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个熟人送给我们家一幅小小的金箔画,图案正是梵高的向日葵画中流传最广的那张:一个陶罐里面插着、十几枝高低不等的向日葵。这些大花被涂抹上金子的光泽,显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而且在画面的左下角,还有十分醒目的“足金”二字,平添了几分身价。熟人拿出这个小小的金色画框时,还说:“我也不懂画,怕挑得太俗气。后来看看这个,我觉得不错。”
其实金箔画本身就俗不可耐。不知道梵高看见那些火红的、鲜黄的向日葵统统变成了足金的,会不会再自杀一次?
幸好他看不见了。
但是我能看见,你也能看见。如果我们都“觉得不错”,究竟该算是梵高的尴尬,还是我们的?
梵高活着的时候渴望理解,但终究寂寞一生。死后名声大震,知己却依然难求。也许很多东西是永远不会被大部分人真正理解的。
这张小小的金箔画,我悄悄决定——把它收起来,别让任何人看见。
其实金箔画本身就俗不可耐。不知道梵高看见那些火红的、鲜黄的向日葵统统变成了足金的,会不会再自杀一次?
幸好他看不见了。
但是我能看见,你也能看见。如果我们都“觉得不错”,究竟该算是梵高的尴尬,还是我们的?
梵高活着的时候渴望理解,但终究寂寞一生。死后名声大震,知己却依然难求。也许很多东西是永远不会被大部分人真正理解的。
这张小小的金箔画,我悄悄决定——把它收起来,别让任何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