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美元的小米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炙手可热的小米公司即将登陆港交所,创下今年全球IPO的一项纪录。近千亿美元的估值,批量的造富神话,独树一帜的商业模式,让小米成为继BATJ(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京东)之后,又一家IT生态巨头。
  小米的成长,遵循的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递变之路。作为一家跨界性质明显的创业型企业,小米并不是以无知者无谓的姿态进入智能制造领域的。制造手机的门槛太高,雷军选择从米聊切入,软件着手,所以第一代小米手机上市时,小米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米粉”。2016年小米遭遇销量下滑危机时,小米意识到与OPPO、vivo之间的渠道差距之后,又通过布局小米之家最终实现了线上线下的立体优势。
  小米的成功在于不断延展的边界和对未来趋势的认知,从“专注口碑极致快”引领的互联网思维浪潮,到百家生态链企业的完美布局,再到对IoT和新零售的完善,让小米从一家手机制造厂商蜕变为一家具备互联网生态基因的软硬结合企业。当然,值得一提的还有小米“补课”的能力。作为一个跨界者、插班生,小米入局之时在供应链、工业设计层面几乎毫无经验可言,尽管吸纳了一众行业大咖,但几乎所有的环节都是一次从零到一的艰难之路。
  在官方和民间的各种榜单上,小米的估值仅次于蚂蚁金服和滴滴出行,但从含金量上来看,小米的价值还要远胜于滴滴。相比于滴滴这种依赖资本开道、补贴引流,并行走在政策边缘的企业而言,小米的生态布局不可謂不完善。所以,当投行将小米的估值定位千亿美元左右时,好不令人意外。
  看似每一步都是无心插柳,但小米之所以成为小米,有其内在的逻辑。雷军在小米上市之前的公开信《小米是谁,小米为谁而奋斗?》中总结小米的商业模式时称,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成了小米的“铁人三项”。
  表面上看,小米的每个环节似乎都不赚钱的,尤其是在硬件销售上,达成一定的量才能获得一定的微利。但“免费”却是小米的商业模式,手机、平板、手环(手表)、电视、音箱……最终把数以亿计的活跃用户集成在一个系统内,再不断地通过互联网服务来挖掘其中的商业价值。
  今天的小米最不应该关注的就是如何在短期内赚更多钱,腾讯、京东的实践已经论证了一种商业模式:在同行们为蝇头小利而故步自封之时,对产业链溯流而上,迅速卡位和补足弱项。因为,只有在生态层面掌握了主动权,才能最终成就一家帝国级的企业。
其他文献
中国产业新城建设的引领者华幸福的控股股东华夏幸福基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夏控股”)近期以138亿元的价格向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转让了上市公司华夏幸福(600340.SH)的19.70%的股份,合计5.82亿股。  这笔交易转让完成之后,华夏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鼎基资本将持有华夏幸福42.67%的股份,仍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而王文学的实控人地位也未改变。  进入2018年,围绕在华夏幸福周围的
串接于电源与被控制电机之间的软起动器,有效的减小了电机起动时的冲击电流,降低了设备的损耗,加强了电机的防护能力。
娃娃菜属白菜类,小棵型,由于其内叶嫩黄,口味极佳,深受本地及南方市场的欢迎,同时也是发展订单农业的主要蔬菜之一。近年来,娃娃菜在红古地区种植面积日益增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
目的: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探讨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方法:采用我院急诊科人员配备、病区设置、设备等数据及急诊业务范围而说明加强建设急诊医学的必要性。结
最近有两家热点公司,一直活跃在公众的视线,获得了极大的观注。一家是刚一诞生就宣称要干掉星巴克的本土咖啡制造商——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相信一线、二线城市的大多数
同志们:培训班开始时,伟平书记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理论联系实际,从为什么要开展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关于新一轮试点工作的决策部署、理清试点
近年来,我国各具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茁壮成长,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但在农业生产领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面临新难题,创新支持思路日趋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