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样的新编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g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的小说《补天》取材中国古代神话改编而成,李碧华的《女娲的扇子》也同样取材于神话。二者在主题、方法、语言、细节等方面存在多处不同,有消解、有建构,有讽刺、有赞美。这种不同,既有时代的因素,也有作者创作理念的差异。比较这两个文本的异同,无疑对理解文学与时代之间的张力关系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编;《补天》;《女娲的扇子》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中国文学向来就有因改编而变化的传统,而且这里的改编多半是不出“义”“例”之变的,远如古典诗歌艺术中的引经据典,实际上就是一种“仍其例,变其义”,引他人之言,表自己之衷。当然,艺术充满了变数,也有在文学史上引起过较大影响的改编之作,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源出元稹的《莺莺传》,就不是“义”“例”所能局限的了。各种文体对改编的需求也各有不同,比如对于小说这一体裁来说,“改编”简直就是必不可少的创作方法之一。所谓故事新编(体)小说,是指以小说的形式对古代历史文献、神话、传说、典籍、人物等进行的有意识的改编、重整抑或重写。如我国明代的四大奇书中就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部属于“积累型”的长篇,只有《金瓶梅》是文人独创型的,虽曰独创,仍然脱胎于《水浒传》。
  从“新编”的“改”与“编”的不同使用策略来加以分析,鲁迅的小说《补天》和李碧华的小说《女娲的扇子》的共通点为:对中国古代神话遗产“拿来主义”式的继承。神话虽说是古已有之的,这个概念却是近代才传入中国的,它最初源于古希腊文mythos,意谓神话、传说、虚构、传奇,同时又含有字、语、科学等多重意蕴。加拿大著名文学批评家弗莱说:“这是一个充满情节虚构和主题构想的非实在的或纯粹的文字实际,它不受应该真实地符合日常经验这条规则的制约。”这两部小说就是通过对中国神话的“改”与“编”来完成其主题构建的。准此,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两位作者要“改”的究竟是什么。
  鲁迅在《补天》中糅合了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和共工头触不周山三个古代神话传说,分别见载于《风俗通》和《淮南子》两种古籍中。在神话中,女娲就是勇于创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类精神的形象代言人。之所以说“精神”而不是“人类”,因为神话中的女娲形象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她实质上是人类对于自身的一种心理认同,其作用只在于开启民智。共工形象也对《补天》启蒙的主题构建产生了很大作用,这篇小说创作于1922年11月,最初是以《不周山》为名收入小说集《呐喊》的初版发表,“不周山”之名实际上隐喻了共工头触不周山的反抗精神,而这也恰好符合了鲁迅在新文化运动汹涌澎湃时期的启蒙理想,与那个狂飙突进的时代是一脉相承的,后来的名字“补天”则弱化了反抗,显得更加务实,也多少反映了鲁迅的晚年心境。
  几十年后,李碧华使用了大体相似的神话题材,创作了《女娲的扇子》。世异时移,《女娲的扇子》与《补天》的主题风格也截然不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首先体现在时代环境的变化。李碧华创作《女娲的扇子》之时,香港已经步入了自己的现代化进程,种种传统观念都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分崩离析;其次,体现在作家主体创作观念的变化。李碧华的创作理念是面向大众的,或者说是从俗的,因此,她总是把读者的立场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并且认为,“作品如果能叫好又叫座,那自然最好,那是最高的境界。如果只能选一样,那我宁可选择叫座,我总觉得,大部分人喜欢的东西一定有其可取的地方”;再次,从小说文本中所改选的神话传说来看,《女娲的扇子》主要使用了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传说、少数民族的雷神传说和女娲伏羲兄妹合体传说。作者的题目也同样给了我们暗示:本文的叙述重点在“扇子”上。扇子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本就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奢侈品,由此对这篇小说,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个女人的寂寞和最终借助扇子摆脱寂寞的故事。
  明确了主题,下面就是如何“编”的问题。
  在《补天》中,女娲与神话传说中的一样,是人类的始祖,她或用手抟土或用紫藤甩泥丸,创造了万物之灵的人类。虽然这种创造过程仿佛是“恶作剧”式的,而且在造人之后甚至觉得“诧异”自己的劳动果实,当人类遇到灭族的洪水危机时,她仍然“喜出望外”地嘱咐巨鳌们“给我驮到平稳点的地方去罢”!而后又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打定了‘修补起来再说’的主意”,“从此日日夜夜堆芦柴,柴堆高多少,伊就瘦多少”,最终“伊的以自己用尽了自己一切的躯壳,便在这中间躺倒,而且不再呼吸了”。虽然看起来有些无奈,却使这伟大的献身精神更加人性化,其母性的伟大也益发彰显。需要补充的是,女娲形象的如此处理,实际上也隐喻了鲁迅作为启蒙者的牺牲精神。
  《女娲的扇子》中有关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叙述,基本上是被处理成了背景,用来充分渲染女神的孤单与寂寞。“日子是以日升日落计算的,但对于一个寂寞永生的女神来说,并无意义”,又感叹“她再美,也是毫无生气,一泓死水”。女神的光彩黯淡了,蜕变为一个真实的女人,一个充满了渴求的女人。如果我们把“女娲”二字换掉,很容易把其当成一个颇具现代意义的故事,而不是一个有所据的文本。只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信手拿起一块黄土,揉揉捏捏,再点上自己一样的五官,拉扯成四肢,吹一口气,‘它’活过来了”!这些人活是活了,没过多久又死归黄土。她又有了新问题:明明是神,怎甘沦为玩具制造商,或长期重复同一动作的工厂女工?很显然,李碧华想要借以传达的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至于“炼石补天”一节与主题关系更小,只是深化了她的思考:人有什么办法自行繁殖呢?然而还没等她解决这个问题,令她“心一动”的男人就出现了。最后因为爱的欲望,她“用草编成一把扇子”,“掩住她一切复杂表情”,“开始了他们向往亿万年的交合”。这几乎就是李碧华小说叙事的一贯方式——回归性主题。神话之于她非但并无意义,而且已经面目全非了。
  “语言与神话乃是近亲。在人类文化的早期阶段,它们二者的联系是如此密切,它们的协作是如此明显,以致几乎不可能把它们彼此分离开来:它们乃是同根而生的两股分枝。”卡西尔此说虽有所为而发,却见出一个事实:语言与神话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无法不关注这两个文本的语言特点。   1922年,白话文运动刚刚兴起没几年,鲁迅虽然是现代文学史的奠基人,他对白话文的使用却也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补天》依然留下许多古文的影子,如“伊”、“暖暾”、“无法可想”等字词,现代白话语里就很少有人使用了。而且由于鲁迅想要表达的思想很深邃,这里的文字就更加显得拗口了。即便如此,小说中依然随处可见精彩的文句。对于环境的三言两语的勾画即见功效,比之于现代白话也毫不逊色,这也是鲁迅所擅长使用的艺术手法之一。比较有特色的文句还有“古衣冠”的小丈夫的“拟《尚书》体”就是典型的权威话语。
  比较而言,李碧华对于现代白话的使用就要纯熟得多了,她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简洁凝练,从而具有更多的包容性和更深厚的内蕴。无疑地,李碧华的这种语言观不仅是现代汉语演进的直接体现,也是香港社会快节奏的折射——人们的耐心使他们无法容忍古典式的严肃和有条不紊。评论家许子东也注意到,“亦舒和李碧华(恐怕还有别的畅销小说家)的文字越来越趋于精简、短促、跃跳,时时省却主语,在语言层面(叙事时间)上留下很多空白”。可见,李碧华这种短平快式的语言特点在香港作家中绝非个案。《女娲的扇子》中短句就较多,如文中描写盘古之死和“靡靡之音”响起的两段,超过十个词的句子就各只两句。而省略主语的句子,在文中简直数不胜数。最经典的跃跳性文段出现在伏羲和女娲相遇时,“——除非遇上一个诱惑的男人。当她回过头来,竟见到他,心一动……”心念一动,想到男人,他就没有任何预兆地出现了,这个跃跳不可谓不大。这种语言特点,实际上是满足了现代人的阅读需求的,当然,在文本中也有利于神话人物的塑造,略去情节背景,突出了叙述重点;不利之处就是缺少了一些含蓄之美。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两个文本另一个共有元素:性。
  福柯曾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考察过性的历史,他认为,文化界的先锋们总是敢于甚至乐于谈性的,他们以为,“谁谈论性,谁就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权力的束缚,动摇了法律,就或多或少超前了未来的自由”。这些先锋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可能已然为被福柯撕下了假面具而恼怒不已了。我们不能说鲁迅和李碧华也是这一类“先锋”,然而他们也的确写了性,虽然是“神”的性。
  按照鲁迅自己的说法,《补天》本来只是借用弗洛伊德的学说来阐释人与文学的起源,不料就此成篇。王瑶先生也就此以为,“在作品的具体描写中,我们只从女娲的精力洋溢和极端无聊的心境中,看到有一点性的苦闷的影子,而主要篇幅则是描绘女娲进行创造性工作的喜悦和艰辛,是对创造精神的歌颂”。笔者以为,王瑶应是误读了鲁迅,或者他是为了维护鲁迅的纯洁与高尚。《补天》文本中固然也有很大的篇幅去叙写女娲的创造,第一小节中关于女娲挥紫藤造人的叙述,分明就是性行为的隐喻。可见,鲁迅的“原意”之说也是别有深意的。当然,这几段“性”描写并无损作品的伟大,反而更增加了它的内涵。
  李碧华也是擅于处理性题材的。小说从一开始就在渲染女娲的寂寞,也在对细心的读者进行暗示:“女娲独坐在河边很久了。”“独”而且“久”的女性必然渴求异性的出现,这似乎是人类永远也无法逃避的命运,或者至少李碧华的小说叙事就是如此。之后是好事多磨,先是造人,然后是补天,使读者的阅读期待一再受挫。终于,伏羲出现了,可是两人又是兄妹。奇怪的是,“混沌初开,虽无礼无制无法,但女娲心中有桎梏”,但最终为了繁衍自己的后代,也就是后世的人类,他们还是顺从天意“交合”了。为了最终完成欲望书写,作者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的荒诞理由。本来就是神话嘛,古人有古人的神话,今人有今人的神话。
  即便有那么远的时代隔阂,两部小说还是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它们都对原始神话的严肃主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消解。在鲁迅那里,神话成了他探讨人与文学起源的试验田,也是讽刺现实的一种武器;李碧华则把神话处理成背景,只叙述自己对欲望的理解与抒发。这大概也是改编者的共同心曲,毕竟都是要借他人酒浇自己的心中块垒。从对这两个文本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作品与作者、时代之间并不构成内容或者其他各方面的对等关系,有的作品只是时代的传声筒,无法摆脱时代的影子;有的作品却可以溢出时代之外,光耀千载。因为改编也是创作,需要作者用心用爱,首先传达自我的心声,才能进而外显于作品,影响他人和社会。所以鲁迅先生才会告诉我们:创作总根于爱,杨朱无书。创作虽说书写自己的心,但总愿意有人看。创作是有社会性的,但有时只要有一个人看便满足,那个人即是好友或爱人。
  参考文献:
  [1] 金天羽:《余之文学观》,《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上海书店,1994年版。
  [2] 朱崇科:《张力的狂欢》,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3] [加]N·弗莱:《原型批评·神话理论》,《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 罗如兰:《血腥爱情的塑造者——专访香港神秘女作家李碧华》,《霸王别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5] [德]恩斯特·卡西尔,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6] 许子东:《呐喊与流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7] 杜小真:《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8] 鲁迅:《故事新编》,《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9] 王瑶:《故事新编散论》,《王瑶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 鲁迅:《小杂感》,《鲁迅杂文——无花的蔷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罗伟,男,1978—,安徽濉溪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09级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化批评。
其他文献
摘要 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工程设计、生产、艺术创作等均有不同,它于20世纪产生,旨在把产品的功能、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和一切美的构成要素有机、完美地结合起来。艺术设计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在艺术设计中,功能与审美得到统一;艺术设计是对人性的重视,为人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艺术设计 人性 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艺术设计,英文中“Design”一词,在《
期刊
摘要 绘画创作中的“真”,包含客观再现、主观表现两个主要的方面。实现了这种“真”,也就为“善”和“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漫长的西方绘画发展史中,不管是何种风格,何种主义,都将“真”看作是一个重要的追求,本文截取三个西方美术发展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时段,分析了期间诸多创作者在求“真”中的具体表现,并分析了这种求“真”给中国绘画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西方绘画 求“真” 表现分析 启示和借鉴  中图
期刊
摘要 中国传统设计艺术受禅宗文化影响呈现出的独特风貌,体现着人们的设计美学思想以及设计审美方式,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成为表达民族情感、传达民族审美心理的独特方式。当今设计回归民族传统的呼声不断响起,探索中国艺术设计中禅宗文化的思想则显得更为必要。本文力图从艺术设计中的意境、空间意识、自然意识三方面为切入点,探析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设计理念在禅宗文化影响下的体现以及这种影响对当下中国艺术设计的意义。
期刊
严歌苓,著名旅美作家,1958年生于上海,二十余岁开始发表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是少数多产、高质、涉猎度广泛的作家,也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少女小渔》《小姨多鹤》《赴宴者》《扶桑》《天浴》《寄居者》《金陵十三钗》《铁梨花》等。严歌苓的小说被广泛地拍成电视剧和电影,其作品不仅受到各大导演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许多观众的追捧。  海外华人写作的一大主题就是思乡——那剪不
期刊
摘要:严歌苓作为享誉海内外文坛的女性作家,其长篇小说《一个女人的史诗》以一贯的敏锐而开阔的视野,不仅写出了一个女人生命的现实成长,而且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了凡俗人间芸芸众生尤其是女性的心灵成长,使这一场平凡人生的书写,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女性心灵史书写的意义,从而体现出一种女性写作与历史写作相交融的姿态。  关键词:《一个女人的史诗》;女性;心灵;历史;成长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虹影的小说《饥饿的女儿》是一个关于女性生存和反抗的故事。在小说中,历史的枯燥文本被置换成鲜活的个人记忆,小说以一种既关注女性自身体验又直面社会现实的精神姿态,在复活了个人记忆的同时,也蕴含着历史的厚重。对社会历史的关注,使虹影的这部小说有了更为久远的影响力。  关键词:《饥饿的女儿》;女性小说;历史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虹影,当代著名作家、诗人,自传体小说《饥饿的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日益逼仄的生存环境里,生存困境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思想中,成为许多作家和哲学家思考的焦点。史铁生本人就是一个残酷命运的亲历者,于是“要不要去死”的问题残酷地摆在这个青年面前,“先行到死”就成了史铁生的生命现状。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史铁生冷峻地思考着死与生的辩证关系,并总结出独特的生命观。  关键词:史铁生;散文;生命观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德国哲学
期刊
摘要:朦胧诗歌运动是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同时,介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朦胧诗歌也成为19世纪80年代以及后来的文学评论中持续争论的焦点。朦胧诗以一种模糊性、隐喻性和多义性的写作手法表达了对时代、传统和西方现代主义的看法和观点。朦胧派诗人在运用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借鉴时,从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西方现代主义与本土文化的契合,因此他们的诗作展示了一种演绎、变化了的现代主义理念。  关键词:
期刊
摘要: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文坛,产生了一大批文学巨匠。沈从文,这位在海内外声名鹊起、享有国际声誉的一流作家,却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沉寂下来,多年后才被人们重新发现和热捧,其文坛地位和文学价值越来越被看好。在他的湘西世界里,沈从文唱响了一首美丽而忧伤的田园牧歌。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世界;田园牧歌;人性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是一
期刊
摘要:当代著名作家张炜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古船》,包含着互相矛盾但又互相补充的双重故事:表层故事是道德者隋抱朴的心灵成长过程,而深层故事却是道德观念淡薄的浪子隋不召一生漂泊的传奇故事。深层故事体现出作者的无意识趋向,对作者精心设置的表层故事形成了质疑,双重故事形成了文本的丰富性,最终成就了小说的探索性主题。  关键词:《古船》;表层故事;深层故事;道德理性;浪漫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6.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