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皮桦应拉木的显微特征及其形成早期内源激素分布

来源 :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ch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光皮桦应拉木的显微结构、理化特性及其形成早期的内源激素分布,以期为揭示应拉木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无性系1V25-2为材料,通过人工拉弯诱导形成应拉木,测定其主要显微特征和物理化学特性,并应用ELISA分析其形成早期阶段主要内源激素的分布规律。【结果】经12个月的拉弯处理,应拉区木质部的细胞壁明显增厚,纤维平均双壁厚是对应木的1.8倍,形成明显的胶质纤维层。应拉木的平均纤维长度、纤维素含量均明显大于对应木,而木质素含量则相反。拉弯处理的早期阶段,不同木质部类型中的4种激素含量呈现不同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新疆、内蒙、青海3个地区的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马胃蝇蛆病的发生情况、感染多样性和区系组成。【方法】采用伊维菌素于同一年冬季分别对蒙新区的新疆卡拉
目的观察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中Th1细胞转录因子T—bet和Th2细胞转录因子GATA-3的基因表达.探讨T—bet和GATA-3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
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主诉胸、腹部褐色斑片6个月来院就诊。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双乳房间、上腹部出现棕褐色斑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治疗。皮疹逐渐增多、增大并有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精神疾病护理,比较两组精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