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镇痛药物对丙泊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后镇痛和情绪量值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镇痛药物配伍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后疼痛和情绪量值的影响。

方法

选取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单纯丙泊酚组(C组,29例)、芬太尼配伍丙泊酚组(F组,30例)、羟考酮配伍丙泊酚组(Q组,30例)和舒芬太尼配伍丙泊酚组(S组,33例)。丙泊酚诱导剂量为2.5 mg/kg,患者术中出现四肢活动单次追加丙泊酚0.5 mg/kg至体动消失。比较四组手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h进行情绪量表评分。苏醒后10、30和60 min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腹部疼痛程度。记录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等。

结果

四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四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Q组和S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体动反应和苏醒后10、30、60 min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Q组、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扩宫口和术中MAP、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各时间点MAP、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F组、Q组和S组术后正性情绪量值均明显高于术前[(24.6 ± 5.6)分比(21.7 ± 6.2)分、(24.6 ± 3.1)分比(20.6 ± 4.6)分、(28.3 ± 6.3)分比(20.8 ± 5.3)分和(25.2 ± 5.4)分比(19.9 ± 4.8)分],术后负性情绪量值均明显低于术前[(17.0 ± 5.3)分比(29.7 ± 7.4)分、(17.2 ± 3.0)分比(30.8 ± 5.0)分、(16.1 ± 5.1)分比(30.4 ± 4.9)分和(17.9 ± 4.0)分比(32.1 ± 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组术后正性情绪量值明显高于C组、F组和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负性情绪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羟考酮配伍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提高正性情绪量值并降低负性情绪量值、增强术中和术后镇痛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增加相关不良反应。不同阿片类药物配伍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患者呼吸循环的抑制程度相似,但羟考酮提高正性情绪量值的作用明显,羟考酮配伍丙泊酚静脉麻醉能够在增强术中和术后镇痛的同时促进患者术后的身心健康。

其他文献
目的 主要针对临床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心脏康复下的疗效以及心脏康复下的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分析.方法 主要选取了我院与2016年1月-2018年4月之间手指的50例AC
目的观察分析大直径穿透性角膜移植(LDPK)治疗严重真菌性角膜炎(FK)术后复发和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提高手术后植片的长期存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青岛眼科医院行LDPK(植片直径大于9 mm)治疗严重FK的70例(70眼)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48个月,观察感染的菌种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术后真菌复发和植片免疫排斥反应的特点和规律。对裸眼
目的:探讨大鱼际掌纹特应征与肺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以110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按1∶1匹配年龄、性别相同的对照组,统计两组人群的大鱼际掌纹形态分级、年龄
1例30岁男性患者因足甲癣给予伊曲康唑胶囊冲击疗法治疗3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第1周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 mg、2次/d,连续7 d)。患者按医嘱规律服药,同期未服用其他药物。第1个疗程末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未在意,继续服用药物。3个疗程结束后患者甲癣痊愈,但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IIEF-5)量表评分为10分,属中度勃起功能障碍。停用伊曲康唑并调整生活方式3个月,病情无明显改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