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供给侧改革

来源 :清华管理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r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这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供给侧改革将让无数企业折戟沉沙,也将让无数企业扬帆竞发。那怎么做才能在“互联网+”供给侧改革中击鼓而进呢?
  最近一两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经济,尤其是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的指示和判断。今年4月19号,习总书记在网信工作小组会议上讲到,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他也提到,要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习总书记还指出了路径——传统的实体经济要跟互联网深度融合,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
  总书记的报告也提到怎么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总说,互联网是草根经济,是以人民为核心的一种经济形态。到底怎么做才算是真正以人民为中心?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社会发展中思想的变化。
  再次崛起中的东方哲学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我们真正欠缺的是思想性。我们需要更好的思想贡献。从哲学角度看,中国在新经济领域,一定会迎来新的辉煌。原因在于东方哲学跟网络经济非常契合。
  西方哲学是从毕达哥拉斯开始的,毕达哥拉斯提出万物皆术——这是西方哲学体系的根源。万物皆术,研究的是自然规律、万物的状态,用分解的思路去不断地认知世界。跟毕达哥拉斯同时代的东方哲学家孔子提出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德行为载体形成了一套哲学体系。之后日本、韩国从孔子的哲学里又衍生出新的思想,但根源是孔子的思想。
  东方哲学不用分解的思想去做事情。东西方哲学的差异,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西医和中医的差异。西医把人体分解成器官,器官分解成细胞,细胞进一步分解,哪里出问题治哪里。中医从来不会哪里出问题切哪里,破坏人体的系统性。我们曾经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来清华大学演讲,樊院士是消化内科领域全球顶尖的专家。他说:我越研究医学,越发现在医学领域艺术重于技术,越做越没有信心,人体真的有所有人都适用的普遍规律吗?未必。
  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发现世界本原越来越接近于东方哲学的整体思维,而不只有西方哲学的分解思维。互联网思维强调的就是系统性,强调的是人自身的无穷创造。东方哲学强调的是系统性,以人为核心,恰恰跟互联网思维完全一致。我们的东方哲学,能够在网络经济时代发展起来,变成我们真正的财富。
  具体要怎么做呢?
  互联网+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方向——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从需求侧到结构侧的变革历程。
  具体地讲,战术上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这是一个平衡的过程,不是供给侧简单叠加互联网的过程,而是一个天平,需要“互联网+供给”,同时需要“互联网+需求”。“互联网+需求”是自主性的,而“互联网+供给”是被动性的。
  “互联网+需求”的变化主要是消费模式的改变,这种改变自身在流动性地往前发展,企业家不去实践,学者不去研究,民众自己也会往前走。现在民众的需求就在发生着改变。大家观察一下现在的需求,不论是员工还是客户,需求跟五年前一样吗?跟三年前一样吗?完全不一样。所以说“互联网+需求”的变化是促进转型非常重要的动力。
  “互联网+需求”的变化,也是市场机制的改变。所谓市场机制的变化,主要是营销渠道在发生变化。比如说做户外用品的探路者原来完全靠门店,靠经销商;但现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已经改变了,他们能在网上查到每一个渠道的价格。如果企业还用原来占领市场的方式,未来一定会被淘汰。
  那么,实体店铺真的没希望了吗?不!实体店铺有实体店铺的优势,但存在方式一定要变化。清华有家很小的枣糕店,每天店门口都排队成长龙。我一开始以为枣糕店找了很多托儿。后来我叫来一帮学生,问他们:“你们真吃吗?”他们说:“老师,真吃,我平常连十分钟都舍不得浪费,但是为了吃这个枣糕,我可以排一个小时队。”互联网时代的街边店照样有生意,但是存在的方式和连接的范围不一样。
  街边店的模式创新,其实有巨大的机会。当你看到一堆街边店倒闭的时候,你认为是市场出现了问题,其实不对,街边店有生存的空间,只是需求发生了变化。我们对街边店产生了新的需求,街边店的供给就要发生变化。
  这就是“互联网+供给”——它是商业模式的变化,也是生产模式的变化。
  我听沈阳机床董事长介绍,他们把i5当作机床领域的iPhone来做,把机床变得像手机一样,可以在上面开发APP,可以在上面做各种各样的操作,做的事情远远超出了租赁范围。沈阳机床做的是真正的“互联网+”机床,能记录下加工每一个倒角所消耗的功耗、加工的时间等等这些数据。机床变成了大数据的采集,从而让沈阳机床厂变成了服务方面有突破的企业。
  互联网思维:多边市场效应
  因此,供给侧的变化,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商业模式的改变,其次是生产模式的改变。
  在商业模式方面,在移动互联时代,客户不再是单一的客户,产品不再是单一的产品,企业能连接更多的人、产品、服务。原来是卖东西给客户,让他们享受产品,享受服务;现在是想办法把更多利益相关者连接进来。比如说,原来银行跟探路者之间只有借贷关系,现在探路者能不能自己变银行,参与到借贷过程中?这样就在可控范围内连接了金融业务。
  我们要想办法把各种要素连接在一起,一旦连接在一起,我们所经营的就不再是原来的那条单边,而可以从更多边中获取价值,这在经济学上叫做多边市场效应——从各条边上盈利,而不只是从企业跟客户的直接联系中盈利。这是供给的商业模式变化中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形象地说,原来只是供给一个炒勺,现在要把炒勺跟客户连在一起,能够测油温,记时间,变成智能炒勺,跟手机等连在一起。一旦连接了以后,这把炒勺的供给就改变了,供给的不单是一把炒菜的勺,还是做菜数据的获取工具,附加价值就得到很大提升。   “互联网+”供给侧的变革,就是怎么样创造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经营方式,把技术做精,叠加信息,把潜在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
  互联网+时代,企业供给什么?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在供给上,到底是要提供房子、大米这样的产品还是服务?现在,制造业要向服务转型。我们要使用三个技术领域的概念来提供服务。
  第一,大数据。将来的企业一定都是大数据企业。卖房子要卖出数据,卖机床要卖出数据。卖不出去房子和机床,说明商业模式落后了。
  第二,物联网。万物互联,所有的东西都联在一起。将来的企业一定要提供各种各样物联的可能性。早介入,就早占据先机。我跟探路者董事长盛发强提到,探路者要做智能穿戴、智能服装,在这个领域做先行者,这实际上就是物联网。
  第三,云计算。中国的云计算发展很快。很多人不明白就敢投钱,大量资金涌入云计算领域,建了N个云计算中心,却没什么业务在云端跑。但云计算确实是方向,因为将来很多业务都需要有平台,而平台就在云端,用云才是更节约资本的发展模式。
  从技术角度看,将来企业的供给就是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这样一些方向。
  以用户为核心
  用户是核心——我们是围绕用户的需求来决定我们的供给是什么。所以用户一定在中心位置。围绕用户需求,我们去发展我们外围的电商、企业应用,制造行业的基础信息化等等。
  移动、深度参与、智能
  在这些技术背景下,也可以说我们需要供给的是移动性、参与性、智能性三个方面的产品。对照这三个方面,我们就知道现在的公司改革应该改什么。
  首先,移动性远远没有发挥作用。在移动带宽足够、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应该想办法让每一个移动的人、移动的设备交织在一起,才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移动性是在移动状态之下的价值创造方式,而不只是信息传播渠道。北京公交是移动的,现在有3万多辆公交车,一天的客运量在1千万人次以上。看到北京公交的数据,我跟他们董事长说:你们是互联网企业。他觉得可笑,他说我们是靠补贴的,北京市政府每年补贴150亿,我们做什么互联网?
  用新商业模式,用移动性改变公交原来的运营模式,就能够创造出新价值。创造价值绝对不是在车身上加广告,车里放显示屏这样简单。我们仔细分析了北京公交,发现北京市公交线路遍布大街小巷——公交完成的不只是一个人从A到B位移的事情,更是解决从A到B的过程,公交车过王府井过西单,是一个贯穿这些地方商业的过程。这是我的思路:不需要公交Wifi覆盖这1千万人,而是覆盖沿街所有商铺Wifi,每一个店铺的Wifi都跟公交连在一起。这样每个车上的乘客,不论经过哪一个门店,这个门店的信息都可以直接推送到手机上,让乘客玩着游戏就逛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怎么玩游戏?我们知道Iback技术,每一个沿街商户都可以连接进来,在手机上实现实景游戏——沿街商户蹦出怪物,打死怪物,跳出商铺的优惠券!这样就把沿街的商铺全部都盘活了。除了打怪物挣优惠券,乘客也可以直接购物,例如我知道今天早上十点路过庆丰包子铺,就提前订12个包子。加入平台的店铺,就算只收1%的佣金,还需要国家补贴吗?
  所以,实体店铺不是没机会,关键需要新的平台,新的发展方式。移动性的价值就存在于新创造出来的机会中。移动性是信息使用的过程,一定要注意社会协同。
  第二方面是参与。例如餐饮,更多人能够成为餐饮参与者,成为分享经济的直接实践者。中国会不会出现Airbnb或者优步这样的企业?在这些领域里有广泛参与的可能性。
  第三方面是智能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供给模式。今年应该是AI、VR年,工业机器人很热,家用机器人尚未那么热,但也很快要进入家庭。今年较多学习机器人上市,孩子的一些问题可以由机器人来回答,这些学习类机器人会逐渐成为家庭的一员。清洁类机器人、金融类机器人、健康类机器人,也会在家里逐渐增多。所以,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很多产品都需要智能化,包括电饭锅、煤气灶。单纯增加成本的智能化是没有意义的,需要创造价值,需要智能化之后带来额外的收益。当然,软智能里最重要的就是大数据。
  企业供给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做这三方面的调整。
  供给端改革
  具体的事情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改变市场机制,另外一方面是改变创新机制。从供给端,企业要把这一外一内的事情解决好。
  外部市场机制方面,自媒体营销成为新时尚。所谓自媒体营销是一种新的市场渠道。我不否定公有媒体,公有媒体有其优势,解决的是广度问题,自媒体解决的是黏度问题,公有媒体和自媒体未来会达成一种平衡。未来社会一定还存在大量的传统媒体,但是传统媒体的运营方式一定会改变。
  媒体变了,市场就变了,企业就会有很多创新的市场运营方式。比如说保险,工业时代体系下的市场拓展模式是有很多代理,中国人寿这样的保险公司有100万代理。现在,用互联网方式可以怎么做?每个客户都可以是代理,只要设立合理的机制就可以了。我们看到互联网保险正在兴起。实体商品也一样,必须是原来的渠道、门店才是销售终端吗?不能每一个客户都变成销售终端吗?探路者设计的互联网机制,会让每一个会员都变成销售员。
  第二,需要改变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的方式变了,要让每一个人参与创新,这就需要给大家均等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
  我们现有的组织模式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大多数企业采用层级化职能化的组织结构。这种组织模式适应了工业社会大规模生产的需要,曾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但组织方式是要与时俱进的,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革。在互联网领域,层级化职能化的组织模式已经制约了生产力发展——它给每一个人都加了个框,只能干这事。实际上你能干的事比框框限定的事多多了,你只是没机会。结果每个人都觉得郁郁不得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实际上当我们这么感叹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是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呢?现在的组织模式变化,就是要让人生如意十之八九,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有生之年做感兴趣的事情,贡献最大的力量。这样的社会才是效率最高的社会。
  社会的总价值就来自于每一个人的价值创造。如果让每一个人都提升其价值创造的20%,整个社会价值的创造都将更加巨大。组织管理模式上的变化,中国有14亿人,如果组织管理模式上有所变化,中国能不更强大吗?我把这叫做智慧人口红利。我们已经到了分享智慧人口红利的年代,不再享受劳动力人口红利。
  规模经济效益
  从工业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经济理论发生了改变。原来的经济理论以生产型的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现在则是基于以传输信息为基础的网络经济效应理论,后者就是要使供给的产品具备网络效应,才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要把每一个企业从单纯的销售和制造型企业,变成运营型企业。所谓运营型企业,运营的是一个网络,每一个企业都能变成运营型企业,不论是卖火烧还是卖枣糕。
  长尾理论:集合经济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产业都会有这样一条曲线:越接近头部的供给,越是大规模热门经济的供给,是利益驱动的供给模式,传统的企业基本是按照这种供给方式去生产和组织的;越往尾部,越是集合经济的天下,强调的是草根文化,是业余者的领地,是一种兴趣驱动的分享经济。这就是长尾理论。
  头部和尾部的供给模式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做好两者之间的融合,既不能用头部的思想经营尾部;同样,也不能用尾部的思想经营头部。好多互联网企业把自己头部的经验往尾部搬,结果可想而知,反之也无法成功。
  最大的机会来自于中间位置,怎么做中间位置上的供给?将来这条曲线会越来越扁平化,即头部在下降,尾部在上升。扁平化的结果是,用传统模式供给的企业将会越来越艰难,这是头部下降的必然结果。但是尾部在抬升,尾部抬升就是新供给模式的机会——“互联网+供给侧”变革需要我们重视利基市场,需要我们在利基产品也就是个性化产品上做供给改造。
  “互联网+”供给侧变革
  2013年1月9号《经济学人》提出了分享经济。我们看到分享经济在增强个性化,让个性化的供给变成可能。以前很难做到,因为成本太高,而现在则完全可以做到。分享经济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去中介化,把大量中间环节去掉,让利基产品直达消费者。消费者获得利基产品的成本正在逐步下降,一方面生产成本在下降,另外一方面消费者寻找利基产品的成本在下降。利基市场能够跟大市场抗衡的时候,就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型变化。
  互联网+传统产业=重资产的轻资产化经营
  总结一下,“互联网+”供给侧改革,“+”并不是单纯的搬家,把线下的供给搬到线上;而更像是乘数甚至指数效应,一旦把互联网的内涵注入到老的供给模式中,可能会产生幂指数效应,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总结为一个等式:互联网+传统产业=重资产的轻资产化经营。重资产有重资产的优势,但是其价值创造方式过时了,需要叠加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叠加文化的内容,这样重资产才有可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商业模式上,所谓供给变化是一个向服务、文化转型的过程,其根源在于产品内涵的改变——产品的内涵从物质内涵变化到现在的文化内涵。任何一件产品都需要有文化的内涵。内部管理上,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层级管理模式。外部环境方面,我们需要洞察外部市场动力点。
  这是对供给侧变革的分析,但每一个领域,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问题和特点。希望大家共同在中国新经济发展时代中,找到新的机会。
  朱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党委副书记
其他文献
The newly developed Coupled Ocean-Atmosphere-Wave-Sediment Transport(COAWST) Modeling System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yphoon-ocean interactions in this study.
  目的:建立中药注射剂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组胺类物质检查法,提高组胺限值检测标准。方法:取正常豚鼠近盲端一段回肠,冲洗去除肠段内容物。将肠段固定于事先放入营养液的浴
会议
  [目的]连翘苷为中药一类新药,具有明显的解热、发汗、抗炎、镇痛、免疫增强和抗病毒作用,拟开发为治疗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的抗感冒药物
采用光学网格应变分析技术对QP钢进行成形极限试验,评价两种QP钢的成形性能,并与传统的DP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和原有的测量方式相比较,光学网格应变分析方法可靠性高,测量
畜牧业作为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农民家庭收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随着禽流感、口蹄役等疫情的发生,都可能对我省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作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高校在对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时更强调听、说、读、写四位一体的融合。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应有的英语语言环境,所以高校
随着高中英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英语学科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尤其在生源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往往会忽视第二课堂,只注重第一课堂的语言教学。实践证明,第一课堂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实践机会,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压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我们有必要开设高中英语第二课堂,为学生创造在第一课堂的语言教学以外的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机会。那么,我们该怎样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我们的聊天室!在这里,你需要扮演对话中的一个角色,根据语境选择你要说的话。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快来挑战看看吧!.Betty:It’s summertime.I thought p
癫、狂病属于中医神志病范畴,古今文献中对此病有颇多记载,历代医家均提出辨治理论及学术经验,系统发掘和梳理有关癫狂病的古今治疗思想并加以述评,从中获取当下对于癫狂病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