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小灵通漫游未来》与《三体》这两部影响巨大的关于未来想象的科幻作品进行比较,探索其中对于未来想象的差异。发现《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对于未来的想象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想象,而《三体》中对于未来的想象是一种"恶托邦"式的想象,并尝试证明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中国科幻文学的独特起源与发展过程、科幻小说创作观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从追求科学理性到人的主体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