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中日关系下一个40年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ong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中国总理李克强今年5月访日之后,乘着10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40周年的东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年内访华几成定局。
  日本首相上一次正式访华,还是在7年前;转过年后,野田佳彦就在撂下钓鱼岛“国有化”残局后下台了。而这一次,安倍晋三是在高票连任党首、稳定执政预期之后来访,意义明显不同。
  若干年后,当中日学者在撰写21世纪上半叶的两国关系时,安倍政权时期肯定是十分重要的一章。而近期全球贸易风雨里的中日“相向而行”,承载着为两国关系“下一个40年”定调的期待,堪称走在历史关口的“高光时刻”。
  大历史呼唤大格局。也许用不了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就会超过美日之和。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全球视野的打开,中国的国民心态也会更趋从容、理性、平和。镌刻在纪念碑上的二战史实问题,自民党念兹在兹的修宪问题,乃至看似无解的争议领土问题,都不能妨碍“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愿的落地生根。
  而在40年的未来时间刻度下,“日美同盟坚如磐石”与“转身亚洲、拥抱中国”,哪个更像是迷梦,哪个更像是时务?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虽说每个国家都留有它最辉煌阶段的脚印,但全球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中日两国国民,只会越来越相似。“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这种唐代中日文人间的故人情,或将重新回到中日百姓的日常交往中,不管新的媒介是抖音、机器人还是其他。
  回到眼前,民间旧怨待消,友谊道阻且长,更需要政治家的前瞻性引导。比起被动“漂流”,“边合作边竞争”不失为一种良性关系。中日经济结构的互补性或许不如中美,但在细分领域合作空间依然巨大。日本车企“御三家”错过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20年的红利,如今奋起直追,为时未晚。
  中日双方相向而行,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亚洲可期。
其他文献
2018年伊始,东北的新闻便接二连三地涌出来,毛振华控诉亚布力管委会事件,游客雪乡被宰事件,《共同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和《推进新一轮东北振兴联合行动备忘录》签署,“东北振兴金融合作机制”推出等等。  东北为什么成为焦点?因为从2011年开始,东北的经济增长速度便一路走低,到2014年,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关注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近两年,东北经济增长甚至出现了“断崖式下滑”,2016年上半
日前,深圳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在新区的指导下先行先试,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强力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大改革大创新大发展。  大改革大整合带来大创新大变局大发展。这是深圳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的第一声春雷。大整合将颠覆传统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散兵游勇”各自为政囿于成规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社区股份合作公司面临土地、人才、资金等难以为继的困局,从而实现新的跨越式大发展。葵涌样本对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具有标杆
每到假期,旅游似乎会成为一个既轻松又沉重的话题。轻松,源于人们对于旅游一般性的想象,因旅游总是和休闲、度假、放松等词眼相关;沉重,则来自当下中国场景中那些几乎和旅游形影相随的描述:堵车、拥挤、宰客……然而,健忘或许是人的一种本能。所以,沉重归沉重,下个假期到来的时候,人们总还是容易忘了先前的痛,义无反顾投身于如潮的人流中。  “景观”乡村  不过,在这个极为强调分众化和个人体验的时代,和其他领域相
最近,云南昭通一个7岁小女孩对父亲的“控诉”在网上走红了。她父亲是一名记者,放寒假时,父亲把她带到办公室,然后撂在一旁,因为他需要工作。  憋坏了的女儿终于爆发了,她委屈地“怒斥”父亲:“工作才是你亲生女儿,工作才是你最重要的,你只晓得管工作!你都不爱我!”  随后,7岁女儿把新老旧账一并翻出,包括父亲“只关心别人的宝宝”,因为别人宝宝病重了,作为记者的父亲会不断念叨、关心和报道,这些细节被7岁小
和比较聪明的读书人相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复杂程度,与市井无异,并无世外桃源,而且还多了些高智商、自负,还有多了个个性化。新生入学,等同于各路“高手”云集,各自带有过去教育教学的烙印,带有家庭背景的影子,带有当地文化的痕迹,他们突然聚到一起,你说不起波澜是不可能的。既然必会起各种波澜,就应处变不惊,不必恐慌,要理解到这是正常的事。  可虽说正常,也非得有点提醒交流,才不至于蹉跎岁月,空掷几年宝贵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第十届财新峰会上书面致辞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可靠的信息、准确的数据和畅通的沟通机制。新闻媒体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承载着重要使命。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结构性调整,增长模式也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过去的高速增长时期,中国经济每年的平均增速一度在10%以上。但从世界所有大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来看,这种
和李豆罗“认识”,很偶然。  5月的一天,微信朋友圈里,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转发了一段视频,并配有她的评语:这是我们江西人的骄傲。  出于好奇,点击进去。视频中,一位老人正登台表演,劝募新农村建设所需的资金。  老人名叫李豆罗,69岁,是南昌市原市长。  《南风窗》记者为了采访开始预约李豆罗。不过,预约的时间到了以后,以“很忙”为由,记者将采访事宜,一拖再拖。李豆罗没有生气,电
左起:巴格达迪生前照片、巴格达迪住所被突袭前的画面、巴格达迪住所遭美军突袭  10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推特上预告说会有大消息。在漫天猜测下,白宫于第二天正式宣布,继本·拉丹之后困扰世界多年的“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省被美军特种部队围堵之后,自杀身亡。  特朗普总统评价这一事件的意义是“让世界变得更加安全”。  巴格达迪作为曾经叱咤风云的“伊斯兰国哈里发”,原本随着这一组织在
西藏,向来以奇特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色彩,吸引着国内外游客。而最近几年,它正在放射着另一种光芒—经济增长。  十年前,当国际金融危机悄然逼近,全国很多快速发展的“大块头”随即进入深度调整期,经济增速放缓,超过两位数的增长渐渐已不可见。唯独西藏,一直保持强劲而平稳的发展势头。  自1993年起的25年来,西藏一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最近五年,“争8保7”是许多原来的经济明星地区的“新常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