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眼眶异物诊断和治疗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825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目前眼眶异物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眼眶异物患者24例,根据其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了解目前眼眶异物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植物性异物11例,金属异物6例,玻璃异物2例,其他5例.18例曾行清创缝合术,12例曾行异物取出术,7例曾行3次以上各类手术.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1)受伤情况询问不详、对眶内异物存留认识不足;(2)未进行必要的CT检查;(3)不能正确阅读CT片,CT显示异物而未能诊断;(4)急诊清创处理、以及后续的化脓性感染切开引流,均未进行必要的探查;(5)对植物性和塑料异物,仅满足术中取出一个或数个异物;(6)对眼眶解剖结构不熟悉,手术技术不熟练,不能取出异物甚至将其推向深处;(7)再次手术时未重新进行必要的CT检查;(8)麻醉方式选择不当.局部麻醉下,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结论 眼科医师应掌握眶内解剖结构、影像学和眶内异物的诊断,熟悉眼眶手术入路,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中华眼群杂志,2008,44:676-680)

其他文献
2007年11月10—13日在美国新奥尔良召开的2007年美国眼科年会(AAO)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马志中等报告的题为“自体Bruch膜带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移植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AMD)”一文,被大会评为最佳论文。
第18届国际眼科研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ye Research,ICER)将于2008年9月24至29日在北京五洲皇冠大酒店和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在正式大会召开之前,还将分别在成都和西安举办视网膜变性和白内障卫星会议。
目的 探讨严重且复杂的大泡性角膜病变行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DLEK)的可行性、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方法 采用非随机回顾性连续病例研究.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对15例(15只眼)严重且复杂的大泡性角膜病变行无缝线DLEK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2例联合睫状体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例联合人工晶状体摘出术,1例联合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术后4~6个月,4例无晶状
期刊
目的 利用全景超声活体显微镜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前房结构的改变.方法 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后的前房结构进行活体测量.81例(102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2个月利用全景超声活体显微镜测量前房水平、垂直直径及前房深度;并对其中32例患者(36只眼)测量颞侧前房角宽度.采用配对t检验及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
期刊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经过不同厚度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及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矫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前移).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等效球镜度数-6.00~-10.00 D的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患者151例(151只眼),其中行Epi-LASIK和LASEK手术的(上皮瓣组)46只眼,角膜瓣厚度为110(薄瓣组)和130μm(常规瓣组)的LASIK分别为64和41只眼.术
神经纤维瘤是周围神经的一种良性肿瘤.根据临床表现不同,眶内神经纤维瘤可分为神经纤维瘤病和孤立性神经纤维瘤两类[1].现将1例原发于额神经的孤立性神经纤维瘤报告如下。
期刊
各种不同字、词、句特点设计的近视力表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颇丰,并在临床中得到一定的应用.但以汉字为视标的近视力表颇有争议,主要是因为汉字构架的多样性使其难以达到基本视标的要求;汉字的认知在视标识别中起一定作用,增加了临床检测中如何确定其科学表达视力或视功能的复杂性.由此,一些学者对汉字为视标的近视力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提出质疑,本文将就相关争论焦点进行分析。
患者男,75岁,4个月前因昏迷摔倒撞伤左眼眶部,近2个月来自觉左眼肿胀,视物模糊,于2007年8月人住天津市眼科医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从事厨师工作58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