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甲酸、癌性促凝物及肿瘤坏死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抗凝及纤溶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uangjia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显示维甲酸(RA)能明显增加人脐带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前列环素(PGI2)的分泌与合成,此种作用呈现时间及剂量依赖性。RA作用24小时后可使TM及PGI2分泌较初始分别增加3~4倍及7倍左右。癌性促凝物(CP)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用类似。对TM呈现抑制作用,对t-PA及PGI2则有促进分泌与合成的作用,其中以CP为明显。CP尚有抑制vWF的作用。联合RA与CP或TNFα一起培养,RA可逆转后二者对TM的抑制作用,改变CP对t-PA及vWF的影响。

其他文献
为了转录出反义bcr/abl RNA,我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将bcr/abl嵌合转录体接合区扩增,并反向插到pGEM-4Z质粒SP6 RNA聚合酶转录起始点下游作为体外转录的模板。限制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结果都证实插入片段序列与K562 mRNA接合区完全一致。利用体外转录技术,我们成功地转录出跨bcr/abl接合区反义RNA。体外杂交实验的结果表明,该反义RNA具有杂交捕获bcr/a
我们对76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进行了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的动态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初发组、部分缓解(PR)组SCE频率增高,与完全缓解(CR)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CR组SCE频率仍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完全缓解3年以上者SCE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AL患儿治疗前骨髓细胞的SCE水平损伤严重;CR时其损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应用一组单克隆抗体(单抗),采用免疫荧光法分析了218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提示CD33、CD13和CD15为AML的主要标记;免疫分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AML各亚型的鉴别。强调指出:在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鉴别时,CD33、CD13和CD15应联合应用。配以胞浆抗原的检测,将是AMIL和ALL鉴别时行之有效的髓系单抗选择方案。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