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跨越”型社会主义的探索

来源 :齐鲁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g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越”型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马克思的一个 设想,即“跨越”设想。因为重大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所以马克思只是开了个头即把它否定 了。列宁发现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实现了“跨越”型社会主义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完成了“跨越”型社会主义理论的上篇;邓小平重新探索“跨越”型社会主义的道路,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跨越”型社会主义的第二次飞跃并完成其理论的下篇。 The theory of “leapfrogging” type of socialism stems from one of Marx’s ideas, that of “leapfrogging”. Because no major theoretical problem has been solved, Marx just started it and denied it. Lenin found the “law of imbal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and achieved the first leap forward in “leapfrogging socialism.” Mao Zedong proposed the road of “encircling the cities from the countryside.” He completed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leapfrogging” theory of socialism. Deng Xiaoping Reexamine the road of “leapfrogging socialism,” reveal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realize the second leap in “leapfrogging socialism” and complete the second part of its theory.
其他文献
一些西方学者在所谓后现代主义运动中提出的“主体死亡”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西方主体性思想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 ,虽然一向内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诸如认识
本文考察了唐代中央道教管理体制的形成和确立以及各级道官机构的设置,认为唐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道教管理体制,体现了道俗结合、政权高于并控制教权的特征
目的研究液压冲击伤时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元细胞内游离钙([Ca2+]i)及游离氢([H+]i)的变化,探讨D-2-氨基戊酸(D-AP-5)对创伤后神经元细胞内[Ca2+]i及[H+]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吕氏春秋》一书的根本宗旨是一个“治”字。它全面吸收前人的社会治理思想 ,融汇贯通诸子百家的观点 ,形成了关于治国平天下的三个“理论群”。其一是治理总纲 ,主张“治天
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建设,首先要采取一些重要措施。如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医德理论体系,大力弘扬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精神,狠纠不正之风等,来推动
:衡量一个民族的思想力足与不足 ,不是看这个民族实际拥有什么思想 ,而是看其思想的供给是否满足思想的需求。中国民族虽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和思想作品 ,但就总体而言 ,其思想
本研究考察了 567名 2— 5岁幼儿母亲的抚养困难与教养行为的关系 ,并进一步探讨了在高抚养困难情景下母亲教养行为的可能调节因素。结果发现 :( 1 )幼儿母亲的抚养困难感受
情绪对个体的知觉、判断和社会行为有很大影响。研究者新近用模型建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情绪渗透模型、动态复合模型和状态特质模型。研究变量从最初的情绪状态、认
有关白族本主崇拜或本主文化的宗教形态、社会-文化功能等方面的诸多讨论,其关键和焦点都是本主崇拜的定位问题。这个问题既牵涉到宗教学和民族学的理论,又跟民族意识和国家民
本文认为,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城邦国家人口规模及其构成的设想,到马克思的“人也要按美的规律采建构”的观点,以及之后出现的各种适度人口理论,都蕴涵着人口美学的思想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