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和研究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9587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是计算机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本人教授这门课多年,从现在的这套教学模式中发现一些弊端,总结了一套我自己认为优于现在这套模式的教学模式,分别从课程内容安排、理论与实验课时分配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模式考核
  近些年以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社会的发展也随之加快了步伐,大学计算机基础也成为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本人教授这门课多年,发现现存的教学模式存在着种种弊端,所以,深入研究这门课程的教学,探索分析这门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思考改革的方案,是当前各高校普遍关注和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们学校的情况,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教学大概存在这么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太合理。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里各个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计算机的基础不一样,对计算机方面知识的需求也不一样,而目前的教学情况还是每个专业教材统一,进度统一。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如果内容太深,文科类的同学就会觉得比较难,难以接受。
  (二)理论学时和上机实验课时安排不合理。目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上机实验为辅,学生缺少上机实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到的知识大多数仅存在理论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上机练习,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如果学生上机实验课时不够多的话,就得不多足够的锻炼,实际操作能力自然就差了。
  (三)考查形式有弊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很多学校都是采用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的评价。以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都是跟其他学科考试一样进行笔试,这样只能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而考察不到实际动手能力。现在很多学校都在用类似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试系统,让学生上机考试,这样就使考核的知识点更加全面,考试也更加方便和公正,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考察。但是考试的题型还只是选择、填空和简单的操作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是不能得到充分的考察。
  二、改革方案
  (一)课程方案改革
  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以及一些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以及计算机对自己专业方面的应用能力。对各个专业的要求也不一样,课程内容的安排要表现出对不同专业不一样的需求,对工科类学生可内容适当加深,除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软硬件、OFFICE软件外,可适当加入一些数据库和程序设计的内容,而文科类学生的教学内容可适当简单些,安排基础内容就可以了。在基础内容讲解阶段,主要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因此要多进行实训练习。
  (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行为活动。教师不但要学会运用各种方法去引导、刺激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还要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等实际情况来决定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
  1. 因材施教。现在,虽然在中小学就开始对计算机进行普及教育,但是中学阶段都是应试教育,高考不考的科目学生基本就会放弃,所以还是有很多学生没怎么接触过计算机。但是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一般工科学生的基础好些,文科学生的基础稍弱。大学授课一般以专业班级为单位,一个教学班从四五十到一百人不等,教师从头开始讲,讲慢些会的学生不想听,讲得快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难于跟上。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对新生入学时进行计算机基础方面的考试,根据他们考试的情况来掌握学生计算机的基础情况,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适当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
  2.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分配。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讲述的是计算机的一些基础知识,理论和实验相结合。以往的课时安排我觉得非常不合理,主要是理论课,实验课相当少,所以学生由于得不到足够的实训,动手能力比较差,很多东西上课听了之后,自己动手不会做,比如WORD、EXCEL和POWERPOINT这些软件正是要自己亲自上机实验才能熟练的。所以应当把实验课时稍微增加点,理论课时可适当减少,多给学生上机实验的机会。
  (三)考查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考查方式就是笔试,考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力,却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我们可以采用作业、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策略,作业的形式不限,可以是上机作业,也可以是书面作业;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学习状况,又可以对学生起到一个督促作用。期末进行一次综合测试,既要测试理论知识,也要测试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可以采用类视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上机考试,从题库抽题的方式,考完当场系统出结果。这样大家的考题就不完全一样,既可以防止作弊,又可以把老师从改卷的繁琐中解放出来。这样不仅改变了以往考试学生复习时死记硬背的复习方法,还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结论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所有从事这方面的老师不断地努力和探讨,找出这门课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弊端,用各种方法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选择最适合的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培养出走出社会时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颖;赵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 [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15
  [2] 滕滕.关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J]. 教育研究,2008(8): 32-40.
  [3] 衷克定. 基于“目标教学”理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 2008(8): 38-39.
  [4] 单方,叶慧文. 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8): 67-69.
  作者简介:
  何健,男,江西进贤人,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向研究。
其他文献
1991年日本学者首次报道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腹腔镜辅助下早期及部分进展期胃癌根治技术已日渐成熟,国内外相继成功报道腹腔镜辅助下胃癌胃大部根治性切除术,均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效果[1-3]。
期刊
期刊
目前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传统BIOS产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BIOS产品存在安全漏洞,可能被恶意者利用实施对计算机系统的攻击;恶意者也可能通过网络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将恶意代码植入计算机BIOS中。因此要实现信息安全各个环节的可控和可信,设计和开发自主可信的安全固件系统就成为必需的环节和必经之路。本文分析了安全固件的安全需求,设计了一种适合于安全固件系统开发的可信固件保护环策略模型。
我常常想,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出谯楼小说的意味,但这种意味不是靠聪明弄出来的,而是作家对生活的猜测和把握.猜测是对人性的追问,如何把握则是对生活的态度.追问的所得成了文
VMware Horizon是VMware公司研发的一款基于多操作系统、提供虚拟桌面及应用服务的云软件解决方案,用户众多且市场占有率高,,研究其系统架构并分析其身份认证方式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搭建VMware Horizon解决方案的模拟实验环境,对其系统组件的作用与功能进行介绍,并对其登录的身份认证机制进行分析,最后对其安全性进行总结。
经自然孔道内镜外科手术(NOTES)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被首次提出,即经人体的自然腔道置入软式内镜,通过穿刺空腔脏器进入人体腔隙,在内镜下完成外科手术操作.通常认为胸腔NOTES能让患者获益,但由于操作靠近胸腔重要脏器、感染可引发致命的纵隔炎症、胸外科医师对消化软镜使用不熟练等原因[1],胸腔NOTES起步较晚,目前动物胸腔NOTES实验入路已扩展至经口-气管前间隙、经胃-膈肌、经气管、经食管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摘 要】在现在教育中,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最值得提倡的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而课题研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用而主要的教学手段。结合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作者认为开展课题研究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中具有不可以替代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提取、分析和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课题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心血管病出院病例数及治疗费用持续增加,心血管病死亡仍占总死亡原因的首位[1].SYNTAX和FREEDOM等大型研究已证实,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提高心肌梗死生存率及降低再次血管重建率方面,仍然是治疗的金标准[2-3].随着微创概念在外科的深入,出现了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coronary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