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除倭凶不罢兵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ow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昭平县人武部《昭平军事志》的编篡人员,深入县内曾遭日寇践踏过的昭平镇、文竹镇和仙回瑶族乡,了解当年日伪军从蒙山窜陷昭平的情况。接受查访的数十名老抗日自卫队员和知情老人,都盛赞当年领导民众抗日的韦瑞霖。
  韦瑞霖,广西永福人,曾任广西政协副主席、民革广西区委会主委。1912年,在桂林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又先后在广西行政干部训练班和广西行政研究院进修。1936年毕业后,在广西航空学校任指导员。1937年冬,任第四战区抗敌青年军团指导员,1939-1940年任广西抗日学生军大队指导员,参加了桂南保卫战。1940年9月,考取备用县长,志愿到广西抗战前线最小的县份——宁明县任职。在宁明,他积极组织民众配合抗战部队防御日寇,颇见成效。未满两年,韦瑞霖调任昭平县县长。
  1942年4月,韦瑞霖走马上任。趁在省会桂林办理调职手续之机,韦瑞霖先向省府有关厅局和知情人士了解昭平县的历史、地理、人文情况和民生现状。
  昭平是山区小县,农田少,主粮向来不能自给,但却有山区优势,半数以上农民以营山为生,桐、茶、淀粉等山货十分丰富。昭平虽然是三等穷县,但民众却能吃苦耐劳,民风淳厚;虽然平川少没有公路,但桂江纵贯县域南北,上通桂林,下连梧州,再往前则下可达广澳,上可沟通浔邕水系。桂江昭平段的三大支流:桂花河、思勤江和富群江,亦有舟楫之便,无疑是广西进行抗战的大动脉。
  
  兴兵自卫
  
  1944年8月,日寇分三路进犯广西,广西当局为弥补抗日主力军不足,决定发动民团抗日,于8月初成立广西民团指挥部,第四战区司令张友奎兼任总指挥,起用在乡赋闲的蒋如荃中将(平乐县人)和广西绥靖公署参谋长张任民中将为副总指挥。命令各县将原有国民兵团部改为民团司令部,国民兵即为民团团兵,由县长兼县民团总司令。省民团总指挥部在蒙山成立桂东行营,由蒋如荃任指挥官,韦瑞霖为昭蒙联防副指挥官,加强桂东地区民团的领导。
  昭平县民团指挥部于当年9月成立,但昭平是个穷县,民团粮饷的筹措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缺乏武器装备,民间私枪只有漏壳、双同、单针和火药枪,弹药来源更缺,成不了气候,最后决定因陋就简,先建立1个大队3个中队,委任张拳(中校)为大队长,从各乡调集队员进行训练,先上马,后完备。
  韦瑞霖向昭平籍省府顾问严端建议,由他出面争取绥署把库存军械疏散来昭平,经一再争取,幸然奏效。6月上旬,绥署决定在昭平建立省绥静公署办事处,由绥署参谋韦布(少将)任主任。韦瑞霖把办事处设在县城最坚固的楼房——前陆军少将何武宅内。6月下旬,韦布押运60船军械物资来昭平,韦瑞霖精心安置这些重要物资,征船征工运到乡下秘密存放。韦瑞霖向韦布报告,县内民众抗日热情很高,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武器,请求借给3个中队用的军火。韦布初始只借给1个中队用的武器装备。7月初,广西一批政要先后疏散来昭,韦瑞霖对他们的住处都给予妥善安排,以诚心领导民众抗日的极大热情来感动他们,通过他们说服韦布,解决昭平县自卫队的装备问题。韦布看在严端、陈劭先两位省府顾问的面子上,又借给2个中队所需装备。
  自卫队有了新装备,日夜加强训练。7月初,省绥署派黎式彀少将参军率员来昭平点验自卫队,对昭平自卫队的素质深表满意,认为是八步区11个县表现较好的自卫队。与此同时,乡村自卫队也加紧组织与训练,没有枪枝的,也以木枪模拟训练基本动作,队员们斗志昂扬。
  面对军饷缺乏问题,韦瑞霖接受疏散来昭的省府社会处主任黎民任的建议,以县政府名义向疏散来昭的广西盐务局借盐或钱解决。得盐务局主任何世庸答应,借给现金300万元。在各方的支援下,县自卫队第二大队着手组建,由曾任十九路军上校团长的王锡九任大队长,选疏散来昭的军官为督训兼中队长,士兵也从疏散来昭平的有志青壮年中招募,不足的在乡自卫队选员充实。武器装备亦争取获得广西绥署昭平办事处解决。
  至年末,全县县自卫队约有300人枪,乡自卫队每乡1个中队有30-40人不等。昭平西大门的富裕乡,全副武装的乡联队自卫队员达120多人,他们按分工在各自地域内完成防御外敌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任务。
  
  成立“抗委”
  
  韦瑞霖从解决自卫队武器装备问题中得到启发,吸纳疏散来昭平的知名民主进步人士,组织昭平民众抗日自卫工作委员会,发挥他们的才干和社会影响力,共同搞好昭平的抗日自卫动员工作,得各方积极响应。昭平县民众抗日自卫工作委员会于1945年9月15日成立,公推昭平籍老同盟会会员、省政府顾问严端为主任,县籍名绅何海筹和韦瑞霖为副主任;疏散在昭平的国民党中顾委委员何香凝为顾问;陈劭先、黎民任为政治部正副主任,担任协调联络各方面抗日力量的工作;广西省群众艺术馆馆长欧阳予倩为宣传部主任,担任宣传和前线慰劳等工作;千家驹为经济部主任,担任经济方面的工作,广开生活物资来源,稳定市场物价;陆军少将教官李卓贤为军事部主任,担任督训县乡自卫队、查勘地形、制定对敌攻防计划等工作;张锡昌、吕日挥为秘书干事。
  县政府给“抗委”开展工作提供最大便利,把国民中学疏散到北陀乡上课,校舍安排给他们作为办公开会场所。各部按分工进行工作,卓有成效。1944月10日一天,县自卫队在平昭交界的百步梯打退日寇进犯,县政府发动民众募捐犒劳,欧阳予倩亲自率领艺术团作前线慰问演出,并把首捷战果带回县城广为宣传,昭平各界群情振奋。在“抗委”的推动下,疏散来昭的医学院教授潘士华等7人及潘敏慈、赵美西、王绍祯等名医,组织医药卫生委员会,主动担任战地救护工作。王绍祯医生献出秘方,自行研制救治枪、刀伤的白药,经试用效果良好,投入小批量生产,分发到自卫队每个成员备用。“抗委”还在疏散来昭的青年中招募人才,成立青年教导队1个中队,负责自卫队的宣传教导工作。
  
  宣传造势
  
  韦瑞霖注重通过制订抗日宣传提纲,发动中小学开展抗日宣传,教唱抗日歌曲,演抗战戏剧,激励民众树立抗战必胜信心。《保卫黄河》、《打回东北去》、《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磨刀歌》一时传遍昭平大地。县城和乡镇都在显眼墙壁上刷写大标语,至今60年过去尚有保存。韦瑞霖顶着国民党昭平县党部书记张抡等人的非议,批准并从经济上支持莫乃群、陈劭先等创办《广西日报》昭平版,覆盖昭平乃至桂东诸县,成为昭平民主抗日的有力宣传工具。韦瑞霖更是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每到一个乡镇,必布置召开学校师生和民众大会,逢会必讲抗日。他要求每个农户削制竹钉100枚上缴待用,供战时埋设于临隘处,阻滞日军行进速度。埋竹钉效果有限,但成了联系千家万户的载体,通过这一活动,广泛地把抗日决心与抗战必胜的信心植根于广大民众中。韦瑞霖的多首巡乡诗,表现抗战救亡的激昂情绪,他在县城“嘤鸣”诗社中唱和的一首格律诗,被传为动员昭平县民众抗日的绝唱:
  昼夜频传战鼓声,
  共将孤忿聚山城。
  十年寇侮天昏黑,
  此日嘤鸣鼓点新。
  漓水有情秋碧绿,
  昭州敌忾气纵横。
  恨将痛饮倭凶血,
  不斩楼兰不罢兵。
  
  认真布防
  
  县、乡自卫队组建后,韦瑞霖根据大量难民和物资疏散入昭平的情况,充分估计敌伪攻占昭平的可能性,积极进行防范,其对策是搞好与邻县的联防。除了按省民团指挥部的命令成立蒙昭民团联防指挥部外,还亲自到苍梧县与县长陈汝楫商量昭梧联防之事,加强对已占据梧州的日军的警戒;到平乐县与县长吴耀商讨平昭联防,加强对平乐沦陷区日军的警戒,建议平乐县增强桂江边的大扒、长滩两乡的抗日力量,防堵日军沿桂江南侵,并把原由昭平县指挥的抚河保安大队两个中队拨给平乐县长吴耀指挥,加强平昭交界地黄龙乡抵阻日军南侵的能力。
  蒙山县城1月15日失守后,昭蒙边界成了昭平防阻日军的重点地带。此边界长数10公里,有三条通道必须派兵防守:南线,从昭平富裕乡裕益村通往蒙山黄村的山道,是昭平西出蒙山、藤县的大门,至县城30公里交界处有九步埃隘口;中线,从昭平明源乡石峡村通往蒙山的大塘乡道,边界有雷辟岭要隘,距县城仅20公里,易守难攻;北线,从昭平仙回乡古盘村营盘登山通蒙山,交界处有大厄岭,距县城40公里,不是常行通道。
  经与蒋如荃及其行营警卫营长尹治隆商定:由尹治隆派1个连防守北线;由县自卫队第一大队防守中线雷辟岭,留1个中队驻明源乡作机动使用;由县自卫队第二大队和富裕乡自卫联队防守南线九步埃一带。他们还主动出击,驱敌于县门之外,日寇军2月5日占领黄村后,在当地汉奸的协助下,疯狂地窜入与九步埃只有1公里之隔的林秀村抢粮、抢牲口。富裕乡自卫队长黄玉池率自卫队进入林秀村,与蒙山县自卫队并肩除奸,抓获汉奸多名,经鄄别后,在该村那兵坪处决,大壮军威。各乡镇的自卫队则就地设卡放哨,搞好防卫,维持各乡的安宁。其中,桂花乡自卫中队把布防在北面大广的兵力调入与蒙山交界的小路黄竹坳把守,深得韦瑞霖称许,亲临哨所视察犒劳。县政府40名警士,10名已拔调长驻黄姚办事处,10名驻守县府机关和监所,10名负责通讯联络,其余10名归县长直接指挥。如此布防,可谓周全备至,应该令人放心,全县民众都打算在国难当头之秋比较安心地欢度春节。
  殊不知,由于春节期间各哨卡都疏于防守,使驻蒙日伪军窜陷县城的谋险行为得逞。1945年2月13日是农历春节,县府、乡镇公所按例放假,蒙山日军和汉奸黄丽棠结伙于2月15日(正月初三),避开自卫队布防的三个隘口,从蒙山瓦冲取道黄竹坳入侵,经佛登、文竹,越白石岭窜陷县城。防守在黄竹坳的桂花乡自卫队卢南辰中队,因春节轮流放假严重缺员,抵抗不住日伪军突袭,使日伪军得以长驱而入。在佛登冲,日伪军虽然受到当地团丁阻击,但其气焰不减,于当天傍晚占领文竹坪。文竹告陷,桂花乡急电向韦瑞霖报告,但详情未讲完,电话便告中断。韦瑞霖立即通知县民团副司令陈月波、团附黄岳、警佐韦宗祥商量,经报蒋如荃同意,决定采取紧急对策:一、立即派在县城的省民团昭平行营警卫连驰赴文竹,抵抗日伪军,限次日拂晓前到达;二、通知驻明源的虞厥昌中队,由团附黄岳指挥,去文竹配合警卫连作战,限次日拂晓前到达;三、警佐室立即急电通知城厢、明源、东岸3个乡镇鸣锣紧急疏散民众,令民众不当汉奸和顺民,把食物全部搬走藏好,不给敌人提供任何方便;四、派警士带韦瑞霖的亲笔信速送驻雷辟岭的张拳大队长,除留1个中队在当地驻守外,其余由张拳亲自率领紧急撤回县城,伺机攻击敌人;五、电话通知驻九步埃第二大队队长王锡九,迅派1个中队回富裕乡公所,归韦县长指挥,由王锡九率两个中队速驰蒙山黄村,配合蒙山县自卫队攻打驻蒙城之敌;六、紧急通知城厢镇组织好供民众渡江避难的渡船,确保安全渡江。
  子夜过后,韦瑞霖和副司令陈月波、警佐韦宗祥,率10名警士离开县城,向白石岭进发,拂晓时登上了10公里外的白石岭。7时许,文竹方向枪声密集,日寇已向白石岭进攻。不久,虞厥昌中队便退下前哨。韦瑞霖动员虞率部抄山路潜入敌后,伺机打击敌人,保护西江盐务局储存在文竹的战备盐。增援白石岭的李盛礼连仅有两排兵力,抵抗不了日伪军的炮火,接着也退出白石岭前沿阵地。韦瑞霖见大势已去,布置李盛礼连找有利地形且战且退,尽可能延缓日伪军的进城速度,为县城民众争取更多时间安全撤离。
  韦瑞霖回到县城,时已近午,看到县城民众全部疏散,才率警士朝富裕乡撤退。然省民团指挥部蒋如荃及其警卫营和青年军,虽拥有最好的武器,但日伪军兵临昭平城下时,不仅一枪不发,反与民众争渡,逃跑到60里外的走马乡。绥署独立团李盛礼连与攻城日伪军对抗到午后,为民众安全渡河提供了充足时间,终因敌我火力悬殊,退出县城,7名战士壮烈牺牲。下午2时许,县城告陷。
  
  进行反击
  
  傍晚,韦瑞霖率警士退到富裕乡公所。县自卫队第二大队1个中队亦按时从九步埃撤回富裕乡。天将黑时,城厢镇自卫队30多人枪亦退到富裕乡会合。他们以保护疏散下乡的街民为理由,欲渡桂江到东岸。韦瑞霖动员他们顾全大局,合力反攻,把日军赶出昭平,自卫队听从,留在富裕乡待命。驻雷辟岭的两县自卫中队,也按指令撤出防守阵地,绕山路于次日回到县城。经过两天艰难的兵力调动,已形成四面包围反攻县城之势。
  日伪军慑于被围歼,在抗日武装未围攻之前,便于初五子夜后陆续离开县城,天亮前纵火烧了县政府大门楼和县训练所后,沿原路白石岭撤退,全部撤出县城。10时左右回到文竹坪集结充饥,遭到当地团丁袭击,一日军被打死,一名被日伪军挟持的少妇因而有机会虎口逃生。日伪军分两路撤离:掳掠了财物的,沿旧路走黄竹坳,途中遭到团丁阻击,丢下4头刚抢到手的耕牛落荒而逃;配备有武器的,沿桂花乡进入仙回。仙回乡自卫队和进入仙回的蒙山黎子彬大队及当地团丁,早已在石梯峡一带设置路障,挖崩道路,并在狮子堆、古广厄和大歇岭连设三道战壕,迎战日伪军。双方激战于长塘峡,打死日军炮手一名。日伪军虽有钢炮开道,打了半天也不能进入仙回大垌,天将近入黑时窜入不设防的小垌(大中村)过夜,在6个自然村纵火之后,次日早才取道鹿鸣村桂皮岭逃回蒙山。日伪军归来喘息未定,于2月21日又遭到蒙山县抗日团队围攻。
  昭平县城光复后,城区民众自动捐资献料,修复县政府被烧楼房,礼葬为掩护民众渡江而牺牲的英烈。韦瑞霖组织财力、物力,对严重受洗劫者进行抚恤救济,安定民心。至今60年过去了,受抚恤救济者还念念不忘,作诗赞颂。在搞好县内善后工作的同时,韦瑞霖还两次配合蒙山抗日武装力量反攻驻蒙日伪军,迫使日伪军于5日28日退出蒙山县城,逃回荔浦。7月中旬,韦瑞霖派出一个自卫队到荔浦参与当地进行日军撤退后的清乡工作,直到日本签字投降,除奸完结后才收兵回昭平。
其他文献
岁月匆匆,电影在我国东北已走过一个多世纪。回首当年,电影这个舶来品也正是由外国人带到东北来的。  19世纪末,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把电影首先带到了哈尔滨。到了清末民初之际,哈尔滨的电影院有近20家,民国以后最多达70多家。电影业如此发达,同俄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人口大量涌入有关。  随着“中东铁路”的向南推进,沿途的长春、沈阳和铁路终点站——大连,也陆续有了电影业。日俄战争后,长春以南的铁
摘要:棉花塑膜大棚穴盘育苗技术是一种轻便、省工、省力的新型棉花育苗方式,顺应了当前棉花生产向轻简化方向发展的要求,解决了棉花营养钵育苗时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文具体介绍了棉花塑膜大棚穴盘育苗技术的操作方法,发展前景以及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棉花;大棚;基质;穴盘;育苗技术;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S562.04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2095-3143(2
我家养了一只小鸡,我对它百般呵护,每天给它吃丰盛的“大餐”,可它却“胃口不好”。  有一天,我带它到公园散步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小鸡在一块有沙石的平地上,用它那尖尖的小嘴巴,不停地啄着地上的小石子,好像是在吃小石子呢!这件事令我非常不解,我想:“难道是小鸡太饿了吗?可我喂那么多好吃的给它,它都不想吃,怎么会吃小石子呢?”我满脑子的疑惑。  今天下午,我又迫不及待地带小鸡去公园玩,准备好好观
初闻袁隆平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广西农业大学工作,当时正值国家开发海南岛。时任广西农业大学农学系主任的张先程副教授应聘到海南大学任副校长,主管科研和教学工作,临行前,我到张先程家,问及海南的优势。张老师说,海南是我国的国家级水稻栽培基地,70年代,湖南的袁隆平在海南研究杂交水稻,发现了“野稗”,为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在海南搞水稻研究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科研条件。1988年
“不得了,不得了,赵老憨家的鹅下了金蛋!金光灿灿的,闪得人都睁不开眼睛!”大街上一个卖菜的农夫大声说道。买菜的大妈听了回去告诉了孩子,孩子告诉了朋友们,朋友们又告诉了其他朋友……很快,赵老憨出名了,不过更出名的是他那只会下金蛋的大鹅。  齐灵儿把大鹅下金蛋的奇闻告诉了陶小淘,陶小淘正读着书,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  “你这个书呆子,这么吊人胃口的消息还不比几本破书有趣?别读了,别读了,快跟我去瞧一瞧
小象多多上学了,这让他很高兴。以前,小象的朋友不多,上学后跟他玩的同学可多了,有小鸡、小鸭、小鹅、小猪、小猫、小狗等等。  上学几天后,同学们彼此都比较熟悉了,交流也多了起来。小象虽然年龄最小,但他是个大个子,大家都非常羡慕他。同学们都喜欢围着多多转,觉得多多的家族很神奇,有好多大家想了解的秘密。  一天课外活动,大家活动完了,感觉很累,就停下来休息。大家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小鸡瞧见一只蚊
龙飞的教室在四楼,所以三井老师从来不让学生去擦窗玻璃,怕发生意外。这天下午放学后,轮到龙飞和小超值日。擦完地面后,小超见窗玻璃有点脏了,就把身体探到窗外去擦玻璃。  龙飞正在擦桌子,忽然听到一声惊叫,他抬起头一看,发现小超掉到了窗户外面。龙飞赶紧跑到窗前,只见小超两脚悬空,双手死死攀着窗户下面的一根铁管子。龙飞伸出手想拉住小超,可是怎么也够不着。龙飞着急了,大喊起来:“救命啊!有人掉到楼下了!”可
焦急、烦躁、害怕加上无能为力,这样的感受真的是只有切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到有多糟糕。即便过去了那么久,可每当想到那件给我带来这诸多糟糕感受的事,我还是会感到心酸、难过。  那次是送孩子去做手术。当我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被他爸爸领着进手术准备室,我就开始紧张起来了,自己都能感觉到心跳比平时快了不少。由于手术准备室里只允许一个家长陪同,所以我就被隔在了门外。虽然门的厚度不到10厘米,但这10厘米的距离对我来说
出场人物  陶小淘 口头禅:这事就瞧我的吧!  齐灵儿 口头禅:哼哼,试试我的鞭子!  丁甲 口头禅:陶小淘,该怎么办哪?  小渔村里的纠纷  陶小淘跟着他爹来到枣阳县的堂叔家做客,堂叔家有个小堂弟,比陶小淘小一岁,叫陶乖官。陶乖官早就盼着陶小淘来了,这不,两人一碰头,他就带着陶小淘去枣阳县最好玩的天庙、小青湖等地方游玩,他们还在小青湖划了船呢!  划船游湖时,陶乖官一脸崇拜地说:“早听我爹说过你
我们在超市和商店里可以看到,很多商品上都印有一排醒目的黑白相间的条纹或贴有印着一排黑白相间的条纹的纸条,这就是商品的身份证——条形码。条形码的条纹有粗有细,有长有短,间距有大有小,在条纹上边或下边还伴有文字或数字。它们代表了什么意思?使用条形码又有何意义呢?  其实,条形码是一种能储藏大量信息的编码方式,它由若干粗细不等、黑白相间的平行线按指定规格组成。它可以代表某种产品或商品的生产国家、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