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 ”构建小学家校合作方式的实践探索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全面推广,家校合作的作用越发得到人们的认可。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家校合作的方式也正进行着巨变,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学校和家庭在教育方面的联动作用。因此,针对“互联网 ”背景下构建小学家校合作方式的具体实践策略展开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家校合作;“互联网 ”;实践探索
  当前,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合力教育的理念日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家校合作的研究也受到重视,许多学校也在进行家校合作的实践,但是由于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上未能达成一致,教育信息沟通不畅、沟通方式单一等原因,家校合作出现了互相推诿、互相抱怨的不良现象,削弱了家校合作的影响,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1]同时,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也充分发挥其在信息资源上的优势。所以,基于“互联网 ”构建家校合作新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基于“互联网 ”构建小学家校合作方式的重要性
  基于“互联网 ”下的小学家校合作方式,即为在网络大环境下,借助现代网络应用系统和软件,加强学校和家庭两个社会单元之间的联系,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信息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尤为突出,其发展也在促进着其他行业的改革,比如教育行业。如何基于“互联网 ”对家校合作产生积极影响,是 “互联网 ”的意义所在。
  利用“互联网 ”,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可使教师和家长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借助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家长能够通过学校等的公众平台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所以,基于“互联网 ”构建小学家校合作的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家校合作的新渠道。
  二、理论基础
  1.对话理论
  对话理论的代表是马丁·布伯,他提出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展示对话的意义,突显对话的独特价值。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对话意味着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以学生为核心,促进其全面发展。
  2.交互理论
  交互理论是由迈克尔·G·穆尔(Michael Moore)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交互距离和学生自治。通过“互联网 ”,针对不同家庭的需要,建立和设计适合双向交流的沟通机制和教育计划等,从而使学生在交互过程中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发展
  三、运用“互联网 ”构建小学家校合作方式的具体实践策略
  1.实现线上资源共享,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
  新时期,为了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学校充分发挥“互联网 ”在家校合作上的资源共享优势。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为促进家长家庭教育理念的进步,学校借助公共平台积极向家长群体推荐优质的网络资源,倡导家长科学育儿;另一方面,教师针对班级个体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通过QQ、微信等跟家长分享教育理念、提出方法,促进家庭教育水平提高。[2]
  2.创建多样化互动平台,健全家校沟通机制
  只有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才能了解双方需求。在实际工作中所做如下:其一,明确沟通原则,确保媒体传播的实时性、有效性、规范性,防止误导信息的传播而影响合作。其二,利用“互联网 ”,搭建更多的互动平台。传统的家校合作一般都采用开展家长会、家访的形式,不仅方式比较单一,而且一般都以教师的输出为主,家长参与度低,削弱了家校合作的效果。而通过学校网站、班级群、学校公众号等新型互动平台的搭建,为家校的良性沟通提供了保障。其三,利用“互联网 ”的及时性和便捷性。教师不仅可以直接将学校和班级的相关信息及时通知家长,也可将学生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家长能更好地知晓学生的在校生活,而且家长也可及时反馈学生的校外表现,这既是沟通的过程,也是家校共育的过程。比如学校举行运动会时,教师通过拍摄图片及小视频共享在班级群中;部分学生参加班干部选举、艺术节表演时,及时记录下孩子的精彩瞬间与家长分享。同时,在校外时间,家长也通过互联网及时将孩子的表现和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给予相关的点评和指导,从而形成家校良性互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促成家校共盟,构建多层次合作
  家校合作过程中,教师、学生及家长之间彼此合作,共同成长,从信息共事到思想上的共享,到教育上的共同体。根据家长参与程度不同,构建多层次的家校合作。其一,在学校层面上建立一套长效机制,组织校级及班级层面的家委会,让其为学校及学生发展方面建言献策。比如在我校举行“你好,寒假!”及“你好,暑假!”前,學校通过问卷星的方式向家长征询活动开展的意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活动的决策中来,切实了解家长及学生所需,使得家庭和学校处于平等的对话状态,互相理解,彼此尊重,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来开展相应活动。同时,建立规范严格的制度保障,为家校合作的有效进行提供坚实的保障。其二,学校及教师通过“互联网 ”的方式进行积极宣传正能量,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中来,提高家长参与度。如学校积极利用校公众号,展示学生假期生活的精彩美篇,展示家长志愿者为学校及学生的辛苦付出,积极宣传正能量,使得家长更愿意认同和参与到合作中来,从而促进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教师应重视和家长的沟通,运用“互联网 ”优势构建家校合作新方式,激发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拓宽学生的受教育途径。
  家校合作方式的实践,为教师、家长及学生间的沟通创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已取得初步成效。新时代背景下,只有实现“互联网 ”的有效应用,才能不断完善和优化小学家校合作。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为当代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晓蕊.“一二三五”家校共育模式研究:襄阳市大庆路小学家校合作实践[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2):74-76.
  [2]肖凤娥.新形势下小学家校合作模式探究[J].中小学德育,2018(6):40-41.
  作者简介:杨雅君,1989年8月出生,女,江苏苏州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
  编辑 段丽君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行角色转变才能更好地教学。主要原因是传统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和时代发展要求,要进一步完善,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先介绍基本特征,再提出具体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变  体育是一门重要课程,通过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培养优秀的精神品质。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教师要采用角色转变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采用科学
摘 要:两年来,我校以“‘一课一研’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研究”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逐步探索出“三三六”教研模式,构建了相对应的教研评价机制。特别对“一课一研”活动下“课例式”教研内容和流程进行了完善和实化,提高了我校学科教师综合素养,促进了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达到了预期研究效果。  关键词:一课一研;实效性;教学质量  一、课题提出  2014年秋学段,我校积极响应邯郸市教研制度改革,开
目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技术)分析Ⅲ期-Ⅳ期预后不佳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50例Ⅲ期-Ⅳ期DN患者,分为预后不佳组27例和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课程之一。随着素质教育深化施行和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显得更为重要,也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
信息化社会,高效成为现代人身上共同的标签,同样,教育教学也要追求高效,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尽可能多地传授学科知识,学生尽可能多地吸收知识,成为衡量一堂课是否高效的重要
在阐述电气产品绿色度与绿色评估概念的基础上,应用环境性能评估体系与AHP方法,建立了电气产品绿色评估模型,并以交流接触器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及智能
介绍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概况以及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
在复Hilbert空间中,首次引入g-Riesz基序列和g-Riesz-Fischer序列的概念,得到g-Riesz-Fischer序列和下g-框架条件序列的一些重要性质.另外,还得到了g-Riesz-Fischer序列的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