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流年遍开花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64374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翟紫君(1993-),女,汉,河南人,西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
  许鞍华导演的《倾城之恋》拍摄于1984年,由当时明星红人周润发、缪骞人主演,演绎了这一段张爱玲的最著名的爱情小说。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是一个动听而又不近人情的故事,也是一对世俗男女的“勾心斗角”的爱情故事。相较于张爱玲的《半生缘》中顾曼桢与沈世钧的回眸相望、当时已惘然,《金锁记》中曹七巧“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小团圆》里盛九莉与有妇之夫邵之雍的一段爱恋,正是她和胡兰成的真实写照。《倾城之恋》也算是张小说中男女主结局比较好的了,他们登报结婚了。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对流苏的表达。多少人曾用这句话表达自己的爱恋,可是却没有坚持下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胡兰成写给张爱玲婚契中的话,最后却令投她人怀抱。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变了心的人,总是心硬如石,早已忘却曾经的美好,令有如花美眷伴身。
  “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是香港沦陷时,流苏对柳原说的,体现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女人只能依附于男人生活。或许一个女人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只是生命中的一次微不足道的相遇,而男人对于女人来说那就是一生的爱恋和终身的依靠。而对于流苏而言,柳原则是她想要结婚的对象,也是她以后生活的依靠。或许她也是爱范柳原的,虽然这份爱掺杂了一些金钱的因素,这也没什么,乱世里的女人求得也不多,就是想要一份安稳的生活。对于流苏来说,范就是那根救命绳索,既能带她逃离日渐腐朽的白家大院,也能给她一份安稳的生活,所以就要紧紧抓住他,而唯有婚姻才是保障。
  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故事。
  流苏,一个封建没落家庭里出来的大家闺秀,二十岁时在母亲的安排下嫁给了一个姓唐的纨绔子弟,后来那人迷上鸦片又对她拳打脚踢,她在深思熟虑后,毅然选择与那人离婚,所幸的是他们之间没有孩子,也没有太多的牵挂,就这样离婚了。同样地她也拿到了一笔丰厚的赡养费,正是因为这笔钱,她的兄嫂才允她回家,又理所当然地拿走她的钱去投资,而后因为投资失利,又把错怪在她身上,觉得她离婚回家是个丧门星,整日骂她是吃白饭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原本介绍给她八妹宝络的男人,就是范,他们对彼此都有好感,一见钟情,那一晚他们一直旁若无人的跳舞,用舞蹈传达彼此的心声。不得不说流苏对此耍了心机,她把范作为她的救命稻草,范是一个可以助她逃离白公馆的最佳选择,就这样她应了徐太太的要求去了香港,开始一段人生的新旅程。
  在香港那段日子里,范每天伴着她到处跑,什么都玩到了,电影、广东戏、赌场、青岛咖啡馆、印度绸缎庄、九龙的四川菜……他们就这样暧昧着,谁也没捅破那层窗户纸。流苏想要和柳原结婚,但他确不想,一直以来自由惯了的人,不想被婚姻所束缚,可是流苏却渴望,她认为只有结婚,她就是名正言顺的“范太太”了,而不是他所不知名的情妇,结婚使她有安全感。流苏要求柳原送她回上海,他们就这样分离了一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最后柳原主动发电报请求她回港,而这一次,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可是好景不长,柳原有事要去伦敦,流苏想他带着她一起去,但柳原却希望流苏在这等他。在他将要离开香港时,日军也开始轰炸,他找到机会回去找流苏,在生死交关之际,柳原正视了对流苏的感情,而他们也选择了登报结婚,总之,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
  当年这部电影上映的时,褒贬不一。有人评价,许鞍华虽然身为女性,却缺少女性的细腻浪漫和风情,所以把这部片子拍得干巴巴的,仿佛是张爱玲小说的解说词。道具画面也谈不上美,还有就是演员选得莫名其妙,演范柳原的周润发显得很油滑和放浪形骸,扮白流苏的缪骞人也长得不符合大家的审美,不怎么好看。也有人认为,电影将香港沦陷时发生的动荡爱情故事娓娓道来,周润发那深邃的眼神与迷人的微笑,缪骞人那撩人的身姿与满满风情,至今令人难以忘怀。孤单陌生的城市,一对寂寞的世俗男女,一段虚无缥缈暧昧的恋情,与城市跌宕起伏,看得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想捅破他们之间的那层窗户纸,让他们肆无忌惮地在一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皆大欢喜。同样,电影的布景和配乐,也找不出太多挑剔的地方,美丽的旗袍,华丽而浪漫的氛围和情调,是这场恋情的背景和底色。电影《倾城之恋》分别在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中获得了音乐奖和服装奖。
  电影观感还不错,有淡淡的民国思想与情怀,谱写了一曲在乱世里浪漫恋歌。有人说发哥演得范柳原身上没有书生意气,有的只是浪荡公子哥的气息,我觉得恰恰相反,发哥演处理那种富家公子的不羁,范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过去的那些经历注定他不只是一个书生,他是一个向往自由与爱情的人。至于说缪骞人扮的流苏不好看,不尽然,要知道流苏曾是个大家闺秀,她的美在于骨而不是皮。流苏就是这样的一种美,她的美不是世人的一眼看尽,而是在经历种种事情后,依然云淡风轻,这是不同于她妹妹宝络的另一种美。所以,满是沧桑的范一眼瞧中了她而不是的她的七妹,他们有着类似的地方,互相吸引着彼此。
  爱情是什么?张爱玲这样,说过:“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诚然,爱情就是如此,來来去去,也就是那几句话。生死挈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其他文献
看过的花都开到山穷水尽  听过的鸟鸣带走了春天  若非要我在纸上留下春秋  我首先想到了山的巍峨,海的深沉  我想寫下波澜壮阔  假设你,给我一个传奇  其实白纸黑字哪能撑起一个人命运的薄  我虚张声势的情节里  只不过想留下你抚摸的痕迹  如果揭开生活的真相  每一颗露珠都让我羞愧难当  但是纸上春秋里我不想告诉你  我守候的荷田里,是一地鸡毛  我眺望的月光里,有我回不去的故乡  现在我多么害
年轻时的赵丽宏在插队时,干过最脏最累的活、挨过饿、受过冻,可每当他在油灯下打开书卷时,这一切的压力都不复存在了,是书为他指引了一条走出困境、走向希望的路。他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冀,将他曾经历过的苦难,都转化成犹如清泉般温润的文字。面对世界对中国文学的期待与挑战,他说,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脚踏实地、大胆创造,中国的文学大树将会越来越繁茂挺拔。  赵丽宏,1951年生于上海,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
每逢长假来临,我的这位朋友就像任何一个在春运里,想尽一切办法要回家的中国男孩一样,思乡病起,他用破烂的中文说“我必须回家拿回我自己的力气”,就好像在异乡是一种消耗,回家是补给。虽然平日一整年里他和父母并不频繁联络,父母旅行时就在时程三小时的邻国也不会专来北京看他一眼,但你刚觉得他们家庭关系淡薄,又发现他们见面时非常亲昵热络,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回家的日子即是放下手边一切重要工作的家庭日,在任何时候都
摘 要:《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作为霍桑笔下非常有名的一篇短篇小说,全文通过描述主人公布朗在傍晚告别妻子,独自去黑暗的大森林里与魔鬼约会的故事,表达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来分析主人公布朗的性格特点,对人性的善恶进行解读。  关键词:布朗;本我;自我;超我  作者简介:张雪倩(1991-),女,汉族,河北廊坊人,长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
摘 要:近百年来,物资生活极大丰富,人的思想也不断解放,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却还是很难摆脱对于男性的附庸思想。  关键词:女性;物资;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1  阿袁,本名袁萍,是江西南昌大学的教师,她的小说常常以高校为背景,讲述高校里人与人之间的故事。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人们对
秋风起  树叶落  有人说思念如风  我说  思念是那风吹满地的  落叶片片  怎么  也数不清  谁说思念看不见  我说  思念是那心空中飘动的  白云朵朵  聚聚散散  怎么  也理不清  谁说思念看不见  可惜  只有自己  看得見
摘 要: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诗歌翻译尤为如此,汉诗英译更是如此。王维的《竹里馆》语言简朴清丽,诗中有画,传达自己宁静淡泊却又孤独寂寞的心情,著名汉学家翟理斯的译本就极力刻画了这种孤独。为探索译诗的特点,本文将从语言特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分析比较原诗和译诗。  关键词:王维;竹里馆;翟理斯;汉诗英译;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
摘 要:《骆驼祥子》自问世以来,广受国内外读者欢迎。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集中反映了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所受到的阻滞、碰撞、误解、扭曲等问题。本文拟从《骆驼祥子》的两个英译本分析其体现的创造性叛逆。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骆驼祥子》;归化;异化  作者简介:张群,女,汉族,江西宜春人,文学硕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西方文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
摘 要:宋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使得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先秦以来实行的坊市制度被打破,商品经济也随着繁荣起来,歌楼酒馆等娱乐产业随即遍布城市之中。为了满足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宋词和宋话本在宋代萌芽并且迅速发展。宋词和宋话本服务的对象是宋代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其内容和语言上必然采用更容易被市民阶层所接受的市井生活和民间口语,以娱乐功能为主。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上层士大夫有很多
你屬于你的花蕊  花瓣扇动我的身体  花蕊吮吸我的血  我变成透明的蜡烛  高处的火焰  是献给你的吻  命运卷作一个圆筒  中空的形状,适合我  花瓶一样拥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