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脑溢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ai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与探讨脑溢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120例脑溢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前和护理后的患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本组120例脑溢血患者经过我院的科学治疗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74例患者基本治愈,40例患者好转,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结论:对于脑溢血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其病情发展变化做到科学的护理,可降低该疾病的死亡率。
   【关键词】 脑溢血;临床护理;分析;方法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脑溢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是一种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疾病。该病常常连带发生多种并发症,而且这些并发症加重病情的变化,对患者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对临床上的治疗和护理增加了挑战。本文就针对脑溢血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并发症的表现,探讨护理的有效方法。只要采取了正确的护理,就可有效地减少脑溢血的死亡率,减轻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选择于我院内科2010年2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脑溢血120例,该组患者均经过CT检查确诊。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35例,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4岁,集中发病年龄在50左右。基底节出血42例,脑叶出血33例,脑桥出血20例,小脑出血20例,原发性脑室出血5例。并发症主要包括高热、脑疝、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性癫痫等。中枢性高热58例,占48.33%,肺部感染33例,占27.5%,脑疝15例,占12.5%,上消化道出血10例,占8.33%,继发性癫痫2例,占1.67%。
  1.2 症状表现与并发症
   (1)头痛头晕:头痛头晕是脑溢血的最主要症状表现,经常是一侧痛。(2)呕吐:大约有一半的脑溢血患者发生过呕吐,这主要与颅内压增高有着密切关系,颅内压增高,造成头晕,脑膜受到血液刺激后产生呕吐感。(3)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昏迷和嗜睡。当发病部位较深时,短时间内可发生大量出血,严重会出现意识障碍。(4)运动和语言障碍:运动障碍以偏瘫较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5)脑溢血还可伴有颈项强直、癫痫发作、大小便失禁等。如果患者表现深度昏迷、高热、瞳孔改变以及合并消化道出血等,则表明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脑溢血患者经常会表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如忧郁、烦躁、沮丧、悲观等反应。为了保证患者心情舒畅,不要产生过多的心理压力和过激的情绪变化,条理患者的心理十分重要。家属要积极配合患者的治疗,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他们鼓励和信心,耐心地讲解病情的发展,以及治疗措施,使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巩固功能康复的信心和决心。
  2.2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2.2.1 每日定时帮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钟左右。一旦发现病人咳黄痰、发热、气促、口唇青紫,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2.2.2 鼓励病人多饮水,以达到清洁尿路的目的。并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交叉感染。如发现尿液混浊、发热,是泌尿系感染的征兆,应及早治疗。
  2.2.3 瘫痪病人多有便秘,有的可因为用力排便致使脑出血再次发生.因此需注意饮食结构,多给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及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等,并给以足够水分.定时定点给便器排便,必要时应用通便药物,灌肠.
  2.2.4 病人瘫痪在床,枕骨粗隆,肩胛部,髋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处易发生褥疮。应用软枕或海面垫保护骨隆突处,每2~3小时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床铺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定时温水擦澡按摩,增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2.2.5 每日行四肢向心性按摩,每次10~15分钟,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下肢肿疼,应迅速诊治。
  3 结果
   结过本组对患者病情的分析,并发症的判断,分别采有针对性的实施了科学性的护理,本组120例脑溢血患者经过我院的科学治疗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74例患者基本治愈,40例患者好转,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5%。
   护理后的效果分析
  4 讨论
   脑溢血多发生于50岁以上伴有高血压的病人,尤其是60~70岁的人更多见。但是,近年来50岁以下的病人有增多的趋势,性别差异不大,在一年四季中皆可发病,而以寒冷或气温骤变时节,血压易于升高及波动的时候发生较多;通常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活动、用力过度、咳嗽、排便等诱因下,使血压升高而发病。因此,要想减少脑溢血危害就需要做好脑出血预防和护理 。
  参考文献
  [1] 王秋生,马修尧,李永奇,刘明,解岗;微创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75例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2] 段志敏;重症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2期
  [3] 吴广源;小切口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4] 韩淑鸣;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09期
  [5] 夏义年;陶铁苟;刘兴洲;闵好;刘启平;;微创治疗外伤性双侧颅内血肿32例臨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36期
  [6] 许令明;蒋昌政;张道兵;方钧;汪海波;叶昀;颅内血肿锥颅引流与传统手术的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23期
其他文献
自凝刀手术和诊断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为临床治疗宫颈良性疾病开辟了一条经济、实用、简便的途径。虽然治疗宫颈疾病的物理方法很多,但是物理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耗时、耗费精力
目的:探讨女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E2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将98例女性脑梗死患者按绝经与否分为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测定患者血清中E2、hs—CRP水平,并用超声检测颈动脉
目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探析.方法:收集2011 年5 月-2012 年3 月在我院接受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46 例,作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组;与单纯西药治疗组46 例
目的观察西乐葆对老年人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72例患者(男38例,女34例),均每日早晨服用西乐葆0.2g,疗程为8-10周。结果治疗10周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大小便常规与治疗前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西医的损伤控制理论、中医的骨科急救方法以及中医补法在面对骨科急性损伤救治方面问题的结合施治,希望可以为中医在骨科急性损伤临床急救方面的结合治疗寻找到一个突破口和契合点。   【关键词】 骨科急性损伤;损伤控制;中医骨科补法   “损伤控制”这个概念一开始指的是指一艘轮船承受损害和维持完整性的能力。而延伸到现代医学当中,“损伤控制”主要指系统的三个步骤,用来阻断因为失血而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