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中锋争高低的小个子

来源 :新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zwoai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赛季是解立彬成为职业运动员的第一年,地地道道的一只“菜鸟”,可这只CBA菜鸟在赛场上一点儿都不“菜”!
  
  身高不足,勤奋有余
  
  刚上初中一年级,解立彬就长到1.80米。看着“鹤立鸡群”又爱蹦爱跳的儿子,父亲毫不犹豫地把他送到唐山市体校篮球队。可一到篮球队他便成了矮子,几乎没有篮球基础,骨龄测试结果又不够高的他,差点没被教练看中。这让解立彬刻骨铭心:“身高没优势,我就一定得跳得高、投得准!”
  由于身高限制,他成了后卫。在林林总总的训练中,他最喜欢提高弹跳力的收腿跳。这项目一天要两练,他乐此不疲,一种“笨鸟先飞”的潜意识支撑着他。
  别的孩子在不长的假期中选择休息,“闲不住”的解立彬跟自己“较起劲”来。他发现自家到姑姑家之间的路都是缓坡,走过去需要20分钟。他脑筋一转:顺着缓坡往上跑不是可以锻炼腿部力量吗?于是那条长长的缓坡上总会看到一个喘着粗气、满头是汗、“呼啸而过”的男孩子。姑姑家后院有片空地,土质疏松。他的鬼主意又“冒”出来——挖坑练弹跳!
  白天“折腾”得不够,睡觉前解立彬还要在床上或20或30个一组做上两组仰卧起坐。等到把身子平放在凌乱不堪的床上后。他累得很快睡过去。
  “非常”假期使他逐步提高,和刚进体校只将将摸到篮筐相比,他已经能凑凑合合地灌篮了。一次训练后解立彬和队友留在场中玩球。“摸个高吧!”有人提议。轮到解立彬了,他觉得状态不错,于是向前冲、起跳——3.35米!创个人纪录了!
  自那以后,解立彬信心大增,对抗中常冷不丁地窜起与身高马大的中锋们争起篮板来。很快解立彬就来到北京,成了北京青年队的一员
  
  经验不足,勇猛有余
  
  男儿有泪不轻弹,解立彬却哭过一次。那是被父母送到北京的第一夜。在宿舍的IC卡电话旁。他一边哭一边任性地冲着电话那头的父母喊:“我要回家、要回家!”可他心里很清楚,“不闯出点名堂是不会回家的。”
  体校练就的弹跳功底让他迅速成为篮下的闪光点。他却不满足于抢地板球,而是在高个子面前毫无顾几忌地争高、对抗。一次训练分组对抗中,看到对方队员上篮,解立彬几乎不加思索便纵身跃起封盖。球倒是封住了。落地后他却感到脚腕剧痛——崴脚了!
  勇猛着实让解立彬受了不少皮肉之苦。不过。将这股猛劲保持下来后,也让他收益颇多。
  去年,解立彬凭借在大学生超级联赛中的突出表现吸引了北京男篮主帅艺闵鹿蕾的注意,参加了十运会预赛。
  闵指导没有让解立彬打擅长的进攻后卫,而是锻炼他的组织能力。习惯了“单打独斗”的他,这一来就显得经验不足了。和江苏队比赛时,他只自顾自地往前运球,对方两名队员上来一夹,球丢了;自己带球往前走,对方球员眼看就要过来了,他还不慌不忙地体前变向,勇猛倒是有余,可让人看了挺担心。没经验加紧张,十运会预赛解立彬就这么磕磕绊绊地打了过来。
  决赛阶段,解立彬给自己定了个短期目标:别丢球。可再次遇到江苏队,球一到手上他又不知咋办了。闵指导着急得在场边大喊,解立彬却愈发紧张得不知所措。
  二十多轮CBA比赛后,解立彬积累了不少经验,组织上也有了全局观念。站在篮下,他先不忙着跳起,而是看着球的运动轨迹预判后再伺机而动;和大巴一块跳起时,他也注意“分工协作”:一个靠身体挡人、一个靠勇猛摘球。
  
  稳定不足,果断有余
  
  后卫的看家本领之一是三分球。解立彬的三分球之精准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谁能想到,曾经由于上肢力量不足,刚到体校练篮球时他,准头差得远。2003年底,解立彬第一次成了奥运希望队中一分子,别人用来练习投两分球的时间,解立彬全部用在了投三分上,这才造就了日后CUBA赛场上被球迷昵称为“小解飞刀”的远投技术。
  本赛季,对吉林之战成了他的成名之战,自信的他在三分线上频频起跳,将球命中。吉林队两次叫暂停都挡不住他的气势。前三节北京队落后,第四节还有4分钟,解立彬第一个三分球出手,中了!第二个远投出手,有了!全场他投中的5个三分球中,有三个球在第四节投中。被动的北京队最终以108比102拿下了这个艰难的客场。而26分的进账也创造了解立彬CBA的第一个单场高分。
  去年底到今年初,北京队连续打了几场客场比赛,由于种种不适应,解立彬经常连续几个三分投不进。但他不断冲到三分线上,队友也一次次把球分给他,接球、跳起、果断出手——球终于进了!他清楚,他是后卫。是队中核心,队伍打得不顺时,必须勇挑大梁。
  年轻的解立彬在不断成长,他在用和巴特尔一起争高低的出色表现向大家证明:我并不是个普通的小个子后卫。
  责编/柏强
其他文献
《中国与重洋:潮汕简史》是地方史、区域史、潮汕地方文化研究专家黄挺先生积三十年研究,终于二0一七年底付梓的学术成果。黄挺曾出版过《潮汕史》(上册),后来他通过不断研究考察,特别是主持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之后,在与海内外史学与地方文化学术前沿的频繁交流中,逐渐意识到原来一开始就把潮汕天然视为中国的一部分的观点有严重局限,忽视了潮汕特殊的地理因素,忽视了潮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大陆文明、海洋文
结合是物理状态,物体从外部相互连接,保留着各自原有的形态和特质。融合是化学状态,不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原来各自的特质在新的环境下发挥作用。中国体育71年的发展,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也经历了从“物理状态”到“化学反应”的过程。如今,体育事业成就斐然,不仅是看得见的金杯金牌熠熠生辉,感受到的大众健身千姿百态,更有体育观念的重大变化。上世纪50年代,从中央到地方,体育行政部门
《新体育》的办刊思路虽以文字为主,但始终把“图文并茂”作为重点,努力发挥图片的包装、服务、补缺和独特表达等功能。我们每期要选用100多张图片,尤其重视封面和中插的质量和影响力。摄影部是编辑部的一个重要部门,人多时可达七八个编辑记者,国家女排队员梁艳退役后,就在这里工作过。那时候,封面图片被大家称为杂志的“脸蛋工程”,摆在很重要的位置,讲求“从封面到全面”的编辑思路,即以封面带动整本杂志的图片质量,
4月底,中国队在亚美尼亚夺得了男子国际象棋世界团体锦标赛冠军。Chessgames网站的BBS上汇聚了世界各地棋迷,有人就说了:“看来,中国人去年拿走奥林匹克团体赛冠军还真不是偶然。”冠军阵容中的一老和一小曾先后创造过中国棋手晋升特级大师最小年龄纪录。“老同志”是卜祥志,其实还不满30岁,因其个儿高、块儿大,打小就有一种同龄人少有的老练,棋风也很是沉稳,于是被小伙伴们封了个“老卜”的绰号。1999
一    认识陆小凡,是在我三年级的时候。  学校需要大量的课桌,便请来了陆师傅———我们当地名气挺响的一位木匠。他整天在一间空教室里刨啊削啊的,制造出大量的木屑和刨花。  陆师傅带来了他的儿子陆小凡,不仅借住在我家,而且做了我的同桌。  陆小凡想了种种办法逼我叫他“小陆师傅”或者“小凡哥哥”,嘻嘻,才没那么容易呢。陆小凡怎么叫我,可是个问题———要知道陆小凡爸爸的授业恩师不是别人,正是小女子的老
最近,沪上在中国足坛受关注程度升高。上港前脚签约孔卡,申花后脚就宣布卡希尔加盟。上海足坛突然就“双卡双待”了。  先说孔卡。有的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他这也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回头草吧,毕竟没回恒大啊。1080万美金,孔卡一个人就把中超的冬季转会总额度带到了世界顶级水平。“不只是为了钱”,说明钱的因素还是占很大比重的嘛。上赛季联赛第四的上海上港在孔卡、达维、海森和金周荣到位的情况下,最后一个外援名额极
翁同书是清末重臣翁同龢的长兄,大学士翁心存的长子。太平天国起事时,他以文臣入清軍江南大营,在不适合的位置上独当一面。这段军旅岁月里真正令其留名后世的,并非政治,而是求书、校书与藏书。翁同书每得江南流散善本,便加批校,寄还京师,书多赖此而存,其中也保存了大量批校、题识及跋语。  这些跋识多涉军中日常,如操练军士、修治军械、褒奖祭祀、人情往来、身临兵事的情景,也透露出对政治文化动向的关注。翁氏一门中,
1    那个冬天,来得一点过渡都没有。  一夜之间,大雪就无声地覆盖了整个村子,小鱼从梦中惊醒的时候,惊奇地发现整间屋子无比亮堂,就像有人扔炸弹一样把大片大片的白光投了进来。  昨天还在的一切都消失了,天地间只剩一片白。  每天早晨都来聒噪的麻雀哪里去了?门口的菜地哪里去了?通往村口的小路哪里去了?  爹在屋子里刨着他一年到头总也刨不完的木头。  每天都会叫自己起床的娘,哪里去了?    小鱼不
公木,一九一○年农历五月十五日生于河北省辛集市(旧称直隶束鹿)。今年恰逢先生的百年诞辰。作为资深的诗人、学者、教育家,公木自“吾十有五而志于诗”,毕生钟情、献身于诗歌,把诗歌活动贯穿于学术、教育生涯始终。  在中国诗学领域,有大建树,又身为诗人者,可谓寥若辰星。公木应为其中之一,他对中国诗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木最有名的诗,是一九三九年写的《八路军进行曲》(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一九九
二○一四年北京冬天的舞台,因为有了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节而显得格外非凡。整整两个月时间,四十六台戏,戏迷欢呼,咋舌,专家凝思。北京人艺实验小剧场的座位第一次限制到不能被坐满;观众在入场前被一一检查,必须关闭手机。最轰动的是十二月七日的国家话剧院剧场里,一位观众在演出进行中不断向台上喊道:“下去吧!”后来又用英文爆出粗口,使戏剧节达到了所谓舞台上下产生对抗与互动的戏剧性高潮。这次风波当然不能与一九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