的以血痢与贫血为特征的原虫病。不同品种和年龄的鸡都能感染此病,但以2~6周龄的鸡发病率最高,危害性严重,很少见于2周内的雏鸡和产蛋的成鸡。
   球虫卵囊随粪便排出后,在适当的温度(26~32℃)和濕度的环境中,一般经24~72h就能发育成孢子化的卵囊,当鸡吃了这种卵囊后就会发生球虫病。因此,摄入成熟的孢子化卵囊是唯一的天然传播方式。
  1 主要症状
   临诊上一般将鸡球虫病分为盲肠球虫病和小肠球虫病或急性型、慢性型两种。
  1.1 盲肠球虫病(急性型)的症状
   多由柔嫩艾美尔球虫引起,常见于雏鸡,多呈急性暴发式,病程一般2~3周,病鸡表现精神萎顿,打堆,缩颈闭眼,羽毛蓬松,3~5d后排出带有血液的稀粪或排出的全是血液,继而出现共济失调,鸡冠发白,食欲废绝,痉挛麻痹等神经症状,重者1~2d内死亡,如不及时治疗,发病率可达50%~80%,死亡率可达30%以上。
  1.2 小肠球虫病(慢性型)的症状
   当前流行的主要是危害较大的巨型艾美尔球虫和堆型艾美尔球虫。多见于3~5周龄的幼鸡或成年鸡,病程较长。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靡,羽毛逆立,冠和肉髯苍白,食欲减退,消瘦,嗉囊内充满液体。粪便稀薄、内混有未消化好的饲料颗粒;有的排粪很细,分节或呈串珠样,粪、水分离,严重者排西红柿酱色稀粪;有的排粪较干,粪中夹有红色颗粒,到后期多数排红、绿、白色稀粪。两脚无力,瘫倒不起,最后衰竭死亡。产蛋鸡出现产蛋数减少,蛋重轻,气室大,白皮和软壳蛋增多。该病死亡率较盲肠球虫病低。
  2 病理变化
  2.1 柔嫩艾美尔球虫
   盲肠肿大、比正常粗数倍,呈暗红色,肠腔内充满血液或血凝块。
  2.2 毒害艾美尔球虫
   主要寄生于小肠中1/3段的上皮细胞内,往往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等同时感染。小肠中段膨胀变粗非常显著、肠壁增厚脆弱,臌气,呈粉红色。浆膜面有粟粒大的出血斑点或灰白色坏死灶。剪开后可见肠腔内充满血液和血凝块,并混有泡沫样液体,肠黏膜肿胀粗糙,肠腔内含有大量血液和豆渣样坏死物。
  2.3 堆型艾美尔球虫
   表现为十二指肠肿大明显,肠黏膜出血、浆膜面可见少量点线状的灰白色坏死灶或小斑点,严重时呈梯状外观,并且感染时间越长该病变越明显。
  2.4 巨型艾美尔球虫
   主要侵害小肠中段,即从十二指肠襻以下到卵黄蒂下方,重者波及整个小肠。表现为肠管扩张,肠壁增厚松弛,有严重的坏死灶,肠腔内常充满橙黄色黏液或血凝块。
  2.5 其他小肠球虫
   其他小肠球虫有的致病力较弱,病变不太严重和明显,一般能使相应肠段黏膜出血、坏死,肠壁松弛褪色,肠腔内充满水样液体或消化不良的饲料,重者带有血样混合物。
  3 诊断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离心沉淀法或粪便涂片查到球虫卵囊,或死后取肠黏膜触片或刮取肠黏膜涂片镜检,如果查看到有裂殖体、裂殖子或配子体,均可确诊为球虫感染;但由于鸡的带虫现象极为普遍,因此,是不是由球虫引起的发病和死亡,应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病理剖检情况和病原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4 预防
  4.1 搞好环境卫生
   搞好环境卫生是预防本病的中心环节,应引起足够重视。平时要保持鸡舍的通风干燥,饲养密度要适当,粪便应及时清除并进行堆积发酵处理,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保持饲料、饮水清洁,笼具、料槽、水槽定期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可用沸水、热蒸汽等处理,由于球虫卵对一般消毒药有很强的抵抗力,故用3%~5%氢氧化钠热溶液消毒效果较好。日粮中添加0.25~0.5mg/kg硒可增强鸡对球虫的抵抗力。补充足够的VK和给予3~7倍推荐量的VA可加速鸡患球虫病后的康复。
  4.2 分段饲养
   成鸡与雏鸡应分开喂养,避免鸡、鸭、鹅等混养,以免带虫的成年禽散播病原体导致雏鸡暴发球虫病。
  4.3 免疫预防
   目前,用于鸡场计划免疫的球虫疫苗主要有三价(柔嫩+巨型+堆型)活疫苗和四价(柔嫩+毒害+巨型+堆型)活疫苗。免疫方法主要有滴口法、喷料法、饮水法和喷雾法等。其中以滴口法免疫效果较好,能够使鸡群达到均匀的抗体水平,但操作费时费力且易造成应激,主要适用于中小型鸡场的免疫;喷雾法一般用于孵化室内对1日龄的雏鸡进行免疫;喷料法与饮水法是中大型鸡场较常采用的方法。一般1~5日龄免疫一次,蛋鸡或种鸡在育成上架前(16~18周龄)再进行补免一次。
  4.4 药物预防
   除抗生素类球虫药外,还可选择中药制剂,不但效果好,还减少了药残和毒副作用,如青蒿常山颗粒,白头翁颗粒等制剂。
  4.5 药物治疗
   治疗时的原则是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目前,兽医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有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合成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有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拉霉素等。化学合成类药物主要有氨丙啉、常山酮、地克珠利、磺胺喹噁啉和乙氧酰胺苯甲酯等。
  4.6 应用球虫药的注意事项
   为防止球虫的抗药性,应采取穿梭式或轮流式用药方法,即不同类型的抗球虫药要交替使用;如果应用一种球虫药,用药时间不宜太长和次数过多,一般连用不超过3次,否则易产生抗药性。    为防止球虫药中毒或引起不良反应,要注意给药量不要过大,药物拌料时应充分搅拌均匀,采取少投勤添的方式进行喂料,即节约饲料又能保证鸡采食药物的均匀度。
   按照作用峰期合理用药:如对于生命周期短的肉仔鸡,应选择能在短期内能迅速控制球虫病的药物,即作用峰值于第一代無性繁殖期的抗球虫药(如氯羟吡啶、喹啉类、氯苯胍等);而对于蛋鸡因其生命周期长,其用药目的除控制球虫病外,主要致力于使鸡产生免疫力,要选择作用峰值于无性繁殖第二代以后的抗球虫药(如氨丙啉、尼卡巴嗪、磺胺类等)。一般来说,作用于第一代裂殖生殖的药物预防性强,但不利于鸡对球虫免疫力的形成;作用于第二代裂殖生殖的药物,即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抗球虫免疫力的形成影响不大。
   对于肉仔鸡在屠宰前和产蛋鸡在产蛋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遵守药物的休药期和停药期,避免出现药物残留或影响产蛋的质量和孵化率。
  5 体会与探讨
   鸡球虫的发生与危害程度有以下特点:从发病日龄看,雏鸡发病率大于成鸡;从发病季节看,夏秋季发病多于春冬季;从养殖方式看,地面养殖发病率大于架上养殖;从发病品种看,肉鸡发病重于蛋鸡。因此,根据不同特点及时做好预防是避免或减少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球虫病能够抑制鸡体的免疫功能,造成免疫失败;感染过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的鸡只,是球虫病的易感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慢性球虫病,主要对小肠黏膜造成较重的损伤,极易造成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的并发或继发感染,是导致病情恶化、鸡群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通过实践证明,在选用有效的抗球虫药时,同时配合使用抗肠道菌高敏感的药物,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诊断时,应注意小肠球虫与坏死性肠炎(魏氏梭菌)病的区别,坏死性肠炎的病变主要集中在小肠的中后段,肠管因充气而膨胀变粗,肠道表面呈污灰黑色或污黑绿色,肠壁变薄,肠腔内充盈着灰白色或黄白色样渗出物,而其它肠段或组织器官病变较少。
   急性球虫病因临床症状明显、病理变化也较为典型,一般比较容易诊断。但对慢性球虫病由于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多不明显,造成诊断困难,应采取多观察、多剖检等办法进行综合分析。
   在夏季进行解剖诊断时,应选取濒死或刚死的鸡只,因为短时间内的内脏和器官不会造成腐败,能够使小肠黏膜的坏死、肠壁褪色和肠内容物西红柿酱样保持原病理状态,有利于对疾病做出正确判断。
其他文献
摘要:本试验旨在分析探讨生物发酵饲料在生长育肥猪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试验选取50头育肥猪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加用10%的发酵饲料,均饲喂60d,进而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粪便中微生物含量加以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初始体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育肥猪结束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日采食量、日增重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粪便中的乳酸菌
摘要:本文就春秋防疫中动物疫病防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及借鉴,提升其防控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春秋防疫;动物疫病防控;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对肉制品需求量明显增加,使得现代畜牧业发展迅猛。在畜禽养殖中,动物疫病是尤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常给养殖场及养殖户造成巨大隐患。春秋季节是动物疫病高发季节,此时
摘要:无论什么地区在建造鸡场时,都需要科学设计鸡舍,才能够保证进入舍内的新鲜空气能够达到最佳方式和流动速度,让鸡群感到舒适和清爽。尤其是设计肉鸡舍时,不仅考虑到肉鸡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需氧量大,还应实现理想的投资回报率。虽然增加鸡舍的长度和宽度能够降低投资成本,增加鸡舍存栏数量,但是会给鸡舍的通风管理带来严峻挑战,无法促使空气均匀通过整个鸡舍。所以说鸡舍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保证供给鸡
摘要:兔轮状病毒感染症又名兔轮状病毒病或兔轮状病毒性腹泻,是由兔轮状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家兔,尤其是断奶仔兔的急性、病毒性肠道传染病,也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在临床上,以腹泻和脱水为主要特征。本文分析了本病的发生原因以及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兔轮状病毒感染症;诊断;防治   养兔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产业组成之一,家兔是毛皮动物生产的主要养殖对象,经过多年的稳定发展,规
摘要: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肉羊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逐渐由过去的放牧养殖向着舍饲养殖、半舍饲养殖转变,规模化肉羊养殖场的数量不断增加。所以就需要加快肉羊高效养殖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转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实现对肉羊品种的有效改良,切实提高肉羊品种的生产特性,以此来增加养殖效益,为推动现代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几种肉羊高效养殖技术在生
摘要:羔羊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乎羊养殖的最终收益,采取哪些技术手段提高羔羊成活率是需要养殖人员密切关注的要点问题,本文主要从多方面切入,就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加以探讨,以期为羔羊提供更卫生、舒适、健康的养殖环境。  关键词:羔羊;成活率;技术  1 抓好羔羊的产后管理   初生羔羊免疫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弱,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所以,落实好对初生羔羊的护理工作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核心所在,考虑到初生羔羊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