镝掺杂铁氧体纳米晶的制备、表征和磁性

来源 :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了镝掺杂铁氧体纳米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古埃磁天平、振动样品磁强计(VSM)、X射线能谱仪(EDX)等仪器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Dy^3+掺杂量对铁氧体纳米晶的结构、磁性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稀土元素镝离子的掺杂可以提高尖晶石型铁氧体的磁性、降低矫顽力,当n(Fe^3+)∶n(Dy^3+)=14∶1时其磁性最强.Dy^3+替代或充填进入了尖晶石晶格,且主要占据B位,掺杂了镝的铁氧体磁性纳米粒子粒度变小,且分布更
其他文献
随着国企重组改制的深入和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分离,企业的文化阵地将逐步规范化和社会化.面对这一新情况,企业如何适应,如何创建新的文化阵地.2002年10月,广州石化依托本企业的
细胞色素b5是一个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的低自旋金属蛋白,作为呼吸链系统的主要电子传递体之一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为了研究细胞色素b5表面疏水斑区Pro^40在细胞色素b5结构与功能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及种子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200-800nm四种不同尺寸的单分散PMMA/GMA/DVB(PMGD)复合微球.用扫描电镜(SEM)和动态光散射(DLS)对粒径尺寸、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单
合成了一种全新的有机发光材料2-对联苯-8-羟基喹啉锌(Zn[2-(p-biPh)-8-Q-O]2),通过^1H NMR,UV-Vis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该材料制备了新型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其结构
本文介绍了敦煌研究院藏0314号写经残片的现况和内容(原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辛普德搜集),并附带纪念辛普德先生.
就像一位马拉松长跑健将长时间处于领先位置,给整个队伍起表率和榜样作用一样,山西石油分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已经连续七年实现了油库、加油站未发生任何等级事故,在上划集团公司
为了改善铅钙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和提高铅蓄电池的循环寿命,应用交流阻抗,阳极极化曲线,交流伏安,恒流腐蚀等方法研究了在铅钙锡铝合金中添加铈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内容摘要:本文对《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1卷)中所收10件汉文佛经残叶,在考证残叶出处的基础上重新录文和介绍,纠正了该书录文和介绍中的一些错误。此外,根据出土的其他遗物,考证了残叶的年代。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汉文佛经;出处  中图分类号:G256.1 B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3)02—0064—05
随着大型人文专题片<晋商>和反映晋商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龙票>、<自银谷>的热播,古老的晋商文化成为当代商家关注的热点之一.敦厚悠远的晋商文化,雄才大略的经营手段,富可敌国
利用原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观察了2-巯基吡啶在锌电极上单层吸附和脱附行为,SERS实验结果表明,2-巯基吡啶分子主要通过巯基上的硫原子垂直吸附于锌表面。原位SERS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