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兼修”推动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指出,法学类专业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社会主义的法治人才。目前的建设还存在理念、教材、教法、资源、师资和制度方面的不足。在“德法兼修”观念的指导下,提升育人认识,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大纲教案,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思政能力以及加强制度保障,有助于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人才队伍的培养。
  关键词:德法兼修;课程思政;法学专业;教学改革
  一、法学专业培养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指出,法学类专业的培养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因此,高校法学教师必须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坚持将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统一。
  二、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我院在法学教学中,授课教师积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努力实现法学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可见,课程思政的本质就是“立德树人”。
  (二)有助于塑造法科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我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采用思政教学法,将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政专业内容全面整合,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满足当前立德树人的工作要求。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法学课程教学模式,不再是单一的法学专业教学,而是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其中,全面、全方位及全程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职业道德水平,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专业能力、良好思想素养、正确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可见,在高校法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观念意识,充分重视相关“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转变以往的教学工作模式,打破以往教育工作的局限性,全面提升整体教育工作水平。
  三、我院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的认识不足
  我院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思政教育属于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任务,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重点讲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就导致法学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相互分离,法律专业知识与法学基本价值观念形成了“两张皮”。部分教师尚未意识到法律知识中思想内容和价值内容的重要性,没有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准确理解,不能将法学教育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相互整合,难以有效开展各方面工作,甚至还会出现学生思想混乱的现象,这样不仅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还无法指导其全面理解法律内容中的思想知识和价值知识。
  (二)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
  我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融入思政元素,但受到内容与授课方式的影响,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学生有排斥心理。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未能将法学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整合,这样不仅会导致课程教学受到影响,还无法使得学生接受法学课程思政教育,甚至会导致学生有抵触情绪,难以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此外,我院教师如果不能积极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工作,不仅无法全面增强教育工作效果,难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思政教学有待加强
  第一,我院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首先,在理论课程教学方面,没有设计出关于法学课程思政的理论内容,未能按照法学专业特点合理的融入思政教育知识。其次,在法学课程思政方面,未能统一相关的教学大纲内容,没有明确具体的教学工作目标。最后,在教学期间未能制定较为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缺乏统一的考核工作标准。第二,我院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需进一步提升实效性。尚未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实践操作教育模式,难以采用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对各方面的教育工作质量与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四、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建议及措施
  (一)全体教师树立正确观念
  我院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观念意识,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意识,形成正确法律信仰。在教学工作中遵循具体的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原则,全面提升整体教育工作水平,全面增强自身的思想素养与道德素质。在此过程中,法学教师应该将德智体美的教育作为主要内容,按照法学专业的教学内容,筛选最佳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增强自身的政治素养,遵循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原则,在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培养学生法学专业能力的情况下,采用思政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素质,增强整体的教育效果。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院教师应当采用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增强整体的教学效果。 在此过程中,应该将学生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按照学生的需求设置教育内容,并相互之间良好沟通交流,和学生形成平等关系,以此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外,教师需要充分按照学生的专业背景,个性化的融入“课程思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内容相互整合,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调动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增强其法治思维能力。
  (三)将德法兼修融入教学设计
  1.在教学内容上,要同时注重道德品格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将道德元素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与教材编写。2.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价值指引和知识传授。高校应该和教育行政部门相互合作,编制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法学思政理论课程内容,应当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合理的选择理论知识,将法学专业和思政课程相互衔接,预防出现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3.在课堂管理上,应该在课堂管理方面探索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标准,并完善相关的教育评价工作体系,制定出关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考核评价工作体系。4.在考核评价上,应当将道德加入考核要素,建立品德与学习、品德与工作并重的考核体系。5.在社会实践上,应该完善社会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探索建立体验式教学方法。
  五、结语
  目前在我院法学教学工作中,存在难以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专业教学活动的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任重道远。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观念意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到法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学专业能力的同时,增强其思想素养与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开宇.财经高校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改革探析[J].吉林广播電视大学学报,2019(5).
  [2]饶冠俊.法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关系及融合架构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5).
  徐鑫 1981.8 男 云南昆明人 硕士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法学院650106 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特需病房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特需病房住院的4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 898例内分泌科普通病房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特需组和对照组,并进行体脂参数、血压、血糖、血脂谱、胰岛素、C肽等检查.结果 (1)特需组与对照组患者中男性[72.5% (335/462)与56.6(1 075/1 898)],吸烟(40.5%与24.6%
目的 探讨乳胶凝集试验对小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 对我院儿科近3年确诊的15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颅脑CT、脑脊液墨汁染色及乳胶凝集试验等检查结果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乳胶凝集试验对小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诊断阳性率86.7%(13/15)高于颅脑CT 20.0% (3/15)和常规脑脊液墨汁染色40.0%(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F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均口服利巴韦林片,对照组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INF) α-2a注射液,前4周每日1次,以后隔日1次;治疗组皮下注射PEG-INFα-2a注射液,1周1次.48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早期病毒应答(EVR)率、治疗结束时病毒应答(E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连续收集发病时间<24 h急性脑梗死患者272例,应用自制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疾病史,收集患者入院后7d的NIHSS评分、mRS评分作为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的综合判定指标.将NIHSS≥15分定义为严重型卒中组(NIHSS≥15组),NIHSS< 15分定义为轻型卒中组(NIHSS< 15组);
目的 探讨小儿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甲减)对骨龄和身高的影响及其治疗转归.方法 选择亚甲减儿童97例为研究组,甲状腺功能正常儿童80例为对照组,进行身高、骨龄测定.对研究组患儿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评价疗效和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 研究组身高[(1.31±0.06)m与(1.41±0.09)m,t=13.532,P<0.001]、骨龄[(8.29±0.35)岁与(10.02±1.45)岁
目的 探讨支架在结直肠恶性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8例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采用内镜联合X线下临时性或姑息性支架治疗,观察肠梗阻缓解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28例患者接受支架治疗,仅1例失败.21例经内镜治疗解除梗阻后7~10 d行肿瘤一期切除,术后恢复顺利,支架放置后未发生支架移位及结肠穿孔.结论 经内镜放置支架治疗结直肠恶性梗阻是一种临时过渡性或姑息性治
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明确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城市协调发展。今年,202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是基于解决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农村
期刊
目的 评价MRI液平显像对囊性前庭神经鞘瘤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45例囊性前庭神经鞘瘤患者,根据MRI影像学特点分为液平组24例,非液平组21例,对两组瘤周粘连率、全切率及面神经功能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发现液平组和非液平组的瘤周粘连率分别为70.8%(17/24)和28.6%(6/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10,P<0.05);肿瘤全切率分别为45.8%(11/2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肺源性心脏病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控制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强心、利尿、抗心律失常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和口服氯吡格雷片治疗.同步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模式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8月至2014年5月我科收治的4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病例特点、治疗过程及结果,并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特点、治疗模式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41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1%、40.02%、30.08%,中位生存时间为17.03个月.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消瘦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r=-1.0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