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混凝土外加剂企业也经历了蓬勃发展的春天,早期原材料资源丰富,采购价格低,生产厂家少,技术保密性好,利润空间大,无需垫资发货。现在外加剂企业仿佛走进了行业的冬天,市场信息透明化,竞争激烈化、无序化,人才资源缺少,环保要求严格。特别是中小型外加剂企业在这种状态下更加举步维艰,危机四伏。
关键词:技术;服务;创新
前言:混凝土外加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它依托于混凝土出生,伴随于混凝土成长,在其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掺量低,效果好,解决了许多混凝土面对的难题,极大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应用空间。混凝土外加剂的合成属于高分子化学的领域,确作用在水泥,黄砂,石子中,是一种交叉领域里的应用。
混凝土外加剂企业基本遵循着二八法则,规模大,投资大的企业占少数,通常与省内的研究院、知名大学合作,有着优秀的管理团队,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科研设备,领先的信息渠道。它们主要应用于国家重点铁路,水利等工程项目。大部分企业还是中小型的,用地少,投资小,人员少,主要服务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预制构件厂等。其中包括有自己合成母液能力的企业,投资在300万左右,人数20-30之间,场地5-6亩。这样的企业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一定的利润空间,在市场不利环境的冲击下有着自保的能力。在就是包括母液完全需要外面采购,只具备复配能力的小企业,投资在50-150万,人数10个左右,租个厂房或者租块土地。随时面临着被打压,挤压的风险。
1、中小型外加剂企业的生存现状分析
1.1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有市场。如今僧多粥少,肉少狼多
现今产能过剩是行业运行的常态。商品混凝土的总量在减少,相当于我们外加剂的用量需求在减少。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对于房产投资项目大幅度减少,投资、投机房产人士减少,许多城市商品混凝土企业处于半停业状态,许多大型房产在项目兴建一半停工观望,这样一损俱损,对外加剂的需求也骤然下降,而外加剂企业是一个靠量来生存的行当。
1.2资金短缺,化工材料紧张,影响企业正常运作
外加剂企业处在化工原材料和商品混凝土供应链的中间,一边是材料紧张,需要现款现付,即使行情好时,也只有一小部分的垫资,一边是竞争激烈,垫资严重,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作负担和风险。
1.3产品转型困难,环保要求严格
由于外加剂企业产品涉及到一些化工领域的东西,在产品升级转型过程中要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包括技术、设备、相关的专业人员等),同时也到当地的环保部门去审批和备案。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在投入的资本,若退出,损失严重,若前行,举步维艰,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现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废水,废气,噪音等都要纳入考核范围,又涉及化工,投资规模又少,有的地方政府本着少你一家企业也无多大影响,在产品转型审批手续上很难过关。
1.4人员结构分层,用工成本增加
时代在变化,企业的工人也在变化,企业中层干部集中在35-45岁,车间生产员工基本是年纪偏大些的,很少有年轻人来做。一是外加剂企业普遍远离城市,位置偏,工作环境也一般,安定不住年轻的心;二是工作时间有时不固定,搅拌站方量大,厂内活就多,需要随时到岗,人员也相对少,交际圈子窄,生活单调。年纪偏大些的员工,虽然工作上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但是知识有限,在新技术的学习上,在新设备的操作上,需要很长时间,很多精力才能掌握,实际运用中也比较容易出些小毛病。当今社会,房价,物价,衣食住行等等方面的开支都在增加,企业也要支付更多的报酬,来培训人,来留住人,都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中小型外加剂企业的发展对策建议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却也有着每个时代都具备的机会和发展。要一分为二辩证的来看,首先自己的思想要先变,既然大家面对的环境一样,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的思路。一要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销售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都要深挖潜力,挤挤总是还有空间的;二要坚持,一个行业不能总处在高峰上和低谷里,它是有周期性的,波浪性的。坚持住,挺过去,不要怕今天的悲壮和明天的残酷,后天应该是美好的。我简单从三方面来浅谈建议下对策,“管理出效益,服务争市场,质量创品牌”。
2.1“管理”出效益
每个企业的管理都是从人,财,物三方面着手。由中小型外加剂企业人数少,我就从管物的方面说下。原材料的采购,本着我们材料进来能用好,产品出去客户能好用的原则,多向行业内了解,学习,从价格,性能方面多多比较,采购到適合自己本单位需要的材料。同时积极寻找原材料的可替代品,对产品质量影响极小,并可通过技术手段来弥补的物品。产品的生产,外加剂原材料主要以液体为主,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漏的问题,这样会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浪费,要求设备安装时接口,法兰等重点部位重点照顾,使用过程中多检查。液体材料的浓度有高有低,在管道泵,自吸泵等物件的使用功能上要与之匹配。产品的运输,要与客户单位沟通好,产品过磅要驾驶员和司磅员同时在场,以免克扣些数量。
2.2“服务”争市场
随着外加剂行业信息透明化,竞争激烈化,大家价格基本都在最低位,利润空间都很微薄,这就要看每个厂家提供的附加价值了,服务就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包括技术服务,销售服务,从服务中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技术部门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客户特殊工程的要求,客户原材料的变化,做到事前提早沟通,事中积极配合,事后及时回访,协助客户完成产品的质量保证和正常施工。销售部门要及时和客户材料科沟通,了解这个月的混凝土的方量,外加剂需求的量大约多少。也要了解对手的动态,上个月总共外加剂用量多少,和对手比哪家用的多,和公司领导分析原因,质量,价格,关系等哪个方面的因素,然后优势继续发扬,短处及时弥补。
2.3“质量”创品牌
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更是中小型企业的根基和命脉。一方面要和市场同等价位的产品质量持平,甚至要优于它;另一方面要质量稳定,送出去的每一车货都要控制在相对误差内,让客户用的放心,安心。这就要求外加剂企业首先检测设备要齐全,规章制度要严格,技术人员要负责。原材料进来要每批留样,留样必检,做好准确的实验记录。生产过程要认真计量和记录,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同时在场,产品做好后取样自检,确保质量稳定。如果客户有特殊的产品性能要求,要及时调配出相应的产品。同时做好储罐的标识,不可送错货,比如要高浓型,你发过去了低浓型的,要聚羧酸系的,你发过去了萘系的。因此出厂时要再次确认产品类型的要求。慢慢当你家的产品质量有了好的口碑,你家的品牌就有了好的效应。有了信誉这张重要的名片,在市场萎靡时你能生存下去,在市场蓬勃时你能生存的更好。
因此在行业不景气的局面下,外加剂产能过剩区域里的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思路,积极面对困境,尽早做好企业的应对之策。市场化的运作就是适者生存。
关键词:技术;服务;创新
前言:混凝土外加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它依托于混凝土出生,伴随于混凝土成长,在其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掺量低,效果好,解决了许多混凝土面对的难题,极大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应用空间。混凝土外加剂的合成属于高分子化学的领域,确作用在水泥,黄砂,石子中,是一种交叉领域里的应用。
混凝土外加剂企业基本遵循着二八法则,规模大,投资大的企业占少数,通常与省内的研究院、知名大学合作,有着优秀的管理团队,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科研设备,领先的信息渠道。它们主要应用于国家重点铁路,水利等工程项目。大部分企业还是中小型的,用地少,投资小,人员少,主要服务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预制构件厂等。其中包括有自己合成母液能力的企业,投资在300万左右,人数20-30之间,场地5-6亩。这样的企业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一定的利润空间,在市场不利环境的冲击下有着自保的能力。在就是包括母液完全需要外面采购,只具备复配能力的小企业,投资在50-150万,人数10个左右,租个厂房或者租块土地。随时面临着被打压,挤压的风险。
1、中小型外加剂企业的生存现状分析
1.1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有市场。如今僧多粥少,肉少狼多
现今产能过剩是行业运行的常态。商品混凝土的总量在减少,相当于我们外加剂的用量需求在减少。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对于房产投资项目大幅度减少,投资、投机房产人士减少,许多城市商品混凝土企业处于半停业状态,许多大型房产在项目兴建一半停工观望,这样一损俱损,对外加剂的需求也骤然下降,而外加剂企业是一个靠量来生存的行当。
1.2资金短缺,化工材料紧张,影响企业正常运作
外加剂企业处在化工原材料和商品混凝土供应链的中间,一边是材料紧张,需要现款现付,即使行情好时,也只有一小部分的垫资,一边是竞争激烈,垫资严重,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运作负担和风险。
1.3产品转型困难,环保要求严格
由于外加剂企业产品涉及到一些化工领域的东西,在产品升级转型过程中要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包括技术、设备、相关的专业人员等),同时也到当地的环保部门去审批和备案。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在投入的资本,若退出,损失严重,若前行,举步维艰,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现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废水,废气,噪音等都要纳入考核范围,又涉及化工,投资规模又少,有的地方政府本着少你一家企业也无多大影响,在产品转型审批手续上很难过关。
1.4人员结构分层,用工成本增加
时代在变化,企业的工人也在变化,企业中层干部集中在35-45岁,车间生产员工基本是年纪偏大些的,很少有年轻人来做。一是外加剂企业普遍远离城市,位置偏,工作环境也一般,安定不住年轻的心;二是工作时间有时不固定,搅拌站方量大,厂内活就多,需要随时到岗,人员也相对少,交际圈子窄,生活单调。年纪偏大些的员工,虽然工作上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但是知识有限,在新技术的学习上,在新设备的操作上,需要很长时间,很多精力才能掌握,实际运用中也比较容易出些小毛病。当今社会,房价,物价,衣食住行等等方面的开支都在增加,企业也要支付更多的报酬,来培训人,来留住人,都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中小型外加剂企业的发展对策建议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却也有着每个时代都具备的机会和发展。要一分为二辩证的来看,首先自己的思想要先变,既然大家面对的环境一样,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改变自己的思路。一要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销售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都要深挖潜力,挤挤总是还有空间的;二要坚持,一个行业不能总处在高峰上和低谷里,它是有周期性的,波浪性的。坚持住,挺过去,不要怕今天的悲壮和明天的残酷,后天应该是美好的。我简单从三方面来浅谈建议下对策,“管理出效益,服务争市场,质量创品牌”。
2.1“管理”出效益
每个企业的管理都是从人,财,物三方面着手。由中小型外加剂企业人数少,我就从管物的方面说下。原材料的采购,本着我们材料进来能用好,产品出去客户能好用的原则,多向行业内了解,学习,从价格,性能方面多多比较,采购到適合自己本单位需要的材料。同时积极寻找原材料的可替代品,对产品质量影响极小,并可通过技术手段来弥补的物品。产品的生产,外加剂原材料主要以液体为主,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漏的问题,这样会污染环境,还造成资源浪费,要求设备安装时接口,法兰等重点部位重点照顾,使用过程中多检查。液体材料的浓度有高有低,在管道泵,自吸泵等物件的使用功能上要与之匹配。产品的运输,要与客户单位沟通好,产品过磅要驾驶员和司磅员同时在场,以免克扣些数量。
2.2“服务”争市场
随着外加剂行业信息透明化,竞争激烈化,大家价格基本都在最低位,利润空间都很微薄,这就要看每个厂家提供的附加价值了,服务就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包括技术服务,销售服务,从服务中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技术部门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客户特殊工程的要求,客户原材料的变化,做到事前提早沟通,事中积极配合,事后及时回访,协助客户完成产品的质量保证和正常施工。销售部门要及时和客户材料科沟通,了解这个月的混凝土的方量,外加剂需求的量大约多少。也要了解对手的动态,上个月总共外加剂用量多少,和对手比哪家用的多,和公司领导分析原因,质量,价格,关系等哪个方面的因素,然后优势继续发扬,短处及时弥补。
2.3“质量”创品牌
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更是中小型企业的根基和命脉。一方面要和市场同等价位的产品质量持平,甚至要优于它;另一方面要质量稳定,送出去的每一车货都要控制在相对误差内,让客户用的放心,安心。这就要求外加剂企业首先检测设备要齐全,规章制度要严格,技术人员要负责。原材料进来要每批留样,留样必检,做好准确的实验记录。生产过程要认真计量和记录,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同时在场,产品做好后取样自检,确保质量稳定。如果客户有特殊的产品性能要求,要及时调配出相应的产品。同时做好储罐的标识,不可送错货,比如要高浓型,你发过去了低浓型的,要聚羧酸系的,你发过去了萘系的。因此出厂时要再次确认产品类型的要求。慢慢当你家的产品质量有了好的口碑,你家的品牌就有了好的效应。有了信誉这张重要的名片,在市场萎靡时你能生存下去,在市场蓬勃时你能生存的更好。
因此在行业不景气的局面下,外加剂产能过剩区域里的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思路,积极面对困境,尽早做好企业的应对之策。市场化的运作就是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