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与HBVDNA及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关系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活化诱导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凋亡(AICD)在乙型肝炎慢性化中的作用以及与HBVDNA和Th1/Th2的关系.分离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1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PHA的刺激下培养,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ELISA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4、IL-10.经过PHA诱导的PBMC凋亡率乙型肝炎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慢乙肝组中,随着HBVDNA的上升,凋亡比率升高,IL-4与凋亡成正相关,有统计学差异(P<0.001).AICD可能在乙型肝炎感染慢性化与形成免疫耐受
其他文献
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研究
4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手术、射频及介入治疗3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不同治疗组间的主要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4、7、9天,各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肝性脊髓病(HM)发生于各种肝病的晚期,是肝硬化的罕见并发症之一,可在肝性脑病之后或与之同时发生,其症状也可被肝性脑病掩盖,或因认识不足误诊为脑血管疾病.因此,本文总结15
2006年1月9日,于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此前,2005年12月27~28日,教育部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了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会.岁末年初的两次大会都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