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磁共振检查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分析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中有助于早期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6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59例PSA< 20 μg/L、行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0.1±7.6)岁.血清PSA(8.1±4.5)μg/L,其中PSA>4μg/L者343例.回顾性分析盆腔磁共振检查T2 WI影像
【机 构】
:
北京协和医学院,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泌尿外科,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放射科,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泌尿外科,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泌尿外科,1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磁共振检查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分析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中有助于早期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6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59例PSA< 20 μg/L、行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0.1±7.6)岁.血清PSA(8.1±4.5)μg/L,其中PSA>4μg/L者343例.回顾性分析盆腔磁共振检查T2 WI影像特征,评估外周带及精囊信号、前列腺包膜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对照,分析阅片结果.结果 本组359例中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137例,T2WI外周带有低信号者332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PSA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P <0.05);T2WI上外周带出现低信号有助于在影像上诊断前列腺癌;病灶数目、形态、边界、前列腺包膜的轮廓、外周带与增生腺体界限均与前列腺癌的诊断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前列腺癌诊断的危险因素为年龄、PSA、前列腺体积、病灶形态及前列腺包膜的轮廓,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3(P <0.05).结论 盆腔磁共振检查T2WI中,病灶形态及前列腺包膜的轮廓是影响前列腺癌诊断的危险因素,年龄、PSA、前列腺体积等也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腹股沟切口在后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1月186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资料.男115例,女71例.根据标本取出切口不同分为腹股沟切口组(n=112)和腰部切口组(n =74),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治疗、患者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切口及周围外观满意度及肿瘤复发率的差异
目的 探讨小Y染色体与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的关系及小Y染色体对男性不育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379例男性不育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检查资料,对检出的小Y染色体患者补充C显带和AZF微缺失检查,对其父及兄、弟等行相同检查. 结果 检出小Y染色体8例,其父或兄、弟染色体核型均与先证者一致.8例小Y染色体患者中,AZF微缺失3例,其父AZF所测位点均存在;另5例小Y染
目的 探讨日间手术方式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94例的临床资料.日间手术组147例,男100例,女47例.年龄19~74岁,平均47岁.结石直径0.5~2.5 cm,平均1.1 cm.住院手术组147例,男91例,女56例.年龄20~83岁,平均50岁.结石直径0.5~3.0 cm,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术后原位膀胱形态和储尿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1991年1月至2011年3月行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患者117例,男104例,女13例.年龄38~70岁,平均56岁.采用W形回肠原位膀胱28例,VIP原位膀胱14例,去带乙状结肠膀胱50例,去管乙状结肠膀胱25例. 结果 术后随访1~3年34例,>3年35例.所有患者术后1年储尿功能稳定,均接近正常膀胱储尿功能.回肠膀胱形态似球形,以V
目的 探讨倒L形阴茎带蒂皮瓣修复复杂性长段前尿道狭窄的疗效. 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男性前尿道超长段狭窄患者12例.年龄28~72岁,平均56岁.狭窄段长度8~ 14 cm,平均10 cm.病因为外伤所致3例,慢性炎症所致7例,前列腺电切术后2例.患者排尿困难病史1~9年,平均2.5年,均有尿道扩张病史,7例曾行尿道内切开手术.术中将尿道狭窄段切开至正常尿道黏膜1 cm处,取阴
2013年9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本刊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囊性及腺性膀胱炎(cystitis cystica et glandularis,CCEG)[1]是正常膀胱黏膜常见的一种黏膜增殖性改变.正常膀胱黏膜的增殖性病变最初表现为yon Brunn巢,即正常的膀胱尿路上皮细胞呈巢状深入黏膜下层(图1),细胞生长呈团状,内部并无空隙,早年有学者称之为增殖性膀胱炎.正常人85% ~95%均可见这种反应性增殖性改变.这种细胞巢可见也可见到不与上皮细胞相接触(即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肿瘤的病理分级和分期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1-2].美国癌症联合会/国际抗癌联盟(AJCC/UICC) 2002年修订的TNM分期系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膀胱癌分期系统,2010年再次修订后推出了最新版本[3].最新版主要的修改为:①pT4a修改为肿瘤浸润前列腺间质和精囊腺;②组织学分级推荐两级法,即高级别和低级别;③淋巴结分期根据部位(
先天性输尿管中段狭窄指发生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与输尿管膀胱连接处之间任何部位输尿管的狭窄[1].该病临床上容易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或先天性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狭窄相混淆,因此未能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2-3].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随着微创观念和微创技术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外科手术提倡微创操作,不仅减少了创伤,而且加快了术后恢复、减少了并发症.微创手术在小儿外科领域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传统的腹腔镜手术,还出现了气膀胱腹腔镜手术.气膀胱腹腔镜手术是在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将套管经腹壁、膀胱壁置入膀胱内,完成输尿管下段、膀胱及膀胱邻近组织的手术操作,被应用于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下段狭窄、输尿管下段囊肿、输尿管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