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s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上的文章,从其承载的不同信息来看,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表达理论、知识的理性文章;另一类是抒发情感,描写形象的感性文章。从创作目的来讲,则是让读者通过阅读来准确、具体地把握作者传递的信息。而这是一种很难培养的阅读能力,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这种阅读能力呢?
  关键词:中学;研究性;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08-02
  世上的文章,从其承载的不同信息来看,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表达理论、知识的理性文章;另一类是抒发情感,描写形象的感性文章。从创作目的来讲,则是让读者通过阅读来准确、具体地把握作者传递的信息。而文章学阅读教学法是很难培养学生这种阅读能力的。这就象解剖了金鱼,并不等于就鉴赏了它的美丽;测量了长城,却无助于领悟它的雄伟一样。阅读,不能只是去专业性地分析文章结构,以及分析其中包含着哪些语文知识点,而是要根据阅读目的有效地清理作者表达在文章中的内容。
  另一方面,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很注重识记与积累课文中出现的文史知识与语文知识。必要的语文知识积累当然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语文知识的积累当作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事实上,世上的文章不计其数,课文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如果仅以课文中出现的知识点为积累目标的话,那实际是挂一漏万;再说,如果学生不能自主的阅读课文、筛选处理信息,识记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以及重点语段语意的标准理解,则意义不大。阅读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标准答案并识记它,而恰恰是为了培养学生探求正确结论,准确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
  阅读是以准确、具体获取文章有用信息为目的的思想活动。但有用信息不是所有信息,判断是否有用的标准是读者的阅读目的。要教会学生如何确定阅读目的——提出问题,并据此准确筛选文章的相关信息——有用信息。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界普遍呼吁考试应该照顾到学生“学什么考什么”的教学实际,作为妥协,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规定必教课文的“基本篇目”(暗示考试涉及课本内容的出题范围),这都是文章学阅读教学法理念大有市场的反映。而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方针的实施,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考试中不仅考课内的文段,也考课外的文段,学生往往课内的能按教师新授时的传授要点做好题,而课外的却答不到点子,把握不住内容。这些表明,中学语文传统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需要了,这种教学方法必须改革了。
  综上所述,我提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在现有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基础上,大力倡导开创思维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法”。
  因为,在一个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传递信息的手段,表达感情的方式,审美价值的取向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而对人才也有新的要求:不但要知识丰富,更要具备定向检索、分析、综合、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中学阅读教学必须要适用这种社会要求。“研究性阅读教学法”的基本内容是:以目的性为阅读前提,以信息论为阅读理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的准确、快速、有效地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这里,阅读是被当作一种终身受用的技能看待的。这一点,十分符合当前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发展学生为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 在一生的学习与工作中,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因而对个人的成长、成才、成就影响都非常之大。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无疑是必须而紧迫的。
  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是这样描述中学语文学习的,它说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这中工具性,体现在学生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等一些学科中,因为要学习一门学科,首先要理解它的含义,并认知学习。这也是帮助学生进行自学的辅助条件之一。我们在平时会看到一些学生理科非常好,但文科却不尽人意,这种现象只能说明这类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上面的学习不够,并不能否定一个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就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实质区别。 一个理解能力欠佳的学生,如何理解题意,并作出正确解答呢?语文成绩不好,并不能说明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差。我们提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法,就是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让学生阅读有价值、跟随时代潮流的读物,将学生的思想高度建立起来。这些阅读材料应该包括传统的书籍报刊、视听信息、网络咨询和多媒体等,一系列的阅读材料,用这些材料包围学生的阅读教学。
  让学生产生一种效应,那就是阅读在他们生活中已经不是一种语文作业,而是获取信息的手段、方法,他们不愿落后于时代的行动。这样的一种推动力,自然能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将其延续成为一生的习惯。在这种学习的动力下,很多语文上面的基础知识,将会成为很简单的东西,看的多了,也就会了,比如句式、修辞等,这类事情,将是学生捎带手就能明白的,而文章的重点内容,学生也能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找到方法并掌握这种方法。也就是说,阅读过程是认知信息的过程,二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识别语文知识的过程。这就是研究性阅读法与文章学阅读法的本质区别。就中学阅读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的而言,要教给学生的就是这种筛选信息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来加强语文修养。不明了这一点,就永远也走不出文章学阅读法的圈子。
  阅读是我们人类基本的能力,在中学的时候,我们主要是通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来加强练习,但是我们不应因为他是这一点而认定,阅读只能是语文阅读,我们在学习其他学科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教学和学习。这就是阅读的工具性,它是辅助,也是一种应用于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能力。
  总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环节,它对于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地探索更多更好的阅读教学方法,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其他文献
研究了荔枝汁接种R2酵母和DV10酵母后在低温(12℃)下的高糖(340 g/L)发酵能力.为了解决菌种在高渗透压下起酵迟缓的问题,通过添加硫酸铵补充发酵氮源强化菌种的发酵能力,考察了发
美术教育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跨世纪人才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学科。
本刊讯:据《佳酿网-齐鲁晚报》报道,从山东省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局了解到,2014年全市葡萄酒生产企业达150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3亿元、利润27.82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0.65%和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