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7-000-02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快乐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然后又在此基础上从有助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有助于良好的“教与学”关系的形成以及有助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模式的意义,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了在利用快乐教学模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即:重视安全、健康、娱乐三者之间的有效统一、重视情感交流在快乐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重视因材施教。希望能够对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快乐教学 初中体育 应用分析 对策建议
快乐教学模式,是随着近些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将快乐教学模式引入初中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快乐教学模式,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功能。将快乐教学模式引入学校体育教学之后,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主体性等问题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从而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快乐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体育教学模式实际上指的是具有特定的体育教学思想,用来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而组织开展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而快乐体育教学实质上指的则是利用体育运动作为基本的手段,通过采用多样化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创设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体育学习兴趣、培养体育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让学生积累良好的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情感体验,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乐学”为支撑点,侧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情境性、激励性以及实效性。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快乐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
“以人为本”是快乐教学模式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这一点在其运用于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也不例外。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体育观念等各方面内容发展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还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始终是以学生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和激发,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例如:在采用快乐教学模式来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时,体育任课教师可以在讲解清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关规则的基础上,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自主创编、自主学习或是自主练习,而教师只适当的进行点拨和指导,让学生通过相互协作、相互交流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在充分挖掘了学生自身潜能,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并让“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快乐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良好的“教与学”关系的形成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绝大多数的任课教师采用的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体育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而却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任课教师往往将教学活动中的所有内容都安排好了,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讲,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任务即可,以致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很难形成科学的“教与学”关系。而快乐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则有效的改善了这种情况。快乐教学模式从情感教学入手,重视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体育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均能在其中得到有效的发挥,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科学的“教与学”关系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快乐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与传统的注入式的体育教学方法不同,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推崇的是启发性的、创造性的教学。启发性的、创造性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只要是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主体性、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均可引入体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得教学模式摆脱了原有的框框架架的限制,更加灵活多样,从而有效的促进了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例如:分层次教学、游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均可在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作为开展快乐体育教学的方式。
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模式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重视安全、健康、娱乐三者之间的有效统一
“安全第一”是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首要指导思想,所有的体育教学活动都必须要有良好的安全保障,尽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隐患。健康,则指的是学生德、智、体各个方面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初中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娱乐,则主要凸显的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快乐性,强调的是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情感,与此同时,娱乐还是实现健康目标所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将三者进行科学的统一,才是快乐体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所在。通俗来说,快乐体育教学,就是通过更为安全、更为健康、更为快乐的方式来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所以,在采用快乐教学模式来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时,必须要注意关注安全、健康、娱乐三者之间的有效统一,在安全的基础上,通过更为有效,更为愉悦的方式来实现体育教学的健康目标,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 (二)重视情感交流在快乐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任课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整个教学活动还会伴随着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影响,这是一个双向多边的复杂过程。因此,在利用快乐教学模式来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体育任课教师应重视情感交流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不要仅仅将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而应将其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目的之一,通过科学的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重视因材施教
在利用快乐教学模式来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体育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定教学任务时,应更为灵活。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体质基础、现有水平以及体育学习能力等因素来综合的分析和考虑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并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新的开展体育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体育游戏是快乐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内容之一。在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组织开展障碍跑游戏比赛时,体育任课教师就要考虑到男女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游戏规则,如,可以适当增加男生组障碍的个数,或者适当延长跑动的距离等。而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组织开展教学时,还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年龄差异,低年级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高年级的学生适当增加难度。
参考文献:
[1] 陆宝.对快乐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04).
[2] 陈惠珍.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04).
[3] 范国建.浅析中师生体育课厌学现象的原因[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02).
[4] 钱启勋.快乐体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5] 李家文.教育的“四大支柱”与学校体育教学[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快乐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然后又在此基础上从有助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有助于良好的“教与学”关系的形成以及有助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模式的意义,并据此进一步提出了在利用快乐教学模式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即:重视安全、健康、娱乐三者之间的有效统一、重视情感交流在快乐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重视因材施教。希望能够对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快乐教学 初中体育 应用分析 对策建议
快乐教学模式,是随着近些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将快乐教学模式引入初中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快乐教学模式,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功能。将快乐教学模式引入学校体育教学之后,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主体性等问题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从而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快乐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体育教学模式实际上指的是具有特定的体育教学思想,用来完成体育教学目标而组织开展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而快乐体育教学实质上指的则是利用体育运动作为基本的手段,通过采用多样化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创设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激发体育学习兴趣、培养体育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让学生积累良好的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情感体验,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乐学”为支撑点,侧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情境性、激励性以及实效性。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快乐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
“以人为本”是快乐教学模式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这一点在其运用于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也不例外。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体育观念等各方面内容发展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还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始终是以学生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调动和激发,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例如:在采用快乐教学模式来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时,体育任课教师可以在讲解清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关规则的基础上,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自主创编、自主学习或是自主练习,而教师只适当的进行点拨和指导,让学生通过相互协作、相互交流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在充分挖掘了学生自身潜能,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并让“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快乐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良好的“教与学”关系的形成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绝大多数的任课教师采用的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体育任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而却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任课教师往往将教学活动中的所有内容都安排好了,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讲,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任务即可,以致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很难形成科学的“教与学”关系。而快乐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则有效的改善了这种情况。快乐教学模式从情感教学入手,重视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体育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均能在其中得到有效的发挥,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科学的“教与学”关系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快乐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与传统的注入式的体育教学方法不同,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推崇的是启发性的、创造性的教学。启发性的、创造性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只要是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主体性、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均可引入体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得教学模式摆脱了原有的框框架架的限制,更加灵活多样,从而有效的促进了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例如:分层次教学、游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均可在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的基础上,作为开展快乐体育教学的方式。
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快乐教学模式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重视安全、健康、娱乐三者之间的有效统一
“安全第一”是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首要指导思想,所有的体育教学活动都必须要有良好的安全保障,尽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隐患。健康,则指的是学生德、智、体各个方面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初中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娱乐,则主要凸显的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快乐性,强调的是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情感,与此同时,娱乐还是实现健康目标所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将三者进行科学的统一,才是快乐体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所在。通俗来说,快乐体育教学,就是通过更为安全、更为健康、更为快乐的方式来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所以,在采用快乐教学模式来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时,必须要注意关注安全、健康、娱乐三者之间的有效统一,在安全的基础上,通过更为有效,更为愉悦的方式来实现体育教学的健康目标,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 (二)重视情感交流在快乐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任课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整个教学活动还会伴随着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影响,这是一个双向多边的复杂过程。因此,在利用快乐教学模式来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体育任课教师应重视情感交流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不要仅仅将运动和情感作为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而应将其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目的之一,通过科学的情感交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重视因材施教
在利用快乐教学模式来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体育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定教学任务时,应更为灵活。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体质基础、现有水平以及体育学习能力等因素来综合的分析和考虑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并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新的开展体育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体育游戏是快乐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内容之一。在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组织开展障碍跑游戏比赛时,体育任课教师就要考虑到男女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游戏规则,如,可以适当增加男生组障碍的个数,或者适当延长跑动的距离等。而在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组织开展教学时,还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年龄差异,低年级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高年级的学生适当增加难度。
参考文献:
[1] 陆宝.对快乐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04).
[2] 陈惠珍.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04).
[3] 范国建.浅析中师生体育课厌学现象的原因[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02).
[4] 钱启勋.快乐体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5] 李家文.教育的“四大支柱”与学校体育教学[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