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非培养鉴定技术在临床标本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微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engy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仍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作为"金标准",但能培养成功的仅为少数。绕过分离培养环节,以微生物rRNA/rDNA基因作为种属鉴别序列,设计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up),用PCR扩增标本中微生物的16S rRNA或16S~23S rRNA序列,通过毛细管电泳(CE)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筛选基因的点突变以达到快速鉴定微生物(到属和种)。用PCR-CE-SSCP和PCR-CE-RFLP分析系统检测了呼吸道、消化道、女性生殖道标本中感染的病原菌;用PCR-CE-SSCP系统检测了男性泌尿道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建立PCR-CE-RFLP分析系统,用非培养法鉴定技术检测脓汁、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标本,检测并鉴定了临床标本中的多种病原菌;对人体肠道菌群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该法可协助腹泻的病原学诊断;检测生殖道常见的致病菌;用PCR-CE-SSCP系统建立了检测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的方法。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比传统方法缩短20h,为临床感染症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结果可见,利用16S~23S rRNA间区基因PCR-CE-RFLP和PCR-CE-SSCP系统可以达到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快速种属鉴定,比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优点,可用于临床感染症的病原学诊断。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将替代培养法而成为病原学诊断新的金标准。
其他文献
意义概念尽管形形色色各有不同,却是我们时代的主导哲学概念。我觉得语义学说已经过了它的第一个高峰,符号和意义的整个研究已经暂时枯竭,而且陷于不能自拔的地步。我在思考
社会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社会精神文明的成果则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伴随着变迁的物质文化而发生
针对中外学生混合的全英班病理学教学,结合病理学课程的特点,尝试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期望作为其他学科可以借鉴的教学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苦参碱对人肝癌SMM C-7721细胞体外杀伤作用;A nnex inV/P I双染色法检测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SMM C-7721细胞的体外诱导凋亡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面E-C
目的 探讨胎盘生长因子 (PlGF)与病理性妊娠的关系。方法 选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 (妊高征组 ) 2 0例 ,妊娠合并贫血孕妇 (妊娠合并贫血组 ) 18例 ,健康孕妇 (对照组 ) 3
<正>作家的乡土想象及其执着书写的乡土小说,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从此故园乡土不可再归的感伤低徊。付秀莹的芳村,让走出乡村的读者走在人生路途中依然会怅然眷顾来路,那弥漫在
依托消防部队网络平台构建消防部队被装网络化管理,提高后勤建设和管理水平。
<正>植物甾醇(phytosterol,plant sterol)是植物性原料中的一大类植物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与胆固醇非常相似,是3位羟基的甾体化合物,以环戊烷全氢菲为主体骨架,占四环三萜类化
采用量表法,对486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的少年儿童进行研究,探讨了少年儿童的自尊发展与其自身因素——年级、性别、学业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1)少年儿童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生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发明工具、制造工具和运用工具;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