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开放教育质量观

来源 :当代职业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92zhangshu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从1979年创办以来,为吉林省的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急需应用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在我省教育战线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电视大学的继续发展关键在质量,而质量的问题又取决于质量意识。为此,我们认为要想提高广播电视大学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必需严把质量关。
  
  一、强化质量意识,促进开放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教育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社会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指标。所以,强化教学质量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在远程教育发展的今天,教育质量的好坏,是关系学校生死存亡的大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于云秀在全国电大2002年教学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开放教育试点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是我们电大教育工作者,也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远程开放教育的质量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试点项目是教育部高教司直接领导、中央电大组织实施的,这个项目是否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关系到电大生存和发展。从更高一点的政治角度来看,抓好教学质量也是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体现。因此,从中央电大到地方电大,从领导到教师,每一位同志都必须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强化质量意识和全局意识,正确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放教育和其他形式教育的关系,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教学为中心,以开放教育试点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落脚点,树立电大的统一品牌”。强化质量意识,提高开放教育质量,这对电大来讲尤为重要,而提高开放教育质量,在电大系统要从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抓起。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步伐,就是为提高开放教育质量奠定基础,也是提高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地位的重要举措。
  一般来说,在我国民间,老百姓衡量一所大学的质量,主要认为有以下几个标准:第一,认为创建的年代越久,规模越大的学校,质量就越高。第二,认为学校的专家、教授、院士越多,学校就越有知名度。第三,对入学学生要求的分数越高,这所学校就比其他学校质量高。第四,具有优越的教学设备、教学设施和各种资源的学校,实力就越大,质量也越高。第五,那些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人际交流的大学,被认为质量更好。上述这5条标准,我们不反对,但是,我们还认为:衡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不能单纯地看其客观条件如何,更主要的是应看它的教育教学质量所体现的程度。因此我们认为,没有质量,就没有生源;没有生源,就形不成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不能被社会承认。同样,如果学校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层次,而教学质量逐渐下降,那么,这所学校的生源也会不断的减少,其规模和层次也会随之下降。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教育质量既是办学规模、层次和社会认同的基础,也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的这一“通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国电大系统内,展开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期评估工作,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项目的试点,推动电大的发展和改革,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并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在充分发挥全国电大系统在发展我国远程教育中的基地作用;深化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深化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应用性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加快试点专业网络课程和教材资源建设;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与传统教育手段的比较、结合和融合;深化现代远程教育的管理改革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同时这也是教育质量的一次大检查。我们知道,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需求的改变,新的教育质量观代替了传统的教育质量观。导致这种教育质量观转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在竞争剧烈的信息时代,学校的生存取决于是否能以市场为导向这一本质观念的变革,这就要求教育质量要适应市场经济这一杆杠。二是在信息时代,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更为密切,社会在发展中知识的比重越来越大,教育的社会性越来越突出,从而要求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自己的社会地位。
  回顾我省电大二十几年来的教学过程,虽然借助了一些现代化教育手段(广播、电视、卫星等),但仍然是停留在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阶段,录音照本宣科,录像人头搬家,教师还是粉笔加黑板,学生一味地机械记忆,考试则是卷面一锤定音,其结果是既缺乏“实用型”,又达不到“高校型”。所以,我们必须对电大的教育质量有一个新的认识,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出发,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质量目标分析,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使电大的教学质量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
  
  二、在人才的培养上,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信息技术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系统化等特点,这对人才的要求也从过去那种专业对口向更深层次的注重人的能力和素质方面转变。过去那种在学校一次性“充电”,然后一辈子在工作岗位上“放电”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新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出现,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地充实自已的知识,不懂多媒体、不懂计算机、不懂外语,不具备自学能力的人,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虽然我们广播电视大学在远程教育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路程,但是,我们的教育方式还停留在传统教育的层次上,其中最主要的特征,仍然是传统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在教育手段上,虽然利用了一些现代化手段,但其形式,还是传统教育方式,“音像教材”是“课堂搬家”,“计算机软件”是“书本变电本”,学习还是“定点定时”。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上就是100分钟,不管你听懂与否,一灌到底,很少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在教法改革上,只是停留在某些局部上,放几盘现成的录音或录像带,不管学生看的怎么样,自己认为就是改革,所以,进展不大。我们认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其目标应是:面向21世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的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就是深化教育改革,探索广播电视大学如何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质量较高的人才。其开放教育过程,就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创造过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或完成一件作品时,都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完成的,这就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在教育观念上要有一个大的突破和转变。要在人才的培养上,树立新的人才观和质量观,要进一步深化以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重点的教学改革,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质量首先要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开放教育试点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在远程教育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各校都面临着教育革新的严峻挑战,而且,竞争也在不断的加剧,各种竞争,特别是市场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质量的竞争。教育质量好,在竞争中就会不断地发展,质量差的在竞争中就会逐渐被淘汰。因此,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就需要靠学校的全体教职工,同心协力地去拼搏,也只有坚定不移地从强化教育质量入手,把教育质量放在第一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能保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那么,如何在中国众多的网络教育学校中打出一面属于且适合自己的旗帜,如何做到脱颖而出、卓而不群,是摆在远程教育人士,尤其是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前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如果我们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高校的思维,照搬国外的模式,在远程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无疑等于自断前程。所以,我们一定要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创造性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是广播电视大学的必然选择。
  总之,教育质量是关系到学校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教育质量第一的原则,多想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多办提高教育质量的实事,多造提高教育质量的舆论,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能创造我省电大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7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应用低分子肝素0.4 ml,腹壁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62.16%;治疗组比对照组病情稳定时间短(3.17d与4.48 d).两组总有效率及病情稳定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有助于尽快控制病情,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为中心,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教师只是关注于自己怎么教,并不重视学生是怎么学的,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学生。
摘要:从国内来看,近年来和谐哲学的研究主流是围绕斗争哲学而展开的,此外,还有一部分学者从系统论和理念创新的角度研究和谐哲学,可视为和谐哲学研究的两条支流。当今和谐哲学命题自身面临着生存危机;和谐哲学的儒化思想严重;和谐哲学理论体系亟待建立等诸多问题。未来的和谐哲学研究内容应扩大眼界,汲取百家之长;和谐哲学研究界域应控制在学术领域,避免将学术争辩上升到政治斗争;和谐哲学研究范围不应仅限于国内,还应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