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电网220 kV架空输电线路故障跳闸情况的分析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wo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架空输电线路线路故障跳闸是电网运行的一个大敌,是导致电网产生事故主要诱因。对架空输电线路跳闸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电网运行的一个主要工作。本文对赣州电网2008年至2011年的跳闸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赣州电网;输电线路;故障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121-0121-03
  
  1 线路概况
  目前我公司有220 kV线路29条、总长度1 180.12 km。杆塔3 511基。(其中:20世纪80年代投运的有万虎Ⅰ线,72.27 km,上世纪九十年代投运的有燕金线、虎燕I线(由原虎金线破口形成)、万虎Ⅱ线、共3条,203.3 km;其他25条,904.55 km均为2000年以后投运。
  2 2008年以来故障跳闸情况
  2.1 按时间分
  2.1.1 按年份分(见表1,图1)
  2.1.2 按月份分
  从表2和图2可看出:
  1)从全年的线路跳闸情况来看,每年的2月-4月、6月-8月线路跳闸较多。
  2)2月-4月的线路跳闸多为山火造成,反映清明前后扫祭的民俗活动和农民烧荒、烧田堪是我们必须做好防山火关键时期。
  3)6月-8月线路跳闸主要表现为雷击所致,此时段正是雷雨活动频繁季节。为此,我们每年的防雷实施措施,必须在此时段前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年发挥作用。
  4)多年来,11月和12月两个月2008年以来尚未发生220 kV线路的故障跳闸现象,但并不是在这时段我们就可不做线路的“九防”工作,这时段往往由于天干物燥,容易发生山火,还由于天气逐变寒冷,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11月份气温剧降和12月份降雪的现象,为此,我们在这一时段尤其不能放松线路的防污、防山火和防冰冻工作。
  2.2 按技术分
  2.2.1 总体技术分类
  从表3和图3可看出:
  1)2008年-2011年67次线路故障跳闸中,雷击跳闸有38次,占跳闸次数56.7%。雷击为造成线路故障跳闸的主因。为此,要降低线路的故障跳闸率,必须下大力气研究线路的防雷措施,并适时地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线路的故障跳闸率。
  2)2008年冰灾之后,山上因冰伏倒的死树和枯死的草木较多导致2008年、2009年山火频发;农村年轻人员大都外出务工,农活基本靠留下的年老人员耕作,由于劳力和时间的不足,田堪田埂的除草清理农活常以一烧了之,致使山火频发,导致山火故障跳闸的次数剧增,成为仅次于雷害造成线路故障跳闸的主要原因。
  3)由于地方工业园区的建设,道路的新建与扩开和土地开发,线路保护区内野蛮施工的外力破坏事件频发,去年9月11日,由于施工单位的野蛮施工甚至造成220 kV虎燕I、II线38#塔严重倾覆的重大外力破坏事件。这些现象导致线路因外力破坏发生的故障跳闸现象增多,致使所占线路故障跳闸的次数仅次于雷害和山火。
  近年来鸟害和风偏造成的线路故障跳闸次数呈上升趋势,尽管我们在防鸟害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收效不甚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加强此项工作。
  2.2.2 雷害故障跳闸分析(见表4、图4、图5)
  从2008年以来220 kV线路因雷击造成的线路故障跳闸情况看:
  1)就次数看,起伏不定。2008年8次,2009年9次,增加一次,2010年降至7次,是2008年以来最少的年份,可今年前8个月猛增到13次。
  2)2008年-2011年发生绕击26次,占雷击跳闸68.5%,反击12次,占雷击跳闸31.5%。总体看,每年的绕击都多于反击。这因为一是赣州输电线路多分布于山区、山势陡峭,杆塔暴露角大的原因。二是220 kV线路本身耐雷水平较高(在80 kA-120 kA)。三是据统计小雷电流活动更加频繁,比大雷电发生的概率高很多。
  3)线路所经地区,小部分为丘陵,大部分为长满树木的山地或高山,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质复杂,天气多变,年平均雷暴日67个左右,但自使用雷电定位系统后,由于雷电定位系统所采集的数据更全面、准确,从统计结果来看,所统计到的雷电日数量比原统计方法统计的增加了不少,就1月-8月来看,雷电日已达到238个。
  4)一般说来,接地电阻较大时,反击的可能性较大;保护角和地形则对绕击的影响较大,处于山坡或山顶的杆塔较易遭绕击。当发生绕击时,往往是单基单相或二基同相;而反击时,则一基多相或多基多相闪。而耐雷水平较低相较易受反击。
  3 2008年以来降低线路故障跳闸率所采取的措施
  3.1 防雷工作
  3.1.1 主要措施
  1)从1999年开始,线路的防雷工作主要从改善杆塔接地电阻着手,以每年约100基杆塔进行接地电阻改良。
  2)从2000年开始,在坚持改良杆塔接地电阻的同时,对杆塔进行接地外引,至2007年已完成约3 000基杆塔的接地外引,为雷电流泻放提供了有效通道。
  3)2003年,开始从武汉高压研究院得知该院研制的可控放电避雷针具有控制流经杆塔雷电流的作用,反之则提高杆塔的耐雷水平。同年,公司决定引进可控放电避雷针,到目前为止,已完成539基可控放电避雷针的
  安装。
  4)2005年,为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在满足风偏和导线对地距离要求的情况下,完成约2 500基直线杆塔调爬工作,对提高杆塔的耐雷水平有一定的效果,虽对防绕击雷作用不大,但对防止或减轻雷击杆塔顶造成的反击效果明显。
  5)2005年,在前期做好了接地电阻改良及接地外引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了全线杆塔的负角保护针安装,有效的防止绕击造成雷击跳闸。
  6)2010年在50基杆塔的架空地线安装了防绕击
  短针。
  7)2010年在万虎Ⅱ线#194、#195、万燕线#201三基杆塔尝试性地安装防雷接闪器,防雷效果暂不清楚。
  3.1.2 效果分析
  1)从安装可控放电避雷针的情况来看,在2010年及以前未发生雷击跳闸,但今年出现3次雷击安装了可控放电避雷针的杆塔,防雷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2)从今年7月15日的燕金线、嘉金线同时跳闸造成金堂变全站失压来看,很有必要对同一线路通道的多条线路加强防雷措施。如:安装线路避雷器等。
  3)双回路塔中相由于塔型结构和所处地形原因仍然是线路雷害的薄弱环节,下一步将在有停电线路的时候,逐步完善中相防绕击避雷针的安装。
  4)将按省公司差异化防雷完善燕金线、嘉金线、渡埠线的防雷措施。
  3.2 防山火工作
  1)抓住防山火的主要时段:清明、冬至等民俗时节和长期高温少雨时段集中精力防山火,必要时进行
  蹲守。
  2)整个赣州电网实现主网与农网信息及时互通,联合防山火。及时得到山火信息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3)发动群众护线员及时了解山火信息并进行防山火宣传工作。
  4)防山火的关键是群防群治和责任的落实,所以公司应尽快制定下发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措施,以减少因山火导致线路故障跳闸现象的发生。
  3.3 防外力破坏工作
  2008年以来,尽管开展宣传活动次数不少,现场警示标志也基本完善,印发宣传资料多达两万余份,现场蹲守数百人次,但因外力破坏而导致线路故障跳闸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关键是要工作扎实和政府支持。
  4 今后降低线路故障跳闸率措施
  1)对多雷区、易击段及重要线路部分杆塔加装线路型避雷器,并对嘉金线、燕金线、渡埠线实施差异化防雷改造。
  2)目前,分公司线路还有273基杆塔接地电阻大于10欧姆,防止雷电流反击的空间仍然很大,在试用降阻模块、降阻剂、深埋接地和集中增加水平和垂直接地体等的基础上,2012尝试采取铜包钢等新的方式进行
  降阻。
  3)2007年完成约3000基杆塔接地外引后,仍尚有部分杆塔未可靠外引,在2011年全线登杆检查之际,进行全面排查。2012年全面实施,保证为雷电流泄放提供有效通道。
  4)万燕线、燕金线、赣龙Ⅰ线、渡瑞Ⅰ线、等15条线路共243基单挂点老干字形耐张塔,存在抗风偏能力差的设计缺陷。在2008年以来造成3次风偏跳闸,2012年在停电允许的情况下,完成双挂点改造。
  5)在重点做好防雷措施的同时,根据反措要求做好各项防护工作,尤其是防外力破坏和防山火工作,2012年严格按要求做好联动、宣传、蹲守和警示标志的完善工作,以实现降低线路故障跳闸率的目标。
  5 建议
  1)严把新建线路的设计审查关,要求新架线路必须严格按照国网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以彻底解决线路先天不足的问题。
  2)对检测或检查不合格的接地等防雷设施及时进行改良或检修,保持杆塔的接地电阻满足反措要求,确保附属防雷设施发挥应有作用。
  3)对雷击特别杆段,试用线路型避雷器(如:双回路假设和多条线路单回路假设的同一通道的线路)。
  4)應用推广新技术。积极探索应用防雷的新技术、新措施,以提高线路的防雷水平。
  5)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实行线路保护区作业的审批制,以彻底减少或根除外力破坏导致线路故障跳闸的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慧坤,梁俊晖,易仕敏.由一起电网事故处理引起的思考[J].电力建设,2006,06.
其他文献
为研究新形势下科普惠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完善科普惠农网络,加大科普惠农力度,探讨科普惠农工作的长效机制,11月22~23日,为期两天的十六省市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工程座谈会在太原召开。山西省科协副主席、省科普惠农计划领导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德贵,山西省科协副主席、山西科技报刊总社社长郝建新,以及来自河北、山东、陕西、新疆、四川、甘肃、北京、山西等十六省市的农技服务组织、惠农企业代表出席会议。   
期刊
超快电子衍射(ultrafast electron diffraction, UED)是一种可以在亚皮秒时间尺度上直接观测物质结构变化的研究手段,同时具有超高空间分辨能力和超高时间分辨能力,可用于研究物理、化学、生物与材料等领域的超快过程。
  UED通过泵浦-探测的方式来实现超快的时间分辨,利用激光脉冲激发样品的动力学过程,然后用电子脉冲记录样品受到激发后产生的变化,通过控制两者之间的延时获取完整的动力学过程。飞秒激光的啁啾脉冲放大技术使得单个激光脉冲有足够的能量,确保在不同的UED实验设置条件下
11月19日,由吉林省风能太阳能学会主办的吉林省首届新能源论坛在东北电力大学举办。吉林省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蒋春萍、东北电力大学常务副校长李少华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省内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及在校学生100余人参加了论坛。  论坛邀请吉林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建华介绍了吉林市作为全国首批低碳减排试点城市的发展目标和任务,邀请省气候中心主任谢今范作了“东北地区固定式和单轴跟踪式光伏发电的对比”的学术报告,省
期刊
11月19日,“2011全国家兔饲料营养与安全生产学术研讨会” 在石家庄市北方大厦举办,全国各地50多位兔业界精英、300多位养殖场(户)的负责人和企业代表等会聚一堂,共商兔业发展大计。    研讨会由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和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联合举办。河北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刘肇清到会并讲话。国家兔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秦应和教授,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谷子林教授到会传经送宝。  刘肇清在
期刊
11月23日上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市委党校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陈希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上海市政协主席冯国勤,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钱景林等出席会议。近千名代表肩负着全市科技工作者的期望和重托,济济一堂,回顾过去
期刊
X射线探测器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探伤、医疗成像、安检、科研表征等领域。根据信号的转换过程X射线探测器可分为直接探测器和间接探测器(即闪烁体探测器)。X射线直接探测器利用半导体一步将X射线光子转换为电信号;闪烁体探测器则先将X射线转变为可见光,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X射线具有强穿透特性,探测器材料需要高密度、高原子序数以获得对X射线的高阻挡系数,同时需要有足够厚度吸收X射线。铅基卤化物钙钛矿材料有着高X射线阻挡系数,同时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已被研究应用于X射线探测。但铅基材料对环境有害,因此非
11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社区科普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中国科协科普部基层处处长杨利军、内蒙古科协党组书记白宝玉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兰恩华代表呼和浩特市委政府向大会致辞,内蒙古科协副主席(正厅级)亢贵厚主持会议。来自全区各盟市科协、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科协、盟市城区科协及城市社区代表近120人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
期刊
11月26日下午,辽宁省民族科普协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人民大厦二楼多功能厅召开,省科协副主席王元立、省民委副主任杨丰陌、省科协学会部部长冯玉沈、省科协办公室杜楠等出席此次大会。会议由民族科普协会秘书长禹忠烈主持,共有150余位会员代表参加。  会议首先审议并表决通过了由理事长朴在林做的第九届民族科普协会工作报告。第九届民族科普协会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大局,因地制宜开展了示范创建
期刊
摘要 对RCS-916A失灵保护装置定检时,失灵保护误动进行了分析。误动原因为电压切换继电器同时动作导致失灵保护装置中母线失灵开入存在寄生。电压切换继电器同时动作如果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在运行中可能会导致母线二次电压非正常并列运行和失灵保护动作时扩大事故范围。针对该隐患提出了整改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 失灵保护;电压切换  中图分类号 TM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扦插育苗是油茶无性繁殖中常见的技术,具有繁殖速度快,性状稳定,操作简单等优势,已成为油茶繁殖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影响其成活的因素较多。笔者根据相关参考文献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油茶扦插繁殖育苗技术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作交流。  关键词 油茶;扦插;繁殖;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1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