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选取2011-2015年国有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对管理层薪酬操纵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利用较好的业绩操纵薪酬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能有效的控制这种管理层利用业绩指标操纵薪酬的现象。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技术创新;退出威胁
中图分类号:F271;D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2-0015-05
一、引言
现代财务理论认为,管理者代表股东经营企业,股东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层应在保障股东利益的前提下经营企业。但是,管理者同时也是自利的经济人,他们可能会基于自身利益进行决策而损害公司利益。制定薪酬契约将管理层薪酬与企业业绩挂钩从而激励高管们追求利益时最大限度的实现股东利益。
然而,这种薪酬契约真的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么?例如2016年高管涨薪的972家公司中,有337家净利润下滑。这种薪酬激励严重失效现象表明高管可能存在以权寻租、自定薪酬的问题。国企的实际控制人往往是国资委或地方政府,然而国资委和政府难以对企业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监督,虽然各级国资委已经严格规定国企高管的薪酬必须与业绩考核挂钩,以2009年的“限薪令”为代表,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但是事实确是国资委和政府监督有限,国企高管权力膨胀,管理层能够影响自己的薪酬并以权力寻租,国企高管薪酬契约本身也成为了代理问题的一部分。已有文献指出,上市公司的经理是内部控制人,能利用个人关系网络和权利侵占公司资源、攫取高薪。
国企管理者以权谋私利现象的本质是由于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我国国有企业与其他国家国企最大的不同就是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中,企业党组织内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式参与公司经营决策,这种现象称为党组织治理。在我国这种特殊的“政党合一”的环境下,党组织是否会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操纵问题产生影响呢?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往往会导致经理人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股东,最优契约理论认为,利用合理的薪酬契约可使得管理层利益与股东财富联系起来,通常企业会根据公司业绩来设置管理层薪酬。早期国内研究认为我国高管薪酬与业绩无关,主要由公司规模、所在地区决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及大量有关薪酬改革政策的推出,大量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我国高管薪酬制度已逐步引入市场化因素,具有业绩型薪酬的特点。
通过薪酬契约真的能够约束管理者的行为么?管理者权力理论认为高管可利用权力寻租,甚至操纵自己的薪酬fBertrand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技术创新;退出威胁
中图分类号:F271;D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2-0015-05
一、引言
现代财务理论认为,管理者代表股东经营企业,股东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层应在保障股东利益的前提下经营企业。但是,管理者同时也是自利的经济人,他们可能会基于自身利益进行决策而损害公司利益。制定薪酬契约将管理层薪酬与企业业绩挂钩从而激励高管们追求利益时最大限度的实现股东利益。
然而,这种薪酬契约真的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么?例如2016年高管涨薪的972家公司中,有337家净利润下滑。这种薪酬激励严重失效现象表明高管可能存在以权寻租、自定薪酬的问题。国企的实际控制人往往是国资委或地方政府,然而国资委和政府难以对企业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监督,虽然各级国资委已经严格规定国企高管的薪酬必须与业绩考核挂钩,以2009年的“限薪令”为代表,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但是事实确是国资委和政府监督有限,国企高管权力膨胀,管理层能够影响自己的薪酬并以权力寻租,国企高管薪酬契约本身也成为了代理问题的一部分。已有文献指出,上市公司的经理是内部控制人,能利用个人关系网络和权利侵占公司资源、攫取高薪。
国企管理者以权谋私利现象的本质是由于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我国国有企业与其他国家国企最大的不同就是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中,企业党组织内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党组织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式参与公司经营决策,这种现象称为党组织治理。在我国这种特殊的“政党合一”的环境下,党组织是否会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操纵问题产生影响呢?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往往会导致经理人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股东,最优契约理论认为,利用合理的薪酬契约可使得管理层利益与股东财富联系起来,通常企业会根据公司业绩来设置管理层薪酬。早期国内研究认为我国高管薪酬与业绩无关,主要由公司规模、所在地区决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及大量有关薪酬改革政策的推出,大量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我国高管薪酬制度已逐步引入市场化因素,具有业绩型薪酬的特点。
通过薪酬契约真的能够约束管理者的行为么?管理者权力理论认为高管可利用权力寻租,甚至操纵自己的薪酬fBertr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