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籽粒灌浆过程上讨论水稻粒间品质差异形成的生理机制

来源 :种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_ju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粒间米质表现不整齐常常是许多水稻品种米质不佳的原因之一,但目前对于稻米品质粒间差异形成的生理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鉴于水稻籽粒灌浆是与稻米品质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生理过程,则引起水稻粒间灌浆差异的生理机制同时也应与粒间品质差异形成有关.本文综述了水稻穗内粒间主要品质性状差异表现,围绕水稻灌浆生理,从相关酶活、激素含量、物理结构和能障水平等方面对稻米粒间品质差异作出可能的生理机制分析.
其他文献
以茎尖或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1.0mg/L6-BA及0.2mg/L的IAA、0.6%的琼脂、3%的白糖,培养15 d可以诱导出芽苗;此芽苗转接到MS+0.5 mg/L6-BA+0.1 mg/LIAA+0.1 mg
在我国高校招生不断扩大、高校特困生比例不断增加、特困生在思想和心理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等特征的新形势下,这对开展高校特困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规范管理、广
预防及抑制混凝土裂缝是一项综合性工作,结构抗裂措施可有效地限制泵送裂缝的产生;优化设计的抗裂混凝土可有效地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少或避免楼板裂缝的发生;有效的施工技
重点阐述了电脑辅助设计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作用。
目前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潮流。分析了电子政务评价的现状,提出了以评价主体为顶层,应用规划、管理,安全、技术,网站、服务等评价内容为三个一级指标,总体效果评价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