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公益广告语言的辞格探析

来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HH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益广告具有价值导向、教化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功能,公益广告会使用各种辞格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简明得体、富有感染力.该文以韩国放送广告振兴公社官网上登载的平面公益广告为对象,依据韩语修辞学中的比喻法、强调法、变化法对公益广告文本中的辞格及其修辞效果进行探析,以期加深韩语学习者对公益广告语言的理解,更好地了解韩国社会与文化.
其他文献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和转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一种常用修辞,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用来认识和表达抽象概念的重要工具,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修饰话语的重要修辞现象,也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认知现象和思维方式.该文以和饮食有关的汉韩惯用语为研究对象,在阐述隐喻和转喻基本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隐喻和转喻在汉韩饮食领域的应用问题,旨在能够更好地向人们揭示隐喻和转喻在惯用语上使用的异同点,为两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交流提供重要参考支持.
瓦尔特·本雅明的语言观是其艺术思想的基础.本雅明认为,语言具有“直接性(Immediacy)”,批评是最纯粹的语言.《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作为本雅明最重要的艺术批评文章,是将艺术从“物性”中解放出来的纯粹语言实践.本雅明的语言观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可以从“灵韵”“灵韵艺术”“技术复制的艺术”3个方面窥探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