舛互 ? 语病 ?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kai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个病句,理由是“看不见什么东西,就包括看不见小鸟”;也有的学生认为这句话不应该算为病句。我犯难了:这句话究竟有没有语病?教学中又该如何去讲此类句子呢?
  答:这句话没有语病,而是运用了舛互这一修辞格。所谓“舛互”,是指对某一事物既全部肯定又部分否定,或者既全部否定又部分肯定。构成“舛互”修辞的句子一般由两个分句组成,前后句意关系有这样两类:
  1.事物全部肯定+部分否定(肯定,是为了衬托、强调否定部分);
  2.事物全部否定+部分肯定(否定,是为了衬托、强调肯定部分)。
  也就是说“部分的内容”是被衬的,要突出强调的,而“全部的内容”是衬托的,概指的。写在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全部否定),是为了强调有一些“小鸟”忽飞忽落(部分肯定)。这样便巧妙而自然地表现了草原上虽然空旷但并不单调这一特点。恰当运用“舛互”修辞,在肯定与否定的对比中更能准确、含蓄地传达出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让简单的句子意味深长。
  翻开小学语文课本,你会发现“舛互”这种修辞格在不少地方都有出现:
  ①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
  ②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将这些修辞现象落实到“教”和“学”的层面呢?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指导“语法修辞知识”是言语形式知识,怎样“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的知识是语用知识。言语形式知识教学是为语用知识教学服务的,是准备性、辅助性知识。言语形式知识只有转化为语言运用,才能形成言语能力,实现语文知识的个体性回归。
  另外,新修订课标对“常用修辞格”教学中点拨的范围和难度也进行了大致的规定。“舛互”属于特殊修辞格,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现象,进行简单的渗透或了解也未尝不可。“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小学教研室 责任编辑:辛铭)
其他文献
时下,“每天10分钟随堂练字”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热议的一个话题,不少教师也为此深感困惑与迷茫。如何有效落实“10分钟随堂练字”呢?笔者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一、问题:“书写”成为课堂附庸  【案例一】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咏华山》,一齐响亮地读课题。  师:看老师写课题,一边看,一边听,还要默默地记。“咏”,要求小朋友会读,一齐读——“咏”。(生齐读)“华”要求会写
目的:探讨强化糖尿病教育对不稳定心绞痛(UA)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8例UA合并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UA及T2DM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24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氟伏沙明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控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ICU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纤
"经输治骨髓"意为针刺经脉上的穴位治疗髓病。通过对骨痹定义及病因病机的探讨,我们可以将骨痹纳入髓病范畴。运用"经输治骨髓"这一理论指导临床针刺治疗骨痹,疗效显著。
何谓德育教育?笼统地说,培养孩子爱祖国、爱人民,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这是德育教育的最基本内容。虽然美国学校里的社会学课程和教会里的主日学(主日学,英文名为Sunday School,美国中美教会为孩子们所设的宗教教育课。)会提供一定的德育教育,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对孩子而言,大人的说教总有泛泛而谈之感。如果想让孩子真正参与到寓教于乐的德育教育中,美国男女童军实为首选。  经常有国内朋友问起,怎么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