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欠发达地区银行卡助农支付服务发展的探析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将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与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结合起來,与金融精准扶贫工程结合起来,巩固助农取款服务覆盖面,提升支付设施有效使用率,便利农民足不出村办理取款、转账汇款、代理缴费等基础金融服务,切实解决无固定金融服务网点地区农民取款难问题,有效改善偏远农村支付服务环境。近年来,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优势,立足客户需求,形成了以“三农”金融需求为导向,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支付服务体系。笔者就辖区内开展银行卡助农支付服务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助农支付服务点发展现状
  近年,嘉峪关市中心支行以人民银行为主导,通过确立以加大农村支付服务市场投入,扩大新兴电子支付方式推广应用,推动支付服务进村入户为主要内容的年度改农工作重点,修订完善《嘉峪关市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管理办法》。全方位促进全市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作用的发挥,着力推动行业自律与市场竞争、市场主导与行业创新、改进服务与防范风险、拓展业务与履行社会责任在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工作中的深度融合。尤其是重点关注了助农服务点能否受理跨行支付,同时对现金汇款、转账汇款、代理缴费业务等新增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验收。截至2016年12月末,嘉峪关辖区有2家金融机构开办助农支付业务,共设置了助农服务点29个,年累计办理业务1.94万笔,金额1861.26万元。其中:取款业务0.68万笔、金额581.22万元;现金汇款0.46万笔、金额558.69万元;转账汇款0.14万笔、金额704.9万元;代理缴费0.61万笔、金额16.18万元;查询业务0.05万笔、金额0.27万元。
  二、助农支付服务点存在的问题
  (一)助农支付服务点的监管问题
  由于金融机构设立助农支付服务点是依托村镇各个基层经营商户签订的助农支付协议,且商户的经营范围不涉及银行业这项特殊经营范围,故而失去银行业资金风险的第三方的监督管理,对助农取款服务点资金存取、转存、缴费和查询业务办理或收费等无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
  (二)助农支付机具的布放不统一
  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各金融机构布放助农支付的机具有以下形式,如柜面上布置POS机与固定电话相连或布置转账、查询等多功能机具及ATM机,由于对商户布设机具设有统一标准,业务范围没有统一规定,这样极易给百姓造成助农支付服务点是可以办理存取款的金融机构网点,从而扩大助农取款服务点的金融服务范围,留下一些金融风险隐患,不利于助农支付业务的发展。
  (三)助农支付跨行费率不统一
  按照人总行和省会中心支行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推动支付环境的发展,逐步开通了跨行服务,而跨行取款、转账的手续费均由各开户行设定,这就存在不同金融机构手续费率执行不统一的现象。各农户及助农支付服务点目前对各行手续费情况掌握不详,极易发生金融机构声誉风险。
  (四)助农支付网点建设投入成本较高
  助农支付服务地域范围广、经济差异大,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金融机构对助农支付服务点建设维护投入大,除前期配备必要的助农支付设备外,后期还有对商户组织培训、现场检查、设备维护等支出。同时,助农支付服务点商户运营中需要付出人工、通讯费等成本,使以营利为目的金融机构,在成本效益的驱使下,投入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三、助农支付服务的风险控制及管理
  针对助农支付服务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各涉农金融机构要在充分利用现有服务点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利用助农支付业务从事违法违规的行为,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清理,加强风险防范、规范业务操作,防止操作风险、管理风险及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的发生。
  (一)加强助农支付业务的准入管理
  金融机构开展助农支付服务业务要由人民银行审批和备案,并进行属地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安排专人、专档建立金融机构助农服务点档案,并对助农支付服务点的业务范围、经营地域、机具布设等进行具体要求,严把准入关。
  (二)加强助农支付业务的日常管理
  金融机构要时报送报表,以及时了解助农支付业务的开展情况,按照助农支付服务点建设标准,统一制作服务点标识牌和制度,服务点管理员要向持卡人明示安全用卡须知、假币识别、举报投诉电话等。同时加强对助农支付服务点的业务和技能培训,包括机具设备使用方法、安全用卡常识、假币识别以及常见洗钱、恐怖融资行为以及发现洗钱、恐怖融资行为时的处理方法等。
  (三)加强助农支付业务的退出管理
  人民银行要加强金融机构助农支付服务点的业务范围和业务限额的管理,对违规且拒不履行整改措施的,要终止其助农支付业务的办理,防止发生欺诈、套现,利用受理终端不正当牟利、故意使用假币、恶意泄露和套取持卡人账户信息等行为。同时,助农支付服务点正常退出或强制退出,经办行都要解除合同,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四、助农支付服务点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对助农支付服务点的准入、日常管理及退出的管理的控制,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助农支付业务的操作,但在助农支付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瓶颈,通过实地调研提出以下建议,以适应农村发展,更好地促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一)统一助农支付收费标准
  人民银行协调下发文件指导金融机构开展助农支付业务,统一规费,尽量降低支付费率,有利于更好的支持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发展。
  (二)制定助农支付实施细则
  人民银行要按照《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积极协调工商、物价等相关监管部门扶持助农支付服务点的建设,联合出台实施意见,规范由于银行卡助农支付业务依托基层商户发展遇到的超经营范围的窘境,使商户更好的经营营造农村支付建设。
  (三)积极争取支农惠农政策扶持
  协调各级政府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上给予金融机构适当扶持,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多种方式的农村支付业务创新,有效扩大农村支付渠道。通过建立涉农金融服务的财政补贴机制,以税收减免、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农村金融机构结算服务设施进行补贴,对农村金融机构涉农支付结算网络、工具、业务的推广应用给予补贴,降低涉农业务经营成本,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农村支付服务的积极性。
  (四)加大农村支付结算知识的宣传培训
  从当前农村支付结算需求出发,结合大、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功能特点,全面宣传大、小额支付系统业务知识,提高农民对现代化支付结算的认知度。加强对营业网点人员的结算业务培训,采取有效考核激励机制,鼓励临柜人员对新的结算产品进行促销,引导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使用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实现自身效益提升和支持农村建设的双赢效果。
其他文献
Protein profiles of leaves in four maize inbred lines with different disease resistance to pathogen 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 were studied by two-dimensiona
【摘要】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以及金融模式的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在我国取得了的长足发展,众筹和P2P是互联网金融中的最主要的两大工具,也是发展速度最快、参与主体最多的互联网金融工具。本文从债权众筹和P2P的定义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及其区别,并着重对债权众筹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债权众筹 P2P 异同 风险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高速
【摘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不足问题,随着平台公司快速发展,贷款额度大大超过地方财政的偿还能力。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主流的信贷风险测量模型进行优劣点分析比较和选择,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平台贷款违约率以及违约距离的定量测算,为平台贷的风险测量提供理论依据,以便在实际贷款管理中,能够有主次、有针对性的对重要影响因素进行风险防范,提高风
论文基于2013-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太景气,为了能够保持我国房地产产业的持续性发展,我国政府特地在此情况下提出了房地产税法改革。实际上,在国际金融危机下房地产税法改革的具体实施面临许多难点,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国际金融危机对于我国房地产税法而言也是一大机遇,关键就是在于我国能否在国际金融危机下解决房地产税法改革难点,并及时把握机遇。本文立足于我国房地产税法改革现状简要分析了我国房地产税
中国农地利用专业化发展缓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其原因,目前学术界仍存争议,尚无令人信服的结论.论文利用1991-2013年全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中两大永恒的主体,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需求存在有效需求和无效需求的问题,那么同样的供给为何不会存在同样的问题。  凯恩斯提出过“有效需求不足,会阻碍生产的进行”,那么有效需求和普通的需求有什么不同呢。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一个社会,决定就业量的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只有当这两者相等时,社会达到充分就业,而此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期刊
【摘要】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供给侧改革中的重点,农村金融创新则是关键,目前贵州省农村金融供给还存在着涉农贷款投入不足,涉农机构支农意愿不高,金融供给尚不能充分满足金融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尚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优化活化现有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补充完善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  【关键词】金融创新 农业供给侧改革 贵州省  一、“供给侧改革”提出
【摘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我国目前创业者的重要力量,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当地投资的扩大、消费的增加、就业的拉动、经济的增长、人才的引进、先进观念的传入、城镇化的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西部A县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数据,统计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 返乡创业 存在问题  一、引言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近
【摘要】土地是农民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其合理利用程度与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紧密相关。农村金融是国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放活土地要素将引入大量优质资源,给农村集体和广大农民带来巨额收入,在引导农村发展和配合国家供给侧改革方面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如何突破农地金融困境、助力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系统性研究,将从农地金融在改革中的意义、现存困境及成因、完善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