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急腹症多学科团队综合处理——基于肿瘤内科的思考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Lee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的急腹症被称为癌性急腹症,多见于消化系统肿瘤或原发其他脏器的肿瘤发生腹盆腔转移,如出血、穿孔、消化道梗阻、胆管梗阻合并感染、急性腹膜炎等。癌性急腹症是急危重症,预防重于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即便在疾病确诊时尚未发生急腹症,也应防患于未然,积极对局部淋巴结或原发灶进行局部处理,慎重选择药物。癌性急腹症以外科干预为主,但如何在积极治疗急腹症的同时抓住抗肿瘤治疗的时机,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DT),包括诊断团队、治疗团队和支持团队的共同管理。癌性急腹症的患者大多分期较晚,故长期处理晚期疾病的肿瘤内科医生在癌性急腹症的预防、干预和全程管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对于潜在可切除、但适宜新辅助治疗以及技术上不可切除的癌性急腹症患者,应首先争取药物治疗机会;对于放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梗阻、出血或穿孔,应根据放化疗效果有效的情况考虑病因,进而选择是否进行手术。一些辅助用药也可能导致并发癌性急腹症的风险增加。本文从肿瘤内科视角,探讨不同情况下发生的癌性急腹症,如何衡量利弊抉择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转化治疗失败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2015年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05例转化治疗失败(经转化治疗后肝转移灶仍评估为不可切除)的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总生存期(OS),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生存比较。采用Cox回归模型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105例入组患者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在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中采用重叠式三角吻合法进行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采用重叠式三角吻合法(重叠式三角吻合组)及传统改良三角吻合法(改良三角吻合组)行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术前均由肠镜活检明确诊断为腺癌;(2)肿瘤位于升结肠或横结肠肝区行右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Resolvin D1(RvD1)浓度及其与肿瘤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2016年1—12月期间的50例结肠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入院时的全血标本5 ml(结肠癌组);同时,入组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健康志愿组)。结肠癌组的入组标准:结肠癌术前肠镜和病理诊断明确,无近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及应用口服营养制剂,年龄不超过85岁,术前
目的从组织学层面探讨可控式回肠管式造口技术的安全性。方法以28只完成可控式回肠管式造口术的比格犬为研究对象,手术于盲肠根部对系膜侧打孔置入带球囊的特制造瘘管,以双线结卡压法前后固定。术后14 d拔除造瘘管后,通过消化道造影及解剖观察初步评估此术式的安全性;将设置缝线卡压处小肠组织作为实验段,近端非缝线卡压处小肠组织作为对照,进一步比较两段犬的小肠标本组织学染色及S-100蛋白、c-kit蛋白和α-
目的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联合伊马替尼治疗直肠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分析2008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TEM治疗的35例直肠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该组病例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术后恢复情况(恢复饮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及随访情况(复发和转移等);比较该组病例中接受新辅助治疗者(新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