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肝切除术实践与经验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数字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先进外科设备的不断更新,精准肝脏外科的理念处于不断优化之中.精准肝切除术不是指具体某一种手术技术或器械,它更强调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是一种仍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的现代肝脏外科治疗理念.“手术出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好,长期生存更长”应当是精准肝切除术追求的目标和遵循理念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HGF/Met通路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干细胞样表型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Huh7和MHCC97-H,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筛选高表达Met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将其分为4组:空白组(不做处理)、HGF刺激组(50 μg/L HGF)、抑制组(50 μg/LHGF+1 mol/L HGF抑制剂PHA665752)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成
胸腹主动脉瘤(TAAA)包括B型主动脉夹层(B-AD),由于病变范围广,病情进展快,加上病理部位特殊,给外科治疗带来许多困难.手术中大出血、休克、心搏骤停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常见的致死原因;截瘫和肾衰又是灾难性手术并发症,迄今仍然是一种挑战性手术.根据近年来美国等8个大组(>100例/组)对3443例TAAA手术治疗报道[1-8],手术生存率大都在90%以上,并据不完全统计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
期刊
急性肠缺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易误诊.应用多排螺旋CT及CT血管造影检查快速准确诊断急性肠缺血及其病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西安市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31例急性肠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肠系膜动静脉狭窄闭塞,病变肠壁强化减弱或消失是急性肠缺血的直接CT征象,肠壁增厚是急性肠缺血最典型的间接CT征象,肠管扩张或萎陷也是急性肠缺血常见的间接CT征象,肠系膜脂肪水肿浑浊也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来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越来越多,相关的并发症、后遗症也随之增多,其中胆管损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于这类症状不典型的梗阻性黄疸有可能误诊为胆道恶性肿瘤,从而对后续处理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2例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血管瘤后发生梗阻性黄疸患者,总结其诊断与治疗经验。
许多心脏疾病,如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右室双出口等以及主动脉病变行Ross手术者,均需重建右室肺动脉连接,常用的材料有自体心包、异种材料、同种异体主动脉带瓣管道、人工材料如Gore-tex片、人工合成的带瓣管道.这些材料均存在局限性,Gore-tex片一般不能重建瓣膜结构;自体心包构造带瓣的结构,效果不理想[1];由于右心系统压力低,血流速度慢,人工瓣膜特别是机械瓣置入之后血栓栓塞并发症多,目前
期刊
1 前言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NENs),原称为胰岛细胞瘤,约占原发性胰腺肿瘤的3%.依据激素的分泌状态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pNENs.无功能性pNENs占75% ~ 85%.功能性pNENs约占pNENs的20%.常见的功能性pNENs有胰岛素瘤和胃泌素瘤.胰岛素瘤一般位于胰腺,而胃泌素瘤多见于十二指肠或胰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4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依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及周边浸润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术后根据患者肿瘤危险程度分级标准分为高、中、低危险期,针对性进行化疗.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间询问患者症状,行体格检查和血生化、胸部X线
CT检查已成为肝门部胆管癌术前检查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20例经手术和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检查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与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所有患者在腹部平扫后行动态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和门静脉期,6例行3 ~4 min的延迟期扫描.扫描结束后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观察肿瘤的部位
血细胞洗涤回输器(cell saver)能有效回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中失血和体外循环机内余血,但由于洗涤造成血浆成分丢失,其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期刊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LMS)的外科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l999年1月至2003年6月,225例LMS病人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年龄63.4岁.左室射血分数(LVEF)≤0.30 11例.6例急诊手术,其中3例术前放置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76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149例应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技术,术中改为体外循环5例.其中13例全动脉化、3例全静脉化旁路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