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ORC1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新疆散发性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q3q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筛查及分析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中mTORC1基因多态性位点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00年至2013年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65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和695名健康对照,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mTORC1相关基因中10个多态位点(mTOR:rs1034528,rs2295080;Raptor:rs1062935,rs3751934;mLST8:rs3160,rs26865;DEPTOR:rs2271900,rs4871827;AKT1S1:rs2290774,rs2353005)与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

结果

mTORC1相关基因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相关,并与人群的年龄、性别、吸烟状态及体重指数相关。其中,mLST8 rs26865 AA基因型在≤68岁(OR=0.64,95%CI=0.43~0.96,P=0.031)、女性(OR=0.61,95%CI=0.38~0.99,P=0.046)、无吸烟人群(OR=0.55,95%CI=0.35~0.87,P=0.010)中均能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mTOR rs1034528 CC基因型在>68岁的人群中提高了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OR=3.34,95%CI=1.12~9.91,P=0.030)、Raptor rs3751934 CA/AA基因型在体重指数>25 kg/m2的人群中能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OR=0.68,95%CI=0.47~0.98,P=0.038)、AKT1S1 rs2290774 CC基因型在不吸烟的人群中能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OR=0.67,95%CI=0.45~0.99,P=0.048)。mTORC1低风险基因型叠加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同时携带两个以上低风险基因型的人群要比没有或只携带1个低风险基因型的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要低(OR=0.74,95%CI=0.58~0.95,P=0.017),这在≤68岁、男性、体重指数>25 kg/m2及不吸烟人群中尤其明显。mLST8 rs26865基因型与mLST8及下游蛋白4EBP1和p70S6K的表达无相关性。

结论

mTORC1相关基因多态位点与中国新疆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效应较低,尚需在大样本量的、多中心、不同种族的结直肠癌研究中加以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黏液样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的4例黏液样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黏液样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26~45岁,其中女性1例,男性3例。肿瘤间质显著的黏液样变性,瘤细胞体积小,核圆形,胞质少-中等量,嗜酸性或透亮,呈条索状、腺管状或器官样排列;其
目的分析修订版Lauren分型各亚型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为更好地认识胃癌及其生物学行为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3至2005年根治性胃癌切除病例,比较修订版Lauren分型各亚型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Borrman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肿瘤生长方式(Ming分型)。结果入组胃癌166例,根据修订版Lauren分型分为4组。肠型30例(18.1%),弥漫
目的探讨肢体去分化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09至2017年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的9例去分化脂肪肉瘤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行光镜观察和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MDM2基因扩增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去分化脂肪肉瘤,患者年龄61~79岁,平均68岁。女性6例,男性3例。发生于大腿6例,小腿2例,臀部1例。组织学上均存在经典的高分化脂肪
期刊
目的探讨HER2免疫组织化学(IHC)1+乳腺癌患者的基因扩增状态和原位HER2 mRNA表达情况,为精准检测HER2及相关临床策略的修订提供初步参考数据。方法抽取北京协和医院2011至2013年间手术获取的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HER2 IHC 1+存档蜡块标本65例,制作组织芯片,分别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RNAscope方法检测其HER2基因状态和原位mRNA表达水平。如原发灶HER2
目的探讨皮肤恶性混合瘤(malignant mixed tumor,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8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皮肤MMT伴小汗腺汗孔癌(eccrine porocarcinoma,EP)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进行观察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64岁。双手多发皮疹4年,3处病变切除送病理检查。病变大小0.5~2.2 cm。左小指和右
期刊
目的评估结直肠癌患者肠镜活检标本中的DNA是否足以进行基于扩增法建库的二代测序(NGS)检测以得到合格、准确的基因分析结果并对甲醛固定石蜡包埋(FFPE)小组织行NGS检测提出质控建议。方法依据标本纳入标准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109例患者的肠镜活检FFPE标本109份,提取DNA,采用OncoAim™ Gene Panel在M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