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创新学习,成为创新人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学习是适应变化万千的未来社会的一种学习体系和形式。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 创新学习 创新人才 创造能力
  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1]。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有知识的人,但是还不可以说是高层次人才,因为人才不是念书念出来的,而是在实际岗位上锻炼和检验出来的。当然念好了书,有了知识和能力,才能够为将来成才打下基础。本文从四方面谈谈开展创新学习,培养创新人才这一主题:一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形势与要求;二是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三是由传统学习向创新学习转变;四是对创新学习法的探讨。
  1.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当代大学生面临很多时代和社会的形势与要求。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二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三是市场经济的现实,四是科技的快速发展。这些形势都对大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在校大学生面对着上述时代和社会的形势与要求,应学会学习,实现由传统学习向创新学习转变,成长为创新人才。
  2.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
  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面对全球的激烈竞争和资源与环境的严重制约,我们所走过的粗放型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今后的发展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
  我国的发明专利过少,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面对我们的国情和严峻的国际竞争,除了抓紧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府再无别的选择;除了尽快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之外,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再无别的选择;除了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实现知识创新和引领先进文化,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之外,高等学校再无别的选择。
  3.由传统学习向创新学习转变
  建设创新型国家靠大量的创新人才。对广大在读大学生来说,要想成为创新型人才,首先要从学习方式的创新做起,从传统学习向创新学习转变。
  多年来我们已习惯了传统式学习。传统式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以继承知识为主要任务,以灌输式为主要方式,以多积累知识、多得好成绩为主要目的。传统式学习总体上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必须向创新学习转变。
  4.对创新学习法的探讨
  要实现创新学习,就要有相应的观念和方法作支撑。
  4.1始于问题
  能够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一名教师在一门课中,到底是应该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还是教得能提出更多的问题?一名学生在一门课程中,到底应该是学得没有问题还是能提出更多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了课堂,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了课堂,这是思考的结果。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新,但是没有问题就一定不会有创新。带着问题来思考,是最重要的学习原则。我们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装的容器,而是一只需要点燃的火把。一个大学生,要养成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一个班集体,要形成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风气,这是最重要的学风。
  4.2乐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中有了兴趣,就可以使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忘我畅游,不知疲倦,就能在学习中集中精力,深入思考,真正钻研进去。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是说对读书、做学问有了认识的人,不如对它产生了爱好和兴趣的人,而发生了爱好和兴趣的人,不如把它引以为乐事、把兴趣发展为乐趣的人。
  4.3勇于突破
  要敢于突破权威。权威也是人而不神,也有出错的时候,要求他们一切都正确是不现实、不公道的。爱迪生是人类有史以来成果最多的发明家,但是他也曾写论文反对发展交流电,认为交流电太危险,不合家庭使用;牛顿也曾提出“一切行星都是在某种外来的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这一错误结论。
  4.4重于创新
  一是创新意识的激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新精神和窒息创新精神的双重力量。”在创新方面,我们要唤起自己的创新意识,激发起自己的内在动力。有了创新意识,就会利用一切机会,充分调动自己的一切潜力,时时处处进行创新活动。
  二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因素,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思维包括发散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非逻辑思维,等等。总之,凡是能想出新点子,创造出新事物,发现新路子,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
  三是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人格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具有浓厚的求知与探索兴趣,旺盛的求知欲是创新人才的典型人格特征。
  ②勇于探索,敢于冒险。敢于标新立异超越常规,敢冒风险。
  ③不怕困难,锲而不舍。
  四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既然是一种能力,就需要训练和培养。
  4.5勤于实践
  学习中的勤奋刻苦,是任何一个人学有所成的必要条件,它既是一个学生应具有的最重要品德,也是学习中首先要解决的思想观念。任何人不想付出艰苦的劳动,不想经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就想侥幸成功,都是不可能的。
  5.结语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人成才成功,既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又是大学生们共有的目标。“成人”重在内化与养成,体现做人的道理,读书明理,并按照这些道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地把这些道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养成良好的做人习惯和为人处世的态度,执行统一,积善成德。“成才”重在学习与实践,掌握做事的本领,学习相应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实践锻炼和提高各种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洪渊.实验教学是造就创造型人才的摇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8):1-3.
其他文献
1.什么是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包括哪些法定内容?rn答:财务会计报告,是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向有关各方面及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根据的规定,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指导企业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本文立足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出将创新、务实、重视精神建设融入
河南辉县与山西交界的南太行是八百里太行山最美的一段,群山耸峙,峡谷纵横,森林茂盛,风光雄秀,是一片山色霭霭的世外洞天,是一处与世隔绝的生态田园。她的一年四季都有蒙蒙仙气,她的每一寸肌肤,都犹如不染尘埃的凝脂白玉。每年秋意渐浓,南太行山区的树木开始凋零,而漫山遍野一串串、红通通的山楂果子给大山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还带来了艳丽的色彩,当地人们喜欢称它为“山里红”。 它便是河南新乡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辉
期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和阵地,效能问题自然需要加以重视。所谓课堂效能就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通过班级经营管理和合宜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简单说,就是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能力。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呢?下面我就自身的实践从备课、上课等方面谈谈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策略。  1.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师课堂效能的前提  在备课中,我们要
期刊
摘 要: 模型建构不只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之一,更是当代高中生必须学会运用的一种重要的科学认知方法。新课程倡导“导学案教学”,目的是开发学生主体的学习潜质,如果能在高中生物导学案教学中充分、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模型建构活动,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高效课堂 导学案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关于“作”和“做”的混用偏误进行统计与分析,依据二语习得理论,归纳出了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作”和“做”出现
期刊
《汉书·艺文志》之《易》类等并无“蒙省”的著录方式,《易》类是以类别划分的形式进行著录的,每一个类别都以标志性的书籍或书籍体裁为类名,并围绕着这一类名著录相关的书籍;《
摘 要: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者结合课堂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实验、上好实验教学课谈谈体会。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因为生物学研究的
日前,农业农村部通报了2017年农药监督抽查结果。此次抽检涉及28个省(区、市)的农药生产企业,共抽检农药样品5029个,农药合格率为88.9%,较上次农业部公布的2016年农药监督抽查结果有了明显提高。在不合格产品中,非法添加百草枯成分、生物农药产品非法添加化学农药问题较为突出。同时,曝光了一批严重造假售假企业。  非法添加隐性成分问题突出  从此次抽检结果可以看出,随机抽查农药产品合格率较高,
期刊