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耕地日光温室生物质发酵CO2施肥及促光合诱抗剂使用技术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ge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质发酵CO2施肥及促光合诱抗剂使用技术”,通过在非耕地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进行连续3年的定点跟踪示范,生物质发酵CO2施肥可提高冬天夜间温室内CO2浓度并维持在800 umol/mol以上,释放周期达20天,从而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并使温室内温度上升1~2℃,以达到提高产量20%~50%、有效改善农产品品质的目的。而促光合诱抗剂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对低温、高温、干旱、盐分等不良环境的抗性;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和產量10%~15%;提高植物免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轻农药产生的药害,促进农药残留的分解,降低农残30%以上。
  日光温室是一个独立的生物小环境,由于覆盖严密,气密性高,内外气体交换较少,造成内外CO2状况明显不同。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外界气温偏低,在不通风换气或通风换气较少的情况下,CO2就更为缺乏,严重影响蔬菜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实践证明,设施栽培增施CO2,不但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改善果实品质。在适宜的光、热、水等环境条件下施用CO2,可提高秧苗质量,增加产量。
  近年来,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引进由浙江大学开发研制的“生物质发酵CO2施肥及促光合诱抗剂使用技术”,通过在日光温室果菜生产中进行连续3年的定点跟踪示范,生物质发酵CO2施肥可提高温室内CO2浓度并维持室内CO2浓度在800 umol/mol以上,释放周期达20天,提高了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并使温室内温度提高1~2℃,产量提高20%~50%,有效改善农产品品质。促光合诱抗剂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对低温、高温、干旱、盐分等不良环境的抗性;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并使产量提高10%~15%;提高作物免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轻农药产生的药害,促进农药残留的分解,降低农残30%以上。
  生物质发酵CO2施肥技术
  原料
  每个装置需要干秸秆150~200 kg,畜禽粪便75 kg左右或者商品有机肥40 kg。秸秆可用稻草、麦秆、玉米秆(需要粉碎至5~10 cm)、农作物藤蔓以及杂草等,新鲜秸秆可直接使用,干秸秆需在水中浸泡2 h以上,捞出沥干备用,也可多次泼水至秸秆充分湿透,湿润程度以手捏秸秆可挤出水但不滴下为宜。
  发酵池
  发酵池为钢架结构或竹木结构,四周用竹子、木材或者钢材做支架,底部成“田”状,空隙大小为可放置秸秆不落地下为宜。
  用¢19.8 mm钢管建造宽0.5 m、长1 m、高2 m的筒装装置(图1),距地面0.2 m处做一层网架,外面套上专用无纺布袋,发酵池应放置在不影响农事操作的地方,日光温室每667 m2均匀安装6~8个发酵池。
  使用技术
  装料
  先将由浙江农业大学研制的生物发酵菌剂250 mL加水50 kg与牛粪混合,搅拌成泥浆状,然后将原料按一层秸秆(10~15 cm),泼一层牛粪菌浆液的方式装入发酵池中,逐层填满发酵池,总厚度达到2 m,在发生池最底部放10 cm长秸秆。也可将秸秆提前用水拌湿,按上述方式装料,装好后,顶部用稀硫酸浸湿的海绵盖严(防止氨气危害),发生池外层箍2~3道铁丝,使用过程中始终要保持上层海绵湿润。
  填料维护
  原料在发酵过程中将不断分解和减少,为了持续产生高浓度CO2气体,需添加新原料。一般每隔20天左右补充新原料,原料种类及配比不变,补充新原料时,先将池内已发酵的料挖出一小部分,与新原料混合后装池即可。
  循环利用
  每个茬口种植前安装好发酵池,装入新原料发酵,种植后投入使用,蔬菜生产过程中,每次添加新原料时将残渣取出一部分,作为优质肥料与其他肥料混合施入田间。
  注意事项
  (1)使用全过程中会挥发一定量氨气,因此要始终保持上层海绵覆盖严实,湿润,有利于吸收氨气,防止危害。
  (2)原料始终保持65%~
  70%含水量,有利于原料发酵。
  (3)无纺布袋向阳面容易日晒风化,应采取一定保护措施,如覆盖遮阳网或其他材料。
  促光合诱抗剂使用技术
  使用方法
  每袋促光合诱抗剂(植物益生源)加水10 kg,混匀后均匀喷施于叶片。每隔7~10天喷施1次,使用3~5次。
  使用时期
  为提高作物光合作用,可以在任何时期喷施;为了提高抗性以苗期施用效果最佳;以降低农药残留为目的时,针对采收叶片如叶菜,采收前3~
  7天喷施1次即可发挥作用;针对采收果实的农作物在生长期每隔1周施用1次,使用2~3次。
  注意事项
  勿与碱性农药混用,最好单独使用。
  应用效果
  通过在肃州区非耕地日光温室果菜生产中,进行连续3年的定点跟踪示范,生物质发酵CO2施肥可有效提高冬天夜间温室内CO2浓度并维持在800 umol/mol以上,提高温室内温度1~2℃,果菜单产较对照提高20%以上,还可有效改善农产品品质。
  促光合诱抗剂在蔬菜作物上喷施后,可促进作物生长,叶片颜色浓绿,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蔬菜单产较对照提高15%以上。
  推广前景
  生物质发酵CO2施肥及促光合诱抗剂使用技术是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的一项不可多得的实用技术,利用牲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经缓慢发酵腐熟持续产生CO2气肥,原料来源广泛,可操作性较强,并释放一定热量,对低温冷害有一定防护,残渣还可作为优质有机肥使用,不仅能达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还能明显增加作物产量,在日光温室中推广价值较高。
  项目支持: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北非耕地园艺作物栽培基质优化配制技术与产业化示范项目”(201203001),西北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2012030055),西部非耕地园艺作物生态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03095)。
  作者简介:殷学云(1969-),男,甘肃酒泉人,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设施蔬菜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通信作者:杨茂元(1975-),农艺师,研究方向:非耕地设施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开发与示范推广。
其他文献
有些文本缺少字符集信息,因而阻碍了字符信息的正确解析。为了获得字符集信息可以根据文本中字符信息的统计特征以及各种字符集之间的差异来识别出文本的字符集。集成的字符集
水稻在中国南北地区广泛的种植,其产量和品质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云和县水稻种植面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民群众增收
在对条子泥促淤试验工程坝田内外冲淤情况一年多的观察与测量中,发现工程在1998年8月建成至10月间,坝田内形成了非常明显的淤积三角形,而在以后的观测中却没有再出现.根据观测的
冠麦1号是近两年育成的高产、稳产、大穗、抗倒小麦新品种,该文重点阐述了其品种特征特性,种植几年来的产量表现和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为今
目的探讨延续心理护理在改善白血病患者负面情绪以及化疗依从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非同期临床对照试验,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下达出院医嘱的120例白血病患者,以
以400?mg/kg剂量的唾液腺提取物饲喂小鼠45?d,研究唾液腺提取物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及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唾液腺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能
6月24日,农业部孙中华总农艺师一行来到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调研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工作。调研中,孙中华为海口“双创”给农村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点赞,鼓励海口市再接再厉,结合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  孙中华一行先后参观了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运营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和施茶石斛种植基地,详细听取了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建设情况汇报,观看了物联网技术应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