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巴中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核心区,到二〇二〇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脱贫攻坚任务异常繁重,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汇集强大力量。
突出深学细悟、着眼凝神聚魂,聚力推动思想政治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凝聚思想共识。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宣讲团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集中宣讲,指导各级党员干部带头深学践悟、贯彻落实,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广泛宣传各级党组织学习贯彻具体举措和务实行动,充分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着力营造浓厚氛围。把党的十九大精神纳入各级党员干部培训重要内容,采取大讲堂、读书班、研讨会等方式,组织开展全覆盖学习培训。深化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斗堡垒和引领带动作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系列要求,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加强领导班子运行机制建设。保持惩贪治腐高压态势,持续整治“四风”等突出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学习讨论,用好“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和组织生活会等平台载体,推动学习贯彻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见到成效;组织编印学习读本、宣讲提纲、知识手册等辅导资料,细化合格党员指标体系,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结合开展“走基层”活动,指导基层党支部普遍过一次专题组织生活,党员领导干部到分管联系点讲一堂专题党课,帮扶单位到贫困村开展一次“回头看”,推动学习贯彻取得实效。
突出功能定位、夯实基層基础,聚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要牢固树立“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理念,坚持强功能、抓基本、补短板、重创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党的建设向基础发力。实施“三大工程”抓实农村党建。实施“千村头雁”培育工程,采取从农村致富能手选拔一批、现任村干部遴选一批、乡镇干部选派一批、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引一批、退休退职党员返聘一批“五个一批”办法,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采取村“两委”领办、股份合作联办等方式,培育一批集体经济收入过10万元的示范村;实施“村霸蝇贪”整治工程,常态化开展分类升级活动,全面推进“一核三治”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开展“三大行动”强化城市治理。实施街道社区党建提档升位行动,推广社区扁平化管理等做法,推进“互联互动”区域化党建体系建设;实施机关党建规范建设行动,集中三年时间,紧扣班子好、队伍好、机制好、措施好、业绩好“五好”目标推进基层党委(总支)规范化建设,紧扣学习教育、组织生活、队伍建设、党建阵地、主题党日“五个规范化”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施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采取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产业联促、治理联抓,推动城乡党建互融共促。聚焦“两个全面”统筹全面推动。突出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严格对标“四个落实”,深度聚焦39项改革任务,务实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两新”组织“百日攻坚行动”,推广项目孵化同建、联盟组团共建、园地协助合建、依托产业互建、择优派驻促建、聚合网商群建等组建模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人民满意医疗,将党建与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深度融合,以党建为引领转行风、促发展。
突出党建引领、完善路径措施,聚力推动抓党建促脱贫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要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部署,持续深入做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组织引领厚植基层基础力量。总结提炼曾口镇东溪河党委、青木镇鹿台山联合党总支等跨村联建党组织经验,采取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强强联合等方式联建党组织,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等组建区域性党组织、产业链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党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设置由地域型向功能型拓展,实现产业发展一体规划、基础设施一体实施、公共服务一体推动。强化思想引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围绕技能培训和艰苦创业、脱贫争先、感恩奋进“三项教育”,采取培训内容由群众“点单”、培训方式由群众“点选”、培训教师由群众“点将”、培训效果由群众“点评”的“四点”方式,办好办活“农民夜校”。搭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致富技能、传播文明新风的实践平台,培育懂政策、知感恩、会技术、守法规、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强化载体引领凸显党员“双带”作用。全面推进村“两委”领办、专合组织带办、龙头企业或产业大户引办、党员群众联办、“强村+弱村”合办、入党积极分子兴办等“5+1”模式,按照每村不低于10万元标准整合党建和涉农项目资金,通过股权量化、利益联结,做优做实729个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不断发挥党内关怀帮扶的政治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作者系中共巴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编:刘艳梅)
突出深学细悟、着眼凝神聚魂,聚力推动思想政治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凝聚思想共识。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宣讲团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集中宣讲,指导各级党员干部带头深学践悟、贯彻落实,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广泛宣传各级党组织学习贯彻具体举措和务实行动,充分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着力营造浓厚氛围。把党的十九大精神纳入各级党员干部培训重要内容,采取大讲堂、读书班、研讨会等方式,组织开展全覆盖学习培训。深化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斗堡垒和引领带动作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系列要求,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加强领导班子运行机制建设。保持惩贪治腐高压态势,持续整治“四风”等突出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学习讨论,用好“三会一课”“固定党日”和组织生活会等平台载体,推动学习贯彻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见到成效;组织编印学习读本、宣讲提纲、知识手册等辅导资料,细化合格党员指标体系,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结合开展“走基层”活动,指导基层党支部普遍过一次专题组织生活,党员领导干部到分管联系点讲一堂专题党课,帮扶单位到贫困村开展一次“回头看”,推动学习贯彻取得实效。
突出功能定位、夯实基層基础,聚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要牢固树立“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理念,坚持强功能、抓基本、补短板、重创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党的建设向基础发力。实施“三大工程”抓实农村党建。实施“千村头雁”培育工程,采取从农村致富能手选拔一批、现任村干部遴选一批、乡镇干部选派一批、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引一批、退休退职党员返聘一批“五个一批”办法,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采取村“两委”领办、股份合作联办等方式,培育一批集体经济收入过10万元的示范村;实施“村霸蝇贪”整治工程,常态化开展分类升级活动,全面推进“一核三治”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开展“三大行动”强化城市治理。实施街道社区党建提档升位行动,推广社区扁平化管理等做法,推进“互联互动”区域化党建体系建设;实施机关党建规范建设行动,集中三年时间,紧扣班子好、队伍好、机制好、措施好、业绩好“五好”目标推进基层党委(总支)规范化建设,紧扣学习教育、组织生活、队伍建设、党建阵地、主题党日“五个规范化”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施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采取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人才联育、资源联用、产业联促、治理联抓,推动城乡党建互融共促。聚焦“两个全面”统筹全面推动。突出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严格对标“四个落实”,深度聚焦39项改革任务,务实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推进“两新”组织“百日攻坚行动”,推广项目孵化同建、联盟组团共建、园地协助合建、依托产业互建、择优派驻促建、聚合网商群建等组建模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人民满意医疗,将党建与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深度融合,以党建为引领转行风、促发展。
突出党建引领、完善路径措施,聚力推动抓党建促脱贫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要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部署,持续深入做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功能、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组织引领厚植基层基础力量。总结提炼曾口镇东溪河党委、青木镇鹿台山联合党总支等跨村联建党组织经验,采取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强强联合等方式联建党组织,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等组建区域性党组织、产业链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党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设置由地域型向功能型拓展,实现产业发展一体规划、基础设施一体实施、公共服务一体推动。强化思想引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围绕技能培训和艰苦创业、脱贫争先、感恩奋进“三项教育”,采取培训内容由群众“点单”、培训方式由群众“点选”、培训教师由群众“点将”、培训效果由群众“点评”的“四点”方式,办好办活“农民夜校”。搭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致富技能、传播文明新风的实践平台,培育懂政策、知感恩、会技术、守法规、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强化载体引领凸显党员“双带”作用。全面推进村“两委”领办、专合组织带办、龙头企业或产业大户引办、党员群众联办、“强村+弱村”合办、入党积极分子兴办等“5+1”模式,按照每村不低于10万元标准整合党建和涉农项目资金,通过股权量化、利益联结,做优做实729个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不断发挥党内关怀帮扶的政治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作者系中共巴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编:刘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