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的急腹症被称为癌性急腹症,多见于消化系统肿瘤或原发其他脏器的肿瘤发生腹盆腔转移,如出血、穿孔、消化道梗阻、胆管梗阻合并感染、急性腹膜炎等。癌性急腹症是急危重症,预防重于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即便在疾病确诊时尚未发生急腹症,也应防患于未然,积极对局部淋巴结或原发灶进行局部处理,慎重选择药物。癌性急腹症以外科干预为主,但如何在积极治疗急腹症的同时抓住抗肿瘤治疗的时机,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DT),包括诊断团队、治疗团队和支持团队的共同管理。癌性急腹症的患者大多分期较晚,故长期处理晚期疾病的肿瘤内科医生在癌性急腹症的预防、干预和全程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潜在可切除、但适宜新辅助治疗以及技术上不可切除的癌性急腹症患者,应首先争取药物治疗机会;对于放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梗阻、出血或穿孔,应根据放化疗效果有效的情况考虑病因,进而选择是否进行手术。一些辅助用药也可能导致并发癌性急腹症的风险增加。本文从肿瘤内科视角,探讨不同情况下发生的癌性急腹症,如何衡量利弊抉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