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tone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四月份,江西省金太阳教育研究所在我校组织了江西省第二届高效课堂经验交流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七百名老师参加观摩。其中政治高效观摩课设置了四节,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高效课堂理念和模式的展示。观摩后感觉四堂课确实精彩纷呈:教学设计新颖,素材丰富、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生生互动活跃,高效韵味十足,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感觉有一点遗憾,那就是四位优秀的政治老师在注重解读新课程理念、展示高效教学模式和突出师生参与的同时,都共同忽略了一堂课最根本、最核心的要素——课堂教学目标。一是这四堂课都没有明确、展示和解读本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是都没有突出强调本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实际上,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现在的高效教学模式,不管是常规的课堂教学还是探究性课堂教学往往都有一个普遍性的缺陷,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缺少针对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展示、解读,和对重难点、考点、易错点的突出强调,这样就导致了课堂教学目标的淡化甚至缺失。
  一、观念意识与实践操作中的淡化
  教学目标是一堂有效政治课的核心与灵魂,是任何一堂政治课最根本的组成要素。任何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是在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只有课堂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有了明确的方向性与目的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而是否高效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也就成了衡量高效课堂最基本的一条标准了。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课堂教学目标的不明确甚至是缺失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和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目标在教师的观念意识和实践操作中逐步淡化了。
  1.观念意识的淡化——课前缺失
  主要是因为教师对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知道明确教学目标对教与学的效果会产生多大程度上的影响,因此也就缺乏认真备教学目标,展示、解读和强调教学目标的意识了。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内容的必备组成部分,但从教师撰写的教案实际情况来看教学目标这一栏缺失严重或者随便填写。一些教过一轮或几轮的老师认为熟知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操控课堂教学,所以没有必要备教学目标,备重难点,而只针对内容备简案,并按以前的上课模式甚至就照搬过去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一些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功力不深,即使背了教学目标那也是简单填写,不准确不明确,把握不到重难点和考点,不知道如何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不知道如何突破重难点。
  2.实践操作的淡化——课堂缺失
  如果说课前备课明确教学目标是前提,那么课堂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就是关键了。但恰恰就忽略了课堂中教学目标的明确。一是虽然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做了充分准备,但课堂上却没有对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展示、解读,只限于教师的备课本上纸质化,没有实践操作化;第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对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考点进行突出强调;第三、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简单展示教学目标,但缺乏解读,且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幻灯片的切换,教学目标消失,学生印象不深。
  基于这些原因,就必然大大影响教学效果。缺失了教学目标的课是一堂抓不住教学重点的课,是详略处理不当的课,是没有核心、针对性不强的课;一堂缺失教学目标的课下上来,学生不能清楚的知道该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要重点掌握哪些知识点,要深刻理解哪一个知识点,要学会何种能力方法论,要培养什么感情,树立什么意识,都不清楚。总之缺失明确的教学目标的课堂是漫无目的,是均衡论的课堂是效率低下的课堂。
  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高效更上一层楼
  明确、展示、解读和强调教学目标是我们打造高效课堂不容忽视的根本问题,这要求我们课前要精心备准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要展示教学目标,并紧扣目标教学,同时课内课后都要及时巩固教学目标,这样就抓住了高效课堂最主要的“神经主线”了。
  1.备准教学目标——师之明
  课前备课认真精心的备好备准课堂教学目标,这是教学的前提基础。要备准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做好三个步骤。首先是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教材是教學之根本,教师在通读、研读的过程首先要明确把握该课、该框、该目的相关知识点,罗列清楚,并找出逻辑关系,将知识点有效串联整合成体系。同时在注重显性知识点时又要注意隐性知识点,认真解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名言”、插图漫画和非正文文本等所蕴含的信息。其次研读教参。教参是最好的最权威的教辅资料。阅读教参可以让我们明确单元地位和单元内容结构,准确把握教育教学目标,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把握和深刻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以收集更多更广的教学资源,还可以借鉴教学操作建议。再次研读考纲。考纲是最具指导性作用的教辅资料。研读考纲可以明确考试要求学生所需要培养和形成的各层次的能力,可以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要考点及范围,可以明确时政部分的要求,还可以通过认真分析考纲给出的题型示例探索高考的命题意图、命题特点、解答技巧、分析思路等。在此三个步骤基础上确定好本堂课的“三维目标”,明确好重难点,详略处理得当,并进行有效表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目标信息。
  2.展示教学目标——生之明
  课堂教学目标不仅要在教师的备课本上呈现,不仅要牢记在教师的心里,更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明确。因为我们的教目的就是学生的学,学生在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后,那么学习就有了目的性,知道本堂课的重难点、考点、易混易错点了。
  首先要进行展示。一般利用三种形式呈现:一是纸质化形式展示,即利用配套教辅资料或备课组集体备课编写好的预学案进行三维目标展示。二是板书化形式展示。通常是在学生进行课前五分钟背诵的时候,老师在黑板固定的地方把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陈述出来。三是采用多媒体形式展示,即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三维目标的展示和陈述。
  其次要进行解读。本堂课我们要识记把握的知识点是什么?要深刻理解的知识点是什么?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什么样的能力、方法与技巧,要树立什么样的意识和培养什么样的情感价值观?本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考点又那些?等等,详细解读后学生就非常清楚知道本堂课的任务了。   3.紧扣教学目标——师生共明
  教师要围绕“三维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三维目标”来学。因此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等都要紧紧围绕解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进行。例如:我在教学《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一个课时时,围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辩证关系原理,我设计了一场辩论赛,正方论点是“英雄造时势”,反方观点是“时势造英雄”,通过激烈辩论,归纳总结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围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一难点考点,我设计了一道辨析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也就意味着社会意识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亦步亦趋的”,在学生辩证思考后,还要求讨论举出实例来说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两种表现。这样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既在记忆的同时又加深了理解和感悟,为知识的迁移运用和能力的生成奠定了基礎。
  4.巩固教学目标——高效生成
  及时性、针对性、层次性的巩固教学目标,是一堂课必备的教学环节,也是检测高效是否达成的手段,要学以致用,就必须进行训练。
  (1)课堂巩固。课堂巩固是最及时,最直接的巩固形式,可以采用两种形式结合巩固。一是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当场风暴记忆,可以进行记忆比拼,在规定的相同时间内,看谁能够又快有准确的记忆下来,这样既可以当场背诵,又可以进行记忆训练,开发学生的大脑,激活提升记忆能力。二是课堂达标试题检测评价。通过精心筛选准备的试题进行效果检测,这样可以当场反馈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很好的掌握学生在该堂课上已经把握了的,还没有把握到的;可以明确学生是在记忆层面,还是在理解层面,抑或是在运用层面存在问题,如此则可以“对症下药”的及时查缺补漏,提升教学效果。
  (2)课后巩固。课后巩固也是高效课堂生成的必然要求,一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在有限的时间内即使效率最大化,没有课后的巩固,同样效率会随时间增长而降低,这是正常的现象,是规律使然。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并提出的“遗忘曲线”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把课堂的高效延伸到课后进行巩固才是持续性的、最终的高效。课后巩固教师通常一般采取的办法都是记忆默写和单元检测。
  总之,高效课堂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目标是三根“神经线”,而其中最主要的最核心的“神经线”就是“教学目标”。一堂高效课,并不仅仅是学生参与的程度和热情有多高,小组探究合作的成果有多精彩,也不仅仅是教师引导的有多顺畅,点评归纳的有多好,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和教师引导的最终衡量效度即达成“三维目标”的程度有多高。三维目标达成的程度越高,师生参与的效度越高,反之则低。因此,我们既要在注重师生的参与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和归纳总结的同时,又要特别注重课堂教学目标的展示、解读、突出和明确,这样,高效课堂才能“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北校区)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可以促使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为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提供平台,也能对教师起专业引领作用。而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校本教研的基本力量。可以这么说,从校本教学研究角度看,同课异构通过“异构”,给校本教研提供了三种必不可少的基本力量,反映了校本教研实质的一面。  [关键词]同课异构校本教研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同课异构是指不同教师以不同的设计构想或不同的教学策略上同一节课,在相互观
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教材,入语文课本的文言文绝大多数都是美文,即使像《山市》、《核舟记》这类文章,也值得学生仔细欣赏品味,但是现实中,语文课堂的文言文学习越来越乏味,美文无论怎么也“美”不起来,笔者认为美文更须语文味,教师要充当“厨师”将“好菜”烹饪让学生仔细品尝——“语文味”。  一、美文要巧译  勿庸置疑,文言文的翻译是必须的,只是在教学中,教师让翻译变的枯燥、机械(考试恐怕是罪魁祸首),学
【内容摘要】有效提问,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做到有效提問,应把握这几点:观察形势,把握时间点;所提问题应是重点问题;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力求所提问题带有趣味性;提问后应作鼓励性评价;恰当设置创新性问题。  【关键词】有效提问 重点问题 情感 趣味性 鼓励性 创新性  问,在我们的儿时,家长就积极引导我们去问,这对于我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至关重要;同样,在课堂上,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提问起着无可替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无论是国际谈判、人生之路、平常小事,还是课堂教学都是如此。一个漂亮的、吸引人的开头既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使教学活动在上课伊始就进入有效甚至是高效状态。有人把导入称为“上弦”、“定调”,很形象地概括了它的作用。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上产生的,教师一登上讲台,有的学生就会很快调整心态,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方面来。但也有些学生不能很快完成这一
首先,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明确高中美术教育的目标。也就是说高中的美术教培养出来的高中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一个标准。  1.以个人或者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探索表现技巧。  2.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以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要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美术这一文化现象,教师就必须带领学生回到情境中去,回到
【内容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小学课堂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过多依赖课件,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盲目照搬,缺乏创新;“以机为本”,本末倒置等。本文针对其应用误区,提出了一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使用的原则,如适时、适度的原则,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以及遵守教学规律的原则。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教学 误区 原则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家斯卡特金说:“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确,兴趣对于人从事某种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兴趣可以使人开发智力,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可以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如果一名学生对化学感兴趣就可以激发他积累各种化学知识,研究化学现象。化学是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的学科,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变成被动学习,形成恶
【内容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枯燥”的数学,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熏陶,使学生自觉、主动、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情感教育 修养 兴趣 优化 体验成功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数学本身的特点,使得数学成了“枯燥”的代名词,很多学生的
适时点拨 理清思路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蔡澄清曾说:“点拨的精髓在于适时点拨,相机诱导。”我在上李密的《陈情表》时注意及时捕捉这种点拨的时机。分析文章时,我引导学生着重抓住李密陈情的对象。在当时的情况下,李密言辞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思考李密是如何陈情的。谈到“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时,我问学生:李密该怎么说服皇帝?  顿时,大家一片茫然。我知道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内容摘要】音乐和舞蹈是艺术中两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密切的分支,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实施音舞结合的教学,既可以愉悦身心,增进对音乐的理解,又可以拓展想象空间,为学生提供表达和创造的舞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音舞结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音乐欣赏 音舞结合 途径方法 注意事项  一、问题缘起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重点就落在“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