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无形传真情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osh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在线】
  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物有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个场景……请以“感動”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也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等。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②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范例作文
  轻风吹来,微黄的树叶从枝头轻轻飘落,我的思绪不由得被拉回到几年前……
  “轰隆隆——”“噼啪——”从天穹传来的电闪雷鸣将我从梦中惊醒,抬头望了望窗外,黑压压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哗哗”“呼呼”的声音依旧萦绕在耳畔,一声巨响传来,眼前突闪一道银色的闪电。窗外,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排排杨树甩着长而乱的发丝,像摇滚歌手,亦或是发了疯的野兽。
  我坐在床上,打了个哈欠,一只手捂住嘴,一只手插在口袋里,摸索着什么。突然,我的眉头紧皱起来,似乎发现了什么——零用钱没有了!此时,老师的话浮现在我脑海里:如果明天没有尺规和三角板,有你们好看的!摸摸早已空空的口袋,深蹲起和俯卧撑的画面闯进了我的脑海,令人浑身感觉不自在。无奈,我打开灯,穿上拖鞋,准备向客厅进军。轻轻地握住门把,一用劲儿,“吱呀”一声,我像一股风般冲了出去,小心翼翼的,唯恐有半点闪失;可即使是这样,一路上也免不了跌跌撞撞。
  窗外的雨依旧下着,不久后,我就撞上了一个坚硬的东西,“哎呀,真倒霉。”我不由得抱怨着。忽然,我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因为那是一个茶几,昨天,我分明看见母亲把零钱放在上面。我在黑暗中伸出手,在茶几上摸索着,可是除了坚硬和冰凉,再也没有其他感觉了,我的心情骤然坠入谷底。正当我准备放弃时,钱币特有的光滑感传入全身,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不管三七二十一,我迅速把钱抓在手里,准备逃离现场。
  正当我沾沾自喜之际,“轰隆隆——”老天爷的呼噜声把我吓了一大跳,脚下一滑,跌坐在地上,不由得“啊”了一声。我赶紧下意识地捂住嘴,可动作还是慢了半拍,手电的光线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我的双腿不听使唤,怎么站都站不起来。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但带给我的不是亲切,而是畏惧。本以为母亲会痛斥我一顿,但出乎意料的是她并没有生气,只是问我为什么这么做,随后,我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听罢,母亲抚摩着我的头温柔地说:“你看你,我还以为什么大事呢,闹了半天,就是没钱买文具啊!只要是跟学习有关的,我支持你,但下次不要这样了,我还以为家里进贼了呢!去睡吧!钱我明天给你。”
  躺在床上,回想起刚才滑稽的一幕,幸福与感激溢满了我的心间……
  ——河南沁阳市第二中学 张梓豪《难得那份包容》
  众说纷纭
  老师:读了这篇作文,相信各位同学一定有所感受,下面是自由讨论时间。
  张毅:这是一篇写母爱的作文,虽然选择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却没有一点俗套的感觉,好像很自然地就把母亲对“我”的宽容和爱意表现出来了,可小作者并没有在母亲的身上花费很多笔墨呀,真是高明啊!
  老师:张毅同学的感觉十分准确,老师读过张梓豪的这篇文章,也是同样的感觉。文章丝毫没有之前很多同学写母爱时的俗气、古板、刻意,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母子之间的那份美好的情感。
  樊凌寒:我感觉这篇文章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写自己偷偷拿钱的过程了。张梓豪找素材的切入点实在是太棒了,描写非常细腻,比如我“坐在床上,打了个哈欠,一只手捂住嘴,一只手插在口袋里,摸索着什么。突然我的眉头紧皱起来,似乎发现了什么——零用钱没有了”一句以一连串传神的动作描写,让人眼前不禁浮现出当时的画面。
  老师:没错,张梓豪同学之后的拿钱过程写得就更精彩了。不仅仅是熟练运用了动作描写,还运用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写得生动传神。但老师想让同学们思考的是:为什么张梓豪同学的这篇文章,读来轻松有趣,却又能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宽容呢?
  张扬:对呀,这也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虽说这篇作文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但这些都不是左右文章自然呈现主题的因素啊!他的真情怎么就像小溪流水那样,静静地自然流淌了呢?
  老师:呵呵!其实呀!张梓豪的这篇文章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大象无形。所谓“大象无形”,就是由有意化无意,不要显刻意,不要过分的主张,要兼容百态,无形态、无框架才能容纳一切形体。简单点说,就是写文章时我们心中必须存一份真情,然后选好切入点,尊重事实,自然呈现,而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那么,在写作时,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让素材为表现情感服务。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素材时,必须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即你最想使用的素材,一定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而不是随意找个没有任何情感体验的事件摆放在那里,如同一截干枯的木头,没有任何生命力。
  二、表现情感不刻意、不造作。既然事件是为表现情感而服务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让事件去说话,而不是自己空喊口号,那样表现出的情感是苍白的、无力的。唯有细腻描绘事件,让细节丰富起来,并将情感蕴含其中,才能感染读者。
  三、要将事件和主题巧妙融合,方能显真诚与真情。选材时,一定要选择与文章主题最为贴切的材料,要有无缝对接的契合点。这样,只要能够将事件写活,主题的呈现、情感的表现便都不是什么难题了。
  写作就是为了将我们心中美好的情感加以表现,只要用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品味生活,心中有真情,就一定可以在笔尖流淌出溢满真情的文字。
其他文献
“王孙”是古诗文中的一个常见词语。根据《辞源》《辞海》等辞书的解释,“王孙”一词有四个义项:  1.王者之孙或后代;后泛指贵族子弟。《左传·哀公十六年》:“王孙若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启之愿也。”  2.旧时对人的尊称,与“公子”同义或近义。《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文选·左思〈蜀都赋〉》:“有西蜀公子者,言於东吴王孙。”这里的“王孙”“公子”都是推敬之辞。  
期刊
我小时候,每到夏季必侍先君游什刹海。荷塘十里,游人如织。傍晚辄饭于会贤堂。入座后必先进大冰碗,冰块上敷以鲜藕、菱角、桃仁、杏仁、莲子之属。饭后还要擎着几枝荷花莲蓬回家。剥莲蓬甚为好玩,剥出的莲实有好几层皮,去硬皮还有软皮,最后还要剔出莲心,然后才能入口。有一股清香沁人脾胃。胡同里也有小販吆喝着卖莲蓬的,但是那个季节很短。  到台湾好多年,偶然看到荷花池里的莲蓬,却绝少机会吃到新鲜莲子。糖莲子倒是有
期刊
在家中,母亲永远比父亲更唠叨。母亲说过的那一堆话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意思,只不过,有时换了种说法而已。而时常在远方的父亲,永远不懂得说那些“抒情”的话语,在他嘴里,有些话、有些字眼是怎么也说不出口的。所以,父亲在电话里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那三个字:“我想你。”(朴实的言语,却包含着父亲对“我”浓浓的关爱,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这三个字,电话里父亲不知道说过多少遍了;这三个字,也是父亲打电话时说得最多的
期刊
马云应邀参加某大学开学典礼,他让人收集一下大学生要问的问题,大学生的问题都是关于梦想的,马云看完后说:“从前有两棵树,它们都有各自的梦想。第一棵树想被建造成一艘雄偉的大船,上面载着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第二棵树想长成世界上最高的一棵树,这样便能离上帝更近。”  许久,来了一群伐木工。第一棵树被砍倒,伐木工要把它卖给船厂。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船厂会造大船。  第二棵树看到伐木工非常害怕,因为只要被砍倒
期刊
一说起冬天,我便立刻想起湖北老家“北风呼呼”“寒气瑟瑟” “大雪飘飘”(小作者连用三个词语,简练地概括了北方冬天的特点)冬天时的情景。但是,有一个地方的冬天却与众不同,这个地方就是海南——我现在的新家。  (对比手法的运用,自然引出下文。)  下面,就让我给你介绍一下吧!  海南的冬天是温暖的。每逢北方“寒冬”“腊月”,人们全身羽绒、仍然叫冷时,可海南却丝毫表现不出多少“寒”意:人们仅仅穿着薄衣,
期刊
在学生时代,金庸就表现出很高的文学天赋。尤其得到校长张印通的赏识。在张印通的宿舍里,金庸看到了张印通收藏的许多文学书籍,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些文学名著。金庸的刻苦和勤奋博得校长张印通的赞许和好评。  省立联合高中初中部,是当时浙江省一所重点中学,校规十分严格,常有学生违反校规而被开除。金庸的性格散漫,甚至有些桀骜不驯,他常常秉笔直书,针砭校规。校长张印通对此多次劝导金庸,要他好好读书,收敛自己的任性
期刊
巷,是城市建筑藝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犹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她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她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她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
期刊
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认为:“女儿有泪也不须流”。但是姥姥去世的那一刻,我哭了,哭得特别伤心。  姥姥家住在农村,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小时候,我最喜欢到姥姥家玩了。可是我的姥姥已经80多岁了,满头雪霜,脸像松树皮,手似老鹰爪,唯有一双眼睛笑起来眯成了一条线,显得特别和蔼可亲。  我读三年级那年,我们一家人到姥姥家去玩,父母跟姥爷去地里干活,我跟姥姥在家。我问姥姥:“姥姥,你做的饭菜有
期刊
生活中有许多小事,但有时小事真不小。用湿手去关灯,这是小事吗?不按时交作业,这是小事吗?不关水龙头,这是小事吗?在有些人眼中,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事,在别人看来,就是一件大事。①  暑假里,我为了初中分班考试在家中闭关奋斗了整整一个月。因为妈妈曾承诺我,只要我能坚持学习一个月,就能兑换一次“成都—重庆”十日游。这不,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期盼好久的“成都—重庆”之旅终于拉开了帷幕。  到了成都,
期刊
我与妈妈之间永远都隔了一堵厚厚的墙,她不了解我,我不明白她。在我眼里,她永远都是那么蛮不讲理,而在她眼里,我永远都是那么吊儿郎当不懂事,我们之间,少了母子间的亲密和温情。  最令我无法忍受的是,妈妈没有弄清事情的真相,就随便指责,甚至动粗。这不,我正在做作业,书房就传来妈妈的高分贝:“楊子骞,你给我过来!”听到这令人心惊肉跳的声音,我便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跑过去,“啪——啪——”她二话没说就扇来了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