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酸浸和非完全消化-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铅

来源 :现代仪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5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建立在超声波-酸浸和非完全消化后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铅的分析方法.与微波消解处理样品进行对照实验,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对国家茶叶标准样品进行测试,测量值与标准值相符.用该法对毛峰茶、碧螺春和云南坨茶中的铅进行检测,铅的线性范围为0~60.00μ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67.2pg,特征量是4.48pg,回收率为97%~102%,相对标准偏差5%.此方法结合超声波-酸浸和非完全消化的优点,前处理过程快捷、简便、安全、环保,适合于茶叶样品中铅的测定,具有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采用pl mapping技术,检测6英寸Si-gaaS晶片的均匀性,从而得到样品中的缺陷分布状况.本文主要通过光荧光谱获得样品表面和内部丰富信息,利用光谱图中颜色的不同来分析样品缺陷
本文介绍甜蜜素的GC-FID检测方法,并利用异极性双柱(CP-SIL 1301和CP-WAX57CB)进行比对检测,解决腌制辣泡菜中普遍出现的假阳性问题.本方法的回收率为86%~99%,最低检测限为10mg/
本文通过薄层鉴别方法对处方中白芍、栀子、玄参、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别,分析影响薄层色谱鉴别的主要因素;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处方中次野鸢尾黄素进行含量测定,并考察方法的耐用
期刊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易受样品颗粒度的影响.本文对10种不同粒度的黄连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讨论粒度对黄连的近红外光谱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小粒度黄连的近红外光谱的重现性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