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和谐共生与“人-人”平等共享的辩证统一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共生指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是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角度去匡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平等共享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共享,从人类是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去厘清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人与人平等共享具有内在统一性,目前人们并没有把两者的辩证统一性联系起来研究.在马克思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两种关系协同发展,离开了一方,另一方就不能真正实现.从这一意义出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人与人平等共享也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要求人与人平等共享,人与人平等共享必然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而言,环境保护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以及两者辩证关系的现实问题.单纯地研究人和自然关系,抑或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都不能全面揭示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真相.只有两者辨证统一,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环境的公平正义及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诉求.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分析了商誉作为一种不可辨认资产在核算中存在的诸多特殊问题,发现不同合并理论下,商誉的核算原理、商誉减值、递延所得税、资产重组、非同一控制下多次分步交易实现合并、非货币资产合并成本等在核算理念、认知和方法上均存在重大差异,同时对财务人员实务中的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结合税法、会计法、财务核算原理和信息报送等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高质量发展超越背景下,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表现备受关注.本文定性研判宁德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条件,并以2005-2019年宁德市域数据为基础,运用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和主成分分析,测度宁德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质量总体、分类项、维度项历年得分.分析结果显示,宁德区域性中心城市“软硬件”趋于成熟,呈现整体良好、类项均衡、维度立体的三大发展特征,但也存在生产性服务业、人口要素、山海协同等短板,有待进一步提高.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背景下,“少捕慎诉”“可诉可不诉的不诉”理念及轻罪刑罚轻缓化为扩大酌定不起诉的适用提供了契机.但该制度的实体适用规范模糊,未明确认罪认罚主导作用;适用程序较繁琐;我国未构建认罪认罚案件中起诉必要性审查机制以过滤不当起诉,导致酌定不起诉的适用率较低.故应在“适当扩大酌定不起诉适用”理念下,明确其实体规定,确立认罪认罚的主导性地位;简化内部审批程序,赋予办案人员适用酌定不起诉的独立性;构建认罪认罚案件中起诉必要性审查机制,倒逼检察机关重视起诉必要性问题;同时要激活检察建议制度.
“两弹一星”创新精神包含丰富的内容.自主创新是“两弹一星”创新精神之核,“两弹一星”事业奠定了我国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之基础,开启了我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之路;协同创新是“两弹一星”创新精神之翼,具有系统完整、目标明确、信念坚定、注重技术、讲究民主、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等特征;实践创新是“两弹一星”创新精神之本,实践过程是提出新问题的过程,是坚持问题导向的过程,也是不断思考探索新路的过程.立足新时代,发扬“两弹一星”的创新精神,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实践创新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实现中华民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永恒道德论作出科学批判,蕴含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必然逻辑和原则导向,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捍卫、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公民道德建设思想发展史上具有理论与方法论的重要意义.为此,中华民族在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应当认真传承道德传统的理念与精髓,科学认知与把握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国情,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与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研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之中,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企业竞争优势、资源与能力及企业竞争力是战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然而,理论界对这些概念及其逻辑关系却存在许多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认识,这不仅不利于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而且也不利于企业的战略实践.文章在分析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根据价值链模型对它们的逻辑关系进行整合.认为,企业竞争力是反映企业实力的整体概念,而企业竞争优势是它在市场上的外在表现,资源和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基础.
从人的生命生活展开之必然性结构的角度来看,欲望与需要虽同出一源,却又有着本质的差别:需要产生于人的生命生活展开的必然性结构,其满足是对生命生活主体性的肯定与尊重;欲望则是需要的异化形态,它产生于对人性需要的错误理解和不合理压抑,无止境的欲望追求是对生命生活主体性的否定与贬损.对需要和欲望这二者关系的批判性辨正,也是对欲望哲学式的内在批判,这种批判始终尊重每一个体生命的价值主体地位,始终着眼于每一个体生命生活的内在需要,因而根本不同于那种仅凭主观价值设定而对事物妄加评判和指责的道德主义外在批判.
高等院校是科研创新人员培养的摇篮,高等院校科研人员是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主力军.在以科技创新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新时代,如何提升科研创新效率成为高校关注的重要内容.文章选取了湖南省16所高等院校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高校科研创新效率进行动静态分析.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全要素生产率随纯技术进步效率的提高而提高,高校间科研创新效率差异明显,存在科研创新发展与其资源规模不协调,科研成果产出低和科研创新活力弱等问题.为此,高校应确定科研投入的适度规模,促进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重视科研人才的引进培养,提高科研队伍的整
从延安时期到新中国,歌剧《白毛女》的历史地位和内容版本的变化实际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调整的影响.在《讲话》影响下歌剧《白毛女》作为诠释党的文艺政策的经典之作面世,而后又经历了十七年时期文艺政策变动之下由构建经典到解构经典的戏剧性命运变化,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造成了歌剧《白毛女》的彻底失语,新时期以来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全新调整实现了思想领域内全面的拨乱反正,使得歌剧《白毛女》得以重登舞台再见光明.不同时期党的文艺政策的调整较为集中地反映在《白毛女》具体样式、文本内
中国一年一度的优秀法官评选已成为我国司法界的一件大事.这种评选除了法律技能方面的要求外,更多地还包含着政治伦理、传统美德、感人品德等方面的标准.因此,评选出来的优秀法官身上体现着一种“泛道德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和必然的,是有其社会上、文化上的客观原因的.不过,这种现象对中国法治建设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它对当代中国司法职业化、规范化、形式化要求也存在着不利的影响.如果要发挥我们的各种道德优势又要克服相关的不足,那只有加强相关评选制度和职业运行制度建设,进一步整合我国司法活动中的各种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