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涂丰恩先生《救命——明清中国的医生与病人》一书于2012年7月由台北三民书局出版。作者以新安地区为考察对象,描述了明清时期新安的医生与病人。明清时期的医生虽以医为业,但心态却有不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涂丰恩先生《救命——明清中国的医生与病人》一书于2012年7月由台北三民书局出版。作者以新安地区为考察对象,描述了明清时期新安的医生与病人。明清时期的医生虽以医为业,但心态却有不同。
其他文献
2012年5月9日到10日,广东省医学会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学科承办的“广东省医学会第八次医学历史学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岭南医学研讨会”,在广州大学城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楼438会议室召开。会议于5月10日上午9点隆重开幕,由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历史学分会第四届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郑洪教授主持。广东省医学会秘书长朱宏教授、
书评,即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它通过实事求是地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在作者、读者和出版者之间构建起信息交流的渠道.序跋是书评的一种形式,旨在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宗旨、编辑体例和作者情况,也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及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书海茫茫,新作迭出,书评通过对书籍进行评介,能够将高质量图书的价值介绍给读者,帮助读者深入堂奥。
廖育群先生新著《繁露下的岐黄春秋:宫廷医学与生生之政》一书于2012年2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廖育群先生认为,自古相传的“中国传统医学”可以区分为“正统”与“边缘”。“正统”以官医系统为代表,而草泽医人则属于“边缘”。
1. 苦杏仁古代炮制方法沿革苦杏仁生有小毒,炮制后可去小毒,并除去非药用部位.《伤寒论》有"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的记载.明《医学入门》提出:"桃仁、杏仁,双仁有毒伤人,用去皮尖,不生疔疖."也有主张不去皮、尖者,如《本草纲目》中有"治风寒肺病药中,亦有连皮尖用者,取其散发也"的记载.清《医方集解》更明确提出"不去皮尖……杏仁留尖取其法,连皮取其涩".现代《中药炮制经验集成》认为燀去皮是去除非药用部
梁其姿先生著《面对疾病——传统中国社会的医疗观念与组织》一书于2012年1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2年10月20-22日,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12320106007)"新视野下的近现代中医史研究"暨"百年中医史研究"项目培训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培训会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主办。
1905年,Carrel和Guthrie首次报道了狗的异位心脏移植术.同年,Shone建立了移植免疫的观点,为器官移植奠定了科学基础.1964年,Hardy和同事进行了世界上首例人类异种(狒狒)心脏移植术.1967年,Barnard成功施行了世界上首例人类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1968-1971年,全世界先后有56家医院共实施了180例心脏移植术,但患者在术后很少能够长期存活,心脏移植术进入低潮
《孕育玄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400种重点古籍之一.该书2个古籍版本均为抄本,清康熙乾尧抄本抄于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陶氏贤奕书楼丛书》本约抄录于晚清时期或之后的民国期间.通过仔细对比发现,二者主体内容基本一致,仅前者的自序中内容有圈改,疑为后人所为;后者缮写比前者更加规范.可知2个古籍版本的文献来源相同,不排除“丛书本”抄自“乾抄本”之可能。
《眼科正宗原机启微》,是清代医家施世德对元末明初医家倪维德《原机启微》加以整理、发挥而编撰的一部眼科专著,是《原机启微》最值得重视的一个版本.施世德于《原机启微》上卷眼科“十八病”后,每病均加按语以阐发蕴意,还命其子施广编纂病因、证治、方药歌括100首于其后,并让其弟施世琦句读以理顺全文,以便记忆和传播.书成之后冠以“眼科正宗”,强调了《原机启微》的学术地位.《眼科正宗原机启微》的学术成就大致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