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甲苷IV联合紫杉醇通过STAT3-NF-κB途径对胃癌细胞的作用研究

来源 :实用药物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kn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IV联合紫杉醇对胃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黄芪甲苷IV和紫杉醇按给药剂量分为0μg/ml组、5μg/ml组、10μg/ml组、20μg/ml组、40μg/ml组、80μg/ml组和160μg/ml组处理胃癌细胞AGS.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和STAT3-NF-κB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 黄芪甲苷IV在20μg/ml、40μg/ml、80μg/ml和160μg/ml浓度下可明显抑制AGS细胞活力,黄芪甲苷IV IC50=63.99μg/ml;紫杉醇在10μg/ml、20μg/ml、40μg/ml、80μg/ml和160μg/ml浓度下可明显抑制AGS细胞活力,紫杉醇IC50=40.08μg/ml.与对照组相比,黄芪甲苷IV组、紫杉醇组和联合组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细胞迁移和侵袭数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Bcl-2、pSTAT3/STAT3和pNF-κB/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联合组比较,黄芪甲苷IV组和紫杉醇组的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细胞迁移和侵袭数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pSTAT3/STAT3和pNF-κB/NF-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黄芪甲苷IV联合紫杉醇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STAT3-NF-κB途径实现的.
其他文献
中医学认为,不寐的病因不外乎内外虚实,外证不寐多为外邪侵犯机体所致,内证不寐多为气血阴阳失衡或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所致.其病机可归纳为营卫不和、脏腑失调、阳不入阴.治疗上多以内治为主,外治为辅,内外结合,常用药对有黄连配肉桂、合欢皮配夜交藤、柴胡配白芍、半夏配秫米、磁石配朱砂等,通过相关药理分析,能直观展现以上药对在治疗不寐过程中的起效机制,并对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目的 观察扶正消积汤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 7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单药治疗,试验组给予扶正消积汤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1.2个月vs14.7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客观有效率(ORR)为39.47%(15/38),疾病控制率(DCR)为68.42%(26/38),试验组ORR为65.79%(25/38),DCR为78.95%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西黄丸治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作用.方法 分别应用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计算系统TCMSP、Stitch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Tcmid数据库、Bindingdb数据库、Omim数据库、David数据库、GEO数据库等,分别进行结直肠癌疾病靶点预测及西黄丸药物靶点预测,筛选得到疾病-药物共同靶基因,利用Bisogenet、CytoNCA插件构建PPI网络,再利用Cytoscape的ClueGO插件进行西黄丸治疗结直肠癌相关靶基因的功能分析,随之进行KE
目的 研究腕踝针结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腕踝针以及口服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进行4个疗程后通过Lequesne指数评分以及WOMAC膝关节评分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评价观察组临床疗效.结果 组患者在Lequesne指数评分以及WOMAC膝关节评分两组内对比显示,两种方式均能够有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两组间对比方面显示,观察组均优
目的 探讨行动研究法理论为基础的中医护理干预在预防脊柱侧凸患者术后晕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实施矫形手术治疗的脊柱侧凸患者80例,按术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7,接受常规护理)及观察组(n=43,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行动研究法理论为基础的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晕厥情况、术后一般情况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患者晕厥前兆比例及晕厥比例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离床时间、首次自行排尿时间、首次自行排便时
目的 探究与分析桂芍四妙汤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酮康唑胶囊联合外用制菌素阴道栓治疗,观察组给予桂芍四妙汤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外周血及阴道分泌物中细胞因子水平、停药后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
目的 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应用中西结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研究.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124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抗炎、抗病毒、雾化吸入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均辅以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免疫功能指标变化、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观察组咳嗽、喘憋、肺部罗音、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亳州市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临床资料的一般特征,并探讨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疫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临床信息及相关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各指标进行相互性的相关分析,探讨各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 共收集病例102例,结果提示临床检验指标正常例数较多,其中C-反应蛋白(CRP)、凝血酶时间(TT)、乳酸脱氢酶(LDH)、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升高人数较多,白细胞计数(WBC)、Na+降低人数较多,淋巴细胞百分比(LY%)升高人数和降低人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通过定量测定和解释血药浓度以优化药物治疗.TDM着眼于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使个体化药物治疗成为可能.在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领域中,有可能明显获益于TDM的主要患者群体包括少年儿童、孕妇、老年患者、智障患者、药物滥用者、涉法精神病患者、已知或怀疑药代动力学异常的患者以及合并躯体疾病影响药代动力学的患者.常规剂量下治疗无效,用药依从性难以判断,药物耐受性不佳,以及可能存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都是治疗药物监测的典型
目的 探讨清肺口服液治疗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整理、归纳2020年1~3月发表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平台上有关临床有效方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期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将其活性物质和富集通路与清肺口服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含有的共同成分和通路.通过阐述前期研究中有关清肺口服液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效应机制,分析清肺口服液治疗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行性.结果 网络药理学对比分析显示,清肺口服液与连花清瘟方、清肺排毒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三仁汤、升降散共同含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