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处理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38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令高层建筑工程的深基坑开挖及支护问题越来越被关注,传统的支护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今天高层建筑的施工要求。所以,对于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急需能够寻求到更新更优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从现有情况来看,虽然深基坑的施工技术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作为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施工工艺,对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处理有着特殊的要求。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技术处理
  中图分类号: TV5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点
  1.由于在开挖和其他土木施工中往往还存在各种交叉作业过程,而深基坑结构的自身荷载主要由结构立柱直接承载并传递给地基,减少了大面积开挖时卸载对基坑持力层的影响,同时降低了深基坑内部土基的回弹量;
  2.底层结构平面一般作为工作平台,不需要另外架立设置开挖工作平台和内撑结构,这样做即可大幅削减支撑结构和工作平台等临时设施,从而减少了施工费用;
  3.施工受力合理,超大面积深基坑内的围护结构变形量较小,从而避免了对临近建筑物的严重影响;及时地处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可以很小地受到风雨的影响,且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不浪费工期;
  4.应用施工可使得建筑工程上部结构的施工与地下基础结构施工平行和立体同时作业,在建筑规模大、上下层次多的情况下一般可节省工时1/3左右;
  5.应用技术处理措施对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存在的主要有:支撑位置会受到地下室层高的限制而无法调整净空高度,在遇到较大层高的地下室结构式需要另外设置临时的水平支撑结构或加大维护墙体的断面和配筋数量。因为在开挖施工是在深基坑顶部完全封闭的情况下进行的,深基坑内部要分布具有一定数量的中间支撑立柱和降水用井点管,而我国目前还欠缺一种小型且高效的挖土机械,致使深基坑开挖难度增大,无法安全保证施工质量与进度;
  6.最大化地利用地下空间,以扩大地下室的建筑面积。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处理要点
  2.1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调整采用逆向思维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建筑工程的地下室剪力墙结构是作为一种承担荷载的竖向构件。通过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处理,剪力墙是以先施工上一层结构,再施工下一層为原则,其受力模式已发生本质的变化,故在建立计算模型中应按照大梁结构构件输入;
  2.2 钢管桩的吊装垂直度需严格控制
  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工程深基坑的竖向构件必需采用钢管桩或格构式钢桩,而吊装这样的竖向构件时如何能够控制好垂直度是关键因素。首先,在深基坑钢桩桩顶的标高以下一米处架设定位钢板,为了调节钢板水平,定位钢板需要具有三个以上的调节螺栓,钢管桩中部采用钢筋笼定位架,同时在地面上架设井字形临时定位木架;
  2.3 桩基类型的选择
  从一般地深基坑钢管桩安装定位的设计要求来看,人工挖孔桩是一种相对较好的选择,由于挖孔桩施工中存在泥浆的扰动,钢管桩的沉桩过程难以把握精确的垂直度,基坑开挖后出现偏心问题比较普遍。
  2.4 技术处理应用效果
  超大面积深基坑施工技术处理是适应现场环境的绝佳方案,如在雨季中的桩基施工往往会彻底暴露在不利环境中等。深基坑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且不会占用主导工期,可与主体工程的施工协调作业。从工艺技术的应用与普通的基坑基础施工相比较而言,深基坑施工技术施工可有效避免基坑围护、旧楼加固施工等,从而节省了工期和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亦可为下一步的施工打好坚实的基础。从以往的施工实践中来看,超大面积深基坑应用施工技术既可在技术上得到保障又可以在社会经济上收获效益,不可不谓“双赢”。
  2.5 转变设计理念
  近年来,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初步摸索出一套新理论和新方法。但在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设计和施工方法方面仍有待于提高,缺乏统一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土压力分布还是以库伦或朗肯理论为基础,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这些陈旧的理念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因此,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中,应逐步建立健全一套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处理探究
  3.1 施工准备阶段
  在深基坑钢筋绑扎过程中必须保证事先预留桩位的孔洞模板,设计位置及尺寸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通常,在桩位孔洞周围预埋四根M32螺栓,并采用胶带密封好螺纹部分,以避免螺栓受到混凝土的污染。预制加工施工用的钢筋混凝土桩体,需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浇捣过程中要查看预留孔洞模板和预埋螺栓的设计位置,确保不发生偏移;
  3.2 施工阶段
  开始正式沉桩要求每根钢桩长为三米,预制桩顶部为尖头的预制桩,桩尖冲下放入预留孔洞内,在机架上调整大梁高度,安放千斤顶,接好高压油泵站,开始压桩。立机架、用预埋螺栓作地脚固定,调整垂直。焊缝应连续满焊,上下桩身的中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的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长的千分之一,每节桩长为两米。当压入桩已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尽可能用送桩器压入条基内,至基底面300mm处,再做封桩混凝土施工。先用钢制送桩器试压,顶进土层后拔出,以防预留孔内存有杂物阻碍正常压桩。压桩操作必须保持桩垂直,进尺均匀,压同一根桩应缩短停顿时间。接桩采用钢板围焊,上下桩身对齐校正,间隙用垫铁挤实焊牢。浇捣时一定要注意孔洞内是否有存水,否则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加强振捣以确保混凝土密实。
  3.3 质量检查及验收阶段
  当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较快时,要适当调整沉桩的整体进度。针对超大面积深基坑应用逆作法施工工法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要提前拟定专项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进度必需协同主体工程的进度。主体施工应尽可能保持结构的平衡,偏差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顶桩施压过程中要注意到桩身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的发生则应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并卸压处理。沉桩施工方案,要在设计内容中明确沉桩的顺序、路线及机械配置等,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分清主次。吊机架安放保持稳固,应用的千斤顶和高压油泵设备应在相关专业部门的检测核定后才可使用。
  预制桩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单等,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桩位正确,桩身垂直,接桩偏差均应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压桩孔与设计位置的平面偏差不得超过±5mm。压桩时桩段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5%的桩段长。桩基按有关规定必须做单桩静载试验。必需在沉桩施工停止15天以后,待土的强度恢复即可进行试验程序,并要严格控制预制桩桩头进入基坑内必须预留有一定的锚固长度。接桩焊缝牢固,无缺、漏焊现象,压入土中铁件必须刷防腐漆处理。操作进尺均匀,记录必须真实可靠。另外,严格控制封桩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强度准确,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必须按要求留试块,检验混凝土强度。
  四、结束语
  总的来看,通过深基坑施工技术处理,在设计中采取关键线路思维,施工中避免了传统施工中如架设临时支撑结构等工序,从根本上节省工程量、缩短工期,从而节约了工程施工成本。在我国很多建筑工程中,涉及到深基坑的施工问题已逐步趋于扩大推广的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研发,深基坑施工技术处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与发展将前景无限。
  
  
  参考文献:
  [1] 邓伟仁;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57-59.
  [2] 张长友;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2(08):120-122.
  [3] 罗双林;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控制要点及相应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31):64.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我国肝源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98例病理学确诊的肝源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诊疗措施和预后等多临床因素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结果 肝源性溃疡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溃疡部位以胃溃疡多见,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高,肝功能损害程度严重,加强系统性抗溃疡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肝源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复杂多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具有积极的意义。
骨形态发生蛋白属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参与众多器官的发生与形成.近年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受体不仅在眼部组织的发育过程中有表达,而且还参与眼部疾病的发生过程,如角膜疾病、视网膜疾病和青光眼等,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在眼部发育和眼病发生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摘要 目的 临床观察碘伏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干槽症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术前、术后使用0.5%碘伏原液作口腔内及拔牙区消毒数分钟,并用浸有碘伏原液的棉(纱)球压迫拔牙创面30min。对照组术后使用1%碘酊消毒口内及拔牙区,术后常规用消毒干棉(纱)球压迫拔牙窝30min止血。结果 实验组有1颗(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为0.31%(1/321),而对照组有15颗(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为4.72%(1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措施提出了自己点看法,以供广大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衣食住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改革开放和全社会进步的新形势下,不仅城市大中型公共建筑的装饰
摘 要:本文是以北京化工大学实验室能源计量管理为依据,本文分章节的详细的讲述了如何采用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Visual Foxpro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利用图形、颜色、字体等多种可视化元素来描述实验室的结构、计量器具、计量信息等,并采用组态技术进行空间的描述和单元的定义。    关键词:可视化;数据库系统;可视化抽象表示  中图分类号:TP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可视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