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录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1987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是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评价观在现代教育评价理念上的反映。本文阐述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理论背景和功能特点,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际,探讨了成长记录袋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成长记录袋 实践与应用
  
  一、成长记录袋的概念及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依据
  1.成长记录袋的概念意义。
  英语词汇(Portfolio)在中文里被译为成长记录袋或者档案袋,它是指教育部门或者教育者用以记录有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的信息,如平时表现、优秀作品、成绩记录等具有评价作用结果评价结果的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2.成长记录袋理论依据。
  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每个人至少拥有8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育者对学习者的学习评价应该具有多元性、情景化,同时还应要具有客观真实性、持续发展性。
  3.成长记录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使用的现实依据。
  目前高职学生尤其是五年一贯制的高职学生都来自于中考成绩不是太优秀的初中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处于相对的低水平,从宿迁市2009年和2010年的五年一贯制大专的招生分数线可以明显看到,录取的分数线低于全市所有的普高高中分数线。虽然不能说某个个体成绩不好,其就必然有各种问题,但是对于处于相同学习状态下的不同学习者的具体学习成绩而言,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这些学生如果不是智商方面的问题,那当然有可能是情商方面有点问题或者家庭教育有些问题。进入高职学校的五年一贯制的高职班的学生成绩整体不理想,尤以英语科目更是有严重的问题。经过笔者的调查与分析,每届学生中有61%—75%的学生的英语是其弱项。而英语弱的原因除了缺乏语言环境这一共同问题外,就是学生在英语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教师和学生自己的必要监控,不能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导致的。成长记录袋作为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成长,如能对高职学校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英语教学,必定可以积极地促进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二、成长记录袋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1.成长记录袋的特点与功能。
  1)成长记录袋记录的内容可以展示学生的真实学习过程,使得教师与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清楚的了解。
  2)应用成长记录袋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人生轨迹,其发展有明显的差异性,同时也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这种个性化的关注、个人的优势的展示,使学生能够深切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感受进步中得到激励。
  3)成长记录袋有利于学生在成长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成长记录袋有利于加强师生沟通,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与了解,容易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方便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发展。
  2.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运用。
  1)师生沟通商量,对放入记录袋的相关内容达成共识。一般情况下,我们把相关的内容综合为课堂表现、才能表现、成绩表现、进步表现四大块。行为表现指包括出勤在内的听讲、提问、讨论、发言等情况,以及能否依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和假设、能否实事求是收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能否在探究过程中与他人进行交流。才能表现主要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的表现、获得的荣誉成果。成绩表现主要是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每次进行的正式考试的成绩记录和试卷分析。进步表现主要是指为突出学生学习进步的相关材料,如前后作业质量的对比、前后测试成绩的对比、行为表现的进步等。
  2)课堂记录卡的填写要制定好规则。该谁记录谁就要负起责任。一般分为教师填写、学生填写、学习小组共同完成等。在填写的过程中一定要记录好填写的时间,在填好后注意及时归档。
  3)对成长记录袋中的内容应该定期进行总结。学生在学生过程中究竟表现如何、进步多少,这都要通过成长记录袋来反映。而定期的总结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及时的调整与辅导;对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成功应进行必要的总结与知道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与进步,同时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总结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别人的成功,警醒自己避免出现自己或者别人已经出现的不良状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成长记录袋在目前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成长记录袋的内容选择没有较为权威科学的模式可以尝试。
  成长记录袋虽然建成了,可是记录的内容、作品的选择、记录袋的如何记录等都是由教育者自行处理的。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蓝本,使得成长记录袋的操作出现随意性强、科学性弱的状况。
  2.如何才能确保成长记录袋不被滥用是我们要解决的又一个问题。
  我们觉得成长记录袋这么有用,于是在工作中处处使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对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进行记录,导致这一方式被滥用。成长记录袋的滥用必然会造成学生对这一方式的反感,学生为了记录袋的填写、选择以及自己的行为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老师也是如此,这反使得成长记录袋变成了学习上的累赘,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3.如何管理和维护成长记录袋也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成长记录袋只是教师促进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的个人行为。他们的学校未必知道或者完全支持这样的教育方式。所以教师与学生辛苦所做的记录袋究竟是由学生保管还是教师保管亦或是由学校保管?这些问题都是教育者要在实践中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5.
  [2]李雁冰.质性课程评定的典范——档案袋评定[L].外国教育资料,2000,(6).
  [3]刘波.学生成长记录袋——种崭新的学生评价方式.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1).
  [4]马冬梅.外语学习能力的实质:认识与再认识——以二语习得究为视角.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
其他文献
又湿又冷、又闷又潮、寒湿阴森……在我们对环境或是天气的抱怨里,“湿”常常成为一个关键的字眼。  的确,在中医看来,湿气似乎称得上是“万恶之邪”。在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致病因素中,湿邪杀伤范围最大。这是因为,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成寒湿,让人冷得透心彻骨;遇热为湿热,闷得使人透不过气、出不了汗;遇风则化为风湿,成为难以摆脱的慢性病……  此外,湿邪从
煤矿事故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虽难以避免,但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域是有规律可循的。统计分析了黑龙江省2006~2013年的煤矿的事故在时间和地域的分布,总结出了黑龙江煤矿主要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